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躲在课桌后看原版编程书
2016-06-07
风先生的技术都由郑飞科亲自掌舵,而1986年出生的郑飞科自称“不是懂技术,而是非常懂技术”。
上小学三年级的郑飞科第一次接触到的电脑,是学校的一台486,基本靠程序语言控制。
这台486成了郑飞科的启蒙老师,让他狂热地爱上了编程。初一,郑飞科买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从此开始了他独树一帜的生活:同学们用计算机来打游戏,他用来学习怎么做网页、做动画和做音乐,然后订了市面上几乎所有的IT类杂志。上高中后,郑飞科又常常躲在课桌下面读英文原版的编程书。“看不懂就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查,就当练英文。后来我英文也成了全校最好的。”
读大学后,计算机专业的他用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同学需要一两天才能完成的编程。
那个时候,郑飞科的愿望是申请斯坦福的计算机硕士,但2008年下半年,也就是他大四第一学期,他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参赛组成员,被拉去参加了中科院创业大赛。
就是这次比赛,为郑飞科在创业这条不归路上“死磕”下去埋下了伏笔。因为表现出众,郑飞科被当时就职于北京中科院的同校师兄看中,被拉入一家游戏类的创业公司,负责产品和设计。
虽然半年后,郑飞科就因为工作氛围和自己想象中有偏差而辞职,但他说没啥可后悔的。郑飞科觉得,人生就是这样,第一份工作做的什么,往往后面会一直做什么。何况受从商的家庭熏陶,创业也是郑飞科的愿望。
后来,郑飞科还两次收到过Google的邀请,虽然这曾经是他向往的,但已经选择了创业的他,没法回头了。
不折腾就不过瘾
离职后的郑飞科,先后去了人人网和机锋网担任产品经理,但他发现,这都不是他理想中的人生状态。2011年,他决定回自己的家乡杭州创业。
父母成了他的第一位天使投资人,拿出100万,支持他创业。
郑飞科做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格子箱网络,是一款类似于nice和in的图片社交类产品,运营了两年时间,始终进展不大。为了让项目活下去,郑飞科接了很多外包业务,帮别人设计和开发产品。现在回想起来,这段时期为他做产品积累了不少经验,这也让他敢于第二次起飞,并立志做一家不一样的物流公司。
郑飞科创业,不折腾不过瘾。别人吐槽他变来变去不知道在做什么,他也不在乎。他说,肯定得变,因为没有人知道这个事情怎么玩。
那段时间,风先生尝试了7种模式,比如从让商家一单一单地发订单,到让商家对接系统,再后来进行预约配送──他们改了很多种方式来观察成本结构变化、成本变化和营收变化。
2013年,郑飞科断定未来所有的东西都会有互联网,所以应该往线下走,而可以切入的方式只有两种:第一是高频打低频,第二是低频高价值。
郑飞科选择了前者,做起了外卖平台。
最初的产品构架,从前端交易到配送团队样样都有。但不久,郑飞科就看出外卖平台的竞争会变得相当凶险,因为它会是大佬们必争的本地生活入口,烧不起钱就没法玩。于是,郑飞科砍掉了其他业务,只留下了物流这一项,因为物流可以赚钱。
一开始他采用的也是众包模式。2014年的6至7月,恰逢杭州的梅雨季节。一下雨,兼职人员就少了很多,风先生因此收到很多投诉,品牌也受到了影响。于是,郑飞科决心做自己的全职配送队伍。
郑飞科还乐此不疲地成立了风先生实验室,培育各种“小白鼠”。
事实上,这已经是郑飞科的第二个项目了。
2011年,郑飞科回到老家杭州,父母成了他的第一位天使投资人。拿出100万,郑飞科做了第一个创业项目——格子箱网络,一款类似于nice和in的图片社交类产品,运营了两年时间,始终进展不大。为了让项目活下去,郑飞科接了很多外包业务,帮别人设计和开发产品。郑飞科回想起来说,这段时期为他做产品积累了不少经验,这也让他敢于第二次起飞,并立志做一家不一样的物流公司。
融合“跑腿+互联网”
也许在互联网时代,一切皆有可能吧。
一开始,“风先生”的业务在杭州萧山地区试水,“一天100来单吧,主要是寿司店接的外卖。”
郑飞科解释,如何把跑腿的活与互联网技术融合起来。“风先生”的运作模式下,合作商家的使用方式类似于出租车司机使用打车软件,当配送任务出现后,根据配送任务、地点的难易程度和远近,工作人员将其有选择性地发布给附近的“风先生”。这些“风先生”外卖员大多是全职,均通过APP注册。兼职者在注册时需上传本人照片、身份证和健康证照片,填写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居住地址。“风先生”有一套严格配送流程,以及完善的配送员管理机制,优化订单和人力配置,从而达到高效配送。为了约束兼职者,但凡被投诉的“风先生”都会被开除,没有第二次机会。
郑飞科说他正准备着布局全国:“目前除了大本营杭州,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风先生都进去了。”粗粗一算,“风先生”已接了20多个城市的“跑腿活”,而在郑飞科的计划里,“风先生”将进驻的目标城市有100多个。
他透露,未来将主要开放配送业务给更多上游合作的平台商。“互联网下,传统餐饮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别小看了便当店,他们的发展也许会超过那些人气餐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