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即生活

2016-06-07王丽

新课程·上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假钱电筒课外书

王丽

小语姓“小”,但我们语文老师却应有“大语文观”。

在今天的《孔子拜师》教学中,真正让我体会到了来自生活的语文更能让孩子们学好语文,结合生活的语文更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用好语文。

片段一:

生1:从“风餐露宿”这个词语,我仿佛看见了孔子在路上,饿了就啃两口冷冰冰的馒头,渴了就喝小河沟里的水。

生2:他的馒头吃完了就只好去挖野菜来吃。

生3:野菜还要煮,他没有火,他应该是去摘野果子吃。

生4:他没有吃的了,可能会到别人家里去要一点儿来吃,电视上经常这样演。

师:你们想象得很好,而且能把自己平常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的一些场景,很好地运用到我们的语言表达中,真好!从“日夜兼程”这个词,你又仿佛看见孔子在路途中是个怎样的情景呢?

生1:我仿佛看见孔子在白天不停地赶路,晚上也还在不停地赶路。

生2:白天,太阳很大,晒得孔子汗流浃背,可是他用他的长袖子擦擦汗,又继续赶路。晚上,路很黑,孔子为了早点走到洛阳,他就打着电筒赶路。

生3:不是电筒,是火把,古时候的人没有电筒,《武工队》里面那些人晚上赶路都还要用火把。

师:请为邱××和隆××两位同学鼓掌,邱××想象得具体,表达得也具体,而隆××同学则用他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场景纠正了邱××同学表达中的小小错误。孩子们,会学习的人无论是在大街上、游戏中,还是大人常常禁止我们看的电视节目中都能学到东西。有一句话叫“生活处处皆语文”,就是说我们生活中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学到语文知识。接下来,这个话题更能让你们感受到“生活处处皆语文”。你能用“终于”一词说说自己或别人某一方面经过怎样的努力后取得成功的事吗?

生1:我做了整整一个下午,终于把作业做好了。

师:做的时间长,不容易。

生2:整整一个下午,我一会儿翻书本,一会儿上网查资料,终于把芙蓉花为什么会变颜色搞明白了。

师:哎呀,你的成功更不容易了,不但花了很多时间,还花了很多的精力。真不容易啊!除了我们,你身边哪些人的成功也是经过很多努力的呢?

生3:星期天,妈妈擦完了家具,又赶紧擦窗户,擦完了窗户又拖地板,地板拖完了又赶快收拾房间,到晚上,终于把家里的清洁做完了。

师:妈妈做清洁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所以,我们在家里一定不要乱摆乱放乱丢,要帮助妈妈收拾房间。在学校、大街上也一样,做清洁都不容易,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卫生。还有其他的呢?

生4:我的衣服很脏很脏,姐姐打了三次肥皂使劲搓,终于把我的衣服洗干净了。

师:姐姐的努力终于让你的衣服又变得干干净净的,你从此也感受到了姐姐洗衣服的不容易,你以后可要讲卫生,别让姐姐那么辛苦哦!

片段二:

师:孔子说“学习是无止境的”,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生1:孔子本来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可是他还要日夜兼程、风餐露宿、风尘仆仆地到洛阳去拜见老子,向老子学习。

师:你能结合你自己的学习、生活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1:我们学会加减法了还不够,还要学习乘除法。

生2:我们小学读完了,还要读初中、高中,还要读大学。

师:是的,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你们要学习,老师呢?

生3:王老师经常去听课,也是在学习,老师也要做到学习是无止境的。

生4:我们星期五读课外书的时候,老师也要读课外书,那也是老师在学习。

师:是的,老师的职业特殊性要求老师更要时刻记住“学无止境”。其他行业的人呢?比如,医生、银行的叔叔阿姨、公交车司机等行业,大人,老年人,“学习是无止境的”这句话在他们身上又该如何理解呢?

生1:医生如果停止学习,就不能治好他以前没有见过的病。

生2:他还不知道新出来的药怎么用。

生3:如果公交车司机不学习,就不会开高级的公交车,开车水平也会越来越糟糕。

生4:银行的叔叔阿姨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会数不清太多的钱。

生5:钱不用他们数,有机器数。他们不学习,会不认识假钱,舅舅说了收到假钱会自己赔钱。

师:是的,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定。在老年人身上如何体现呢?

生:我爷爷70岁了,他还要戴着老花镜学打电话呢!

师:你爷爷真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人啊!

生:我奶奶还在电视上学煮菜。

师:对啊,每一个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不断地学习才能让自己不断地进步。所以,孔子说……

生:学习是无止境的。

师:有很多名言也表达了“学习是无止境的”一样的意思,你能想到哪些?

生沉默良久。

生:老师,“好问的人,只做五分钟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生为愚人。”算不算?

师:非常棒!你怎么知道这句话的?

生:以前教室里的镜框里有这句话。

师:多会学习的孩子啊!王老师说了,生活处处皆语文。你看,隆××在教室的墙上也学到了语文知识。真棒!孩子们,今天放学后,想办法搜集一些与“学无止境”意思相近的名言,明天咱们一起交流交流。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咱们的语文学习,岂不一个道理?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生活中的语文,能成就课堂的精彩;课堂上的语文,则能指导孩子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语文。这就是所谓的“大语文观”吧!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假钱电筒课外书
爱看课外书的我
假钱风波
课外书
自卫防身电筒帮您忙
自卫防身电筒帮您忙
超环保于电筒,你的手指就是电池
真假钱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假钱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