生活化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2016-06-07张菊香
张菊香
摘 要:生活化教育理念是符合小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的先进教育教学观念,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其予以高度的肯定与重视,并想方设法将这一理念辅助于教学实践活动之中。如此,方能保证小学数学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切实获取。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兴趣;认知;能力
生活化教学,即指教学内容同学生现实生活实际形成紧密联系的一种教育形式,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学科知识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并能持续且积极地投入到具体科目的相关学习活动之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笔者在自身的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对生活化的教育理念进行了很好的贯彻与落实,认为其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与优化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征,因此在生性活泼好动的小学阶段学生看来,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相当枯燥、乏味的过程,这也使得他们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具体数学知识点的学习活动之中。此种状态下,自然难以保证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
笔者认为,积极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对于诱发学生产生对数学知识点的亲切感与熟悉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可极大程度地激发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这一点,我印象深刻。如,在学习“年 月 日”这部分知识点时,我首先为学生出示了一个谜语:“一件东西大无边,能装三百多个天,还装月亮十二个,它换衣服过新年。(打一生活常见物)”学生各自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快就猜出了“日历”这一正确谜底。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在生活中都见过日历,可是为什么日历中有的月份是31天,有的月份是30天,而有的月份却仅仅只有28天呢?相信,通过接下来知识的学习,大家定能找到谜底……”如此,借助日历这一生活中的常见物,就实现了当节数学课的巧妙导入,既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及积极性,同时又促使他们对接下来“年 月 日”具体知识点的讲解充满了兴趣与期待。在此基础上,取得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二、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深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认知
前文提到,数学是一门偏重抽象与逻辑推理的学习科目,这就决定了学生在理解、掌握部分知识点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尚未真正发展成熟,学习过程中只能多多依靠直观、形象的学习思考方式。
考虑到两者之间的这一突出矛盾,笔者认为小学教师可以尝试充分挖掘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所蕴含的丰富数学资源,以此作为帮助学生实现对所学数学知识形成深刻认知的有效途径。这同样为有效改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我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观点。如,在初接触“元 角 分”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很难对元、角、分同实际生活中的人民币建立直接的联系,如此,便极大地制约了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效果。
考虑到这一情况,我特意组织了如下的课堂教学活动:将班上的学生大致分为5个学习小组,并向每个学习小组分发元、角、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若干。鼓励他们可以利用身边已有物品(如铅笔、卷笔刀、尺子等文具)模拟进行购买文具的活动。如此,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同现实购物情景大致相同的学习操作实践,既有效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同时又促使学生在课堂模拟表演中真正建立起了元、角、分同实际人民币之间的一一对应练习,在丰富、升华其学习认知的同时,大大确保了当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轻松解决。
三、运用生活中的数学材料,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学习知识的目的不在于帮助学生应付一些考试,而在于发展其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即使他们借助自身的已学知识能轻松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这就与新素质教育理念所提倡的“发展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
运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作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的资源,对于发展学生自身的数学实践能力有着极为显著的作用。如,在学习了“乘法”的相关知识点之后,我为学生布置了如下的作业:学校门口卖的烧饼每个3元,已知卖烧饼的老爷爷每天上午能卖出30个烧饼,下午能卖出20个烧饼,你能帮助老爷爷计算出他每天共可以卖出多少钱吗?并向老爷爷详细讲解计算的正确步骤。
如此,就通过这一作业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实践性较强的数学学习过程,既帮助他们夯实了之前学习的乘法相关知识点,同时又为他们运用乘法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运用能力起到了极大的助推效果。
总之,生活化教育理念是符合小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的先进教育教学观念,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其予以高度的肯定与重视,并想方设法将这一理念辅助于教学实践活动之中。如此,方能保证小学数学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切实获取。
参考文献:
[1]马会平.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小学数学生活化若干问题简析[J].出国与就业,2011(16).
[2]乔虹.新课程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误区探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7).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