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2016-06-07李益萍

新课程·上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年级自主学习数学教学

李益萍

摘 要:学会学习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是可行且必需的。通过帮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认知,增强自学意识,改变数学教学方式,丰富学生自学体验等,逐步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能够独立地确立自己的学习目的,通过设置学习任务、运用自主学习方法达到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贯彻,并在后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反思和提升。当前,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认知,自主学习的意识也比较薄弱,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因此,对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简要研究。

一、加强自主学习思想教育,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理解还停留在这四个字的表面意思,以为自主学习就是简单的课前预习,对个人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效果等没有清晰的认知。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对自主学习全面、正确的认识,丰富相关理论学习,借鉴他人教学经验。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这些理念,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主学习。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首先要让学生建立可以自主学习的信心,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积极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辅导,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难题,给予学生鼓励,帮助学生克服数学难自学的想法。在教学中,可以渗入一些名人自主学习的成功事例,比如,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17岁才进入中学,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只得到45分,在第二学期中自主学习、刻苦读书,数学成绩达到了满分;桥梁专家茅以升在学堂上认识到圆周率的重要性,给自己定下目标:把圆周率背下来。朝着这个目标他每天起床、中午前、晚饭前都要背一遍,日复一日,坚持不懈,最后终于能一口气背到圆周率小数点后100位了……学生从中认识自主学习的强大力量。还可以从学生身边的人挖掘出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同学,让学生对自主学习的影响力有个现实可感的认知对象。总之,教师通过各种前期引导,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教育。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个体为主体的,但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还是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1)课前,展示教学案,使学生在学习前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目标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学案作为参考,是学生自主设定学习目标和方法、内容等的模板,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从整体把握自主学习的能力。(2)前置作业,让学生能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避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始终走在学生前面带着学生跑的局面,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他们带入一种自主学习的前置氛围。(3)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小学生毕竟处于依赖教师、需要别人认同才敢确定自己思考结果的年龄阶段,因此通过自主探究,先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加入小组讨论,学生在与同龄人的讨论环境中,能让思维更放松,更有活力。在讨论中,学生彼此交流观点、验证结果,提高了他们对自己自主思考结果的认同度,从而提升他们的自学探究能力。(4)学以致用。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将数学问题融入学生生活。如,六年级《位置》一课,请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在教室中所处的位置,或者去电影院时怎样根据电影票的数据找到自己的观影位置;课堂完成一份测试,当堂验证答案,请学生自主打分并分析错误原因。学生从中完成了对自我学习效果的检测,对自己做出总结评价,训练自主学习中的自评能力。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主学习中的各种能力。创新教学方法还有很多,教师从实践中发掘更多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丰富正面情感体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要使小学生将自主学习培养成终身习惯,首先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其次是使小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小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有时会因困难而受挫,觉得自学数学很难,造成消极的负面情绪。这种消极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虽然是自主学习的主体,但教师也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在其中摸爬滚打,自乱阵脚。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给予积极、认真的指导,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适当点拨,做好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使学生完成一次又一次成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学生在积极体验的影响下,会更热衷于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教师的适当点拨和引导还能有效保证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

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学生也要完善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因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主体还是学生,更多的需要依赖自身来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学生不主动思考、不集中注意力,教师就是再引导也没有效果。学生在传统课堂模式中习惯了听从教师安排,没有自主安排学习的习惯,在课堂上形成了惰性。在自主学习时,学生难以跳脱这种惰性思维,教师从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请学生在学习前自主设置阶段目标和学习任务,把学习安排写下来,按照自己的目标导向投入自主学习;学生问问题先不讲解,而是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在学生解决一个问题后,再抛出后面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逻辑的递进,培养他们追根究底的积极心态等。

通过在日常点滴中渗透思想教育和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和坚持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实现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的转变。

参考文献:

贺丽.对优化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初探[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03(9):86-92.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高年级自主学习数学教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