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
2016-06-07金雪英
金雪英
摘 要:语文作为小学教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小学生基本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同时,语文又是一门语言类学科,是小学生获得审美欣赏能力、审美感知能力以及审美理解能力的重要工具和主要载体,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重点地开展审美教育,可使小学生树立起基本的审美意识,为个人的成长发展和情感丰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审美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意识
一、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
1.小学语文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工具
通过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类知识,从而能够以此为基础,阅读、理解和学习其他学科的内容,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审美提供必要的条件。小学生尚处于身心发育的初级阶段,对于审美教育和其他外界事物的感知都停留在认知层面上,教师如果不以语文教学为载体,盲目地引进审美教学,往往会使得小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加上小学生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审美教育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生动有趣的审美教育,是实现两者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
2.审美教育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对于感兴趣的内容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则表现平淡,甚至出现注意力分散、“开小差”等现象。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整体上具有较强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但是语文教材中不乏一些科普性和说理性较强的文章,在学习这类课文时,学生的课堂表现往往不佳。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时,进行适当的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小学生在强烈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下主动地进行知识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从现阶段的小学教育状况看,多数教师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如何在小学语文中融入审美教育”这一问题,不能给规范标准的答案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下面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1.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美
新课标改革后,小学语文的内容安排、章节设置更加趋于合理化和科学化,对传统教材中晦涩难懂的文章进行了删除和简化,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时代教育性强、审美元素丰富的优秀文章。其中不乏一些国内外的著名作品,尤其是经过优化挑选的古诗词,既能符合小学生的语文理解水平,诗词内容也包含非常优美的意境。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充分发挥这一特点,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如,在学习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形象,将诗中的景象描绘出来,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应的课件图片,以直观的方式给学生展现优美的图片,从而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思想。
2.丰富教学手段
由于科技的发展,教学工具也逐渐在现代化,多媒体等多种教学工具进入课堂。语文是门需要细细体会的学科,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和文章解析欣赏时,光靠黑板和粉笔无法将文章中所表现的意境完全表达出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文章的语言以画面的形式更加生动地展现,让学生不仅在文字中体会文章的美感,更会加深学生对文章意境的感受。
3.设计教学场景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应该是学生审美对象及美感的引导者。教师需要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内容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并且具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促使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体验,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在每一堂课开始的时候,教师都应该对设计上课的场景,让学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
4.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1)通过展现风景名胜,引导学生通过视觉来欣赏美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作品是对景物进行描写并寄予情感的。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是多媒体展示自然景观的美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这样的欣赏中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2)通过音乐引导学生对于美的欣赏
巧妙结合音乐,也是提升语文课堂审美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声音能够给他们更加直观的感受。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利用多媒体或录音设备,播放提前录制好的课文朗读材料,让学生聆听富有感情色彩的课堂朗读,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联想,引起情感共鸣。
总之,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是息息相关的,两者的共同存在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在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传授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审美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琳.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19-22.
[2]王玮.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浅论小学古诗教学的审美教育[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4(9):46-47.
[3]姚晓南.美育的实施为何步履维艰:关于中小学美育理论和实践几个问题的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1(6):16-17.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