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运动员队伍现状研究
2016-06-07林梦华庄慧洁
林梦华,庄慧洁
(1.温州体育运动学校游泳,浙江 温州 325000;2.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体育部,广东 珠海 519085)
温州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运动员队伍现状研究
林梦华1,庄慧洁2
(1.温州体育运动学校游泳,浙江 温州 325000;2.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体育部,广东 珠海 519085)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运动员基本情况、训练和学习情况、训练态度和动机以及家长动机和支持度等方法,对温州市竞技运动员培养现状展开调查研究。总结培养竞技游泳运动员的发展对策,以期为该市竞技游泳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温州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运动员
近年来,以孙杨、叶诗文、宁泽涛、傅园慧等为代表的新生代游泳运动员,在一系列国际重大游泳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标志着我国竞技游泳项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进入世界先进水平。浙江省游泳水平一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其中以杭州市最具代表性,杭州市陈经纶体校先后培养了多名奥运冠军,在历届奥运会游泳比赛中,共获得5枚金牌。温州市体育运动学校作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与杭州市陈经纶体育学校存在一定差距。本文通过分析温州市竞技游泳运动员队伍现状,针对现阶段不足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提高温州市竞技游泳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温州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运动员队伍现状研究对象,以温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游泳队全体运动员及其家长为调查对象。通过走访温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对温州市游泳队全体运动员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常规计算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为本文提供数据支撑。
2 结果与分析
2.1运动员基本情况
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相关研究指出,4~8岁是学游泳的最佳年龄,11~13 岁是竞技能力形成的成熟期,13~20 岁是最佳竞技能力阶段,到20~29岁则是竞技能力衰退期。合理的人才梯队应确保各个年龄阶段都有人才储备,从低年龄阶段到各年龄阶段人数递减、运动等级递增的层次结构。
如表1所示,温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游泳队现有运动员118名。其中,年龄最小为7岁,最大为14岁;10岁组运动员人数最多,有27人。以10岁组为界限,7~9岁组运动员人数递增,11~13岁组运动员人数递减,14岁组运动员人数略高于13岁组。运动员训练年限由1~8年不等。可见,温州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年龄结构较合理,各年龄阶段均有分布,年龄组训练系统,训练周期连续性强。由于面临小学升初中,13岁组体校运动员人数锐减的现象明显。运动员性别调查显示,男运动员63名,女运动员55名,男、女运动员比例约为53.4%和46.6%,反映出运动员性别数量比例较均衡。运动员生源地调查结果显示,89个个体来自温州市,29个个体来自温州市以外地区,其中包括9个外省市个体。这说明温州市竞技人才培养方式受到同行肯定,人才流通较为开放。
2.2训练和学习情况
如表2所示,为保障每个训练组训练时间和场地需求,采用分时段训练。由此根据训练安排,各年级文化课时间也相应调整。调查显示,温州市体育运动学校主要采用体校“二集中”培养模式,游泳队运动员中达到77.1%,另有22.9%采用“课余制”,以“走训制”“长训班”形式进行训练。有关学习时间的调查结果显示,17.0%的运动员认为学习时间非常充分,55.1%认为比较充分,23.7%表示不充分,另有4.2%感到学习时间非常紧张。对学习与训练冲突的调查结果显示,76.3%的受访者表示将兼顾学训;7.6%的受访者态度随意;另有5.9%的受访者更重视训练和10.2%的运动员更重视学习。相关调查结果反映,教练员非常重视队员学习情况,注重与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家长沟通。因此,探索科学训练方法和合理的训练量,对提升训练质量,保证运动员学习状态,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
表1 温州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基本情况
表2 运动员训练课与文化课时间安排 n=118
2.3训练态度和动机
训练兴趣是保证训练效果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我国竞技游泳训练注重技术培养,多采用教练员“一个口令,一个动作”的传统教授方式,强调反复练习,以达到动作的准确性。这难免忽视、甚至忽略了训练过程中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吸引力。对运动员训练兴趣的忽视,导致在训练过程中产生厌倦心理和动作疲乏感,从而降低了参加训练的意愿,甚至丧失了对游泳的热情。因此,采用有效的手段提升后备人才的训练热情,是竞技游泳教练员长期以来所关注的。
对运动员游泳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94.06%的受访者表示喜欢或非常喜欢游泳运动,另有5.94%表示对游泳兴趣不高。深入调查运动员训练动机,结果显示,喜欢或非常喜欢的受访者中,78人由于兴趣所致,27人希望成为高水平运动员或以游泳特长升学,另有6人表示遵从家长意愿。
有关长期从事游泳训练的意愿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多达82人肯定态度,24人持观望态度,另有12人持否定态度。有关参赛的目的调查结果显示,57人以自我锻炼为动机,32人以检验训练效果为动机,23人以获得名次或荣誉为动机,另有6人以达级加分升学为动机。调查结果反映,现阶段温州市游泳后备人才的训练动机比较单纯,训练热情较高。比赛动机明确,具有较现实需求和愿望。
图1 运动员对长期从事游泳的意愿 n=118
2.4家长动机和支持情况
家长支持是保障训练的基础,决定着训练能否正常、持续地开展。一般而言,家长支持度与运动员参加训练的积极性成正比,良好的家庭支持度有利于运动员更积极地投入到训练之中。有关家长对子女长期从事游泳训练的态度,调查结果所示,占51.11%的表示支持,41.11%家长支持态度一般,另有7.78%家长表示不支持。有关家长对子女训练的动机的调查结果显示,60名家长希望子女通过游泳训练多学一项本领、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48名家长希望子女成为优秀的运动员,另有10名家长表示根据子女的意愿,态度表现得比较随意。有关对子女长期从事游泳训练的态度调查显示,14.4%的受访者支持子女长期从事游泳运动,44.1%的受访者持观望态度,另有41.5%的受访者否定态度。
从调查中了解到,温州市游泳运动员参加训练态度端正、训练热情较高、训练目明确,大部分运动员以强健身体和职业发展为目标。运动员家长多数以强身健体为目的,对于从事专业游泳训练态度并不明确。家长态度和运动员态度存在一定差距,在从事专业训练问题上家长存在一定顾虑。调查结果验证了“想学习游泳的人多,愿意练游泳的人少”这一现状。因此,如何引导运动员及其家长愿意从事游泳训练,将是建立游泳后备人才储备的关键。
3 结论与建议
3.1结 论
3.1.1温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竞技游泳人才梯队结构完整,小学阶段游泳后备人才储备尚可,初中阶段教育政策保障不足,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3.1.2温州市游泳运动员训练态度端正、训练热情较高、训练目的明确,大部分运动员以强健身体和职业发展为目标。
3.1.3运动员家长对子女从事游泳训练的支持度较高,多数以强身健体为动机,对于从事专业训练态度并不明确。
3.2建 议
3.2.1细化年龄组运动等级标准,增加比赛机会,及时检验阶段训练成果,提高运动员及家长的训练兴趣。
3.2.2加大“学训结合”保障力度,为运动成绩优异的运动员提供升学的机会,促进运动员长远发展。
3.2.3加大“体教结合”政策保障力度,与知名大学合作,为优秀退役运动员提供特招机会,解决运动员退役后转型问题,提高运动员训练积极性和消除家长顾虑,减少因升学造成的人才流失。
3.2.4加大竞技体育宣传力度,借助明星运动员的影响力,向社会推广,消除群众对体校的误解,提高群众对竞技体育的认可度。
参考文献:
[1] 吴端荷,周北云.14~19 岁是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成才的最佳年龄[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9(3):15-16.
[2] 赵荣福.杭州游泳成功之路的探索、尝试与实践[N].体坛报,2013-01-24(6).
[3] 黄松峰.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人材“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4] 刘苹.广东省“游泳之乡”竞技游泳后备人材培养现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4):354-357.
投稿日期:2016-01-12
中图分类号:G8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3-025-02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5.012
作者简介:林梦华(1967 ~),高级教练,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通信作者:庄慧洁(1987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