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下班主任工作的新思路

2016-06-07张晓蓉

新课程·上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困生心灵班主任

张晓蓉

摘 要:作为班主任老师,一定要用尊重的爱、赏识的爱、互动的爱感染学生。即使有批评,也会将那“恨铁不成钢”的良苦用心浸入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爱;批评;教育

孩子们个个天真无邪,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充满着期许。但由于环境的关系、经济条件的关系、家庭背景的关系,他们失去的太多太多。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老师的身上,老师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支撑着他们的未来和命运。所以我们更需要用爱去引领他们、感悟他们。但毕竟孩子们还太小,一味地用爱也许并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我们也应该恰到好处地用批评做辅助,让批评走进学生的心田。

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呢,具体措施如下:

一、倾注爱心,尊重她(他)的自尊心

我们班的孩子方×以前上课听到的批评多,表扬少,常常受到老师、家长的训斥和同学的冷漠、歧视甚至嘲笑。久而久之,她也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变得消极和内向,不敢大声讲话,不敢跟同学说笑玩耍,同学们对她也很是抗拒。因此,在思想上与老师对立,有时就破罐子破摔,索性什么也不听什么也不干,你讲你的我干我的,井水不犯河水。针对以上情况我想我应全面了解她的学习、生活、思想和健康等情况,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首先,在学习上,我先注意对她的尊重,上课时多给她鼓励,提问她简单的问题,请她读生字甚至教全班同学读,如果她还是不敢,就给她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句婉转的提示。在她回答上来以后,又有针对性地大力表扬,并要求同学为方×的进步给予掌声鼓励,一次次,同学们看她的眼神也变了,变得不再嘲笑她了,变得不在排斥她了,甚至变得喜欢她了,自然她那木然的表情也变得有一丝微笑了。在生活上,我注意与她多交流、多沟通,做她的知心朋友,课前课后谈谈她的家里有什么好花草,有些什么果树,我还跟她互换礼物,比如,我给她一点小文具、小零食。让她给我带一个橘子。有一次,她还给我带了一包柿子呢,总共有八九个吧。

二、发现闪光点,树立他(她)的自信心

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通过对班级孩子的观察、了解、分析,我总结出:好多孩子起初是因为各种影响,如:家庭、学习挫败等等,他们因此看不到自身的特长和优点,从而产生一种自暴自弃的心理。如果从孩子们的特长入手,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就容易使他们再次扬起希望的风帆。经过细心观察方×,她虽然不爱说话,但很具有画画的才能,在我的努力下让她当上了板报组的一员,让她和其他同学一起办板报,她画得很不错,令我没想到,同学们也更加肯定了她。

三、与家长互相配合,坚定学困生转化的信心

对于方×的转化,我也采取了与家长配合的方式,密切交流,共同协作,在各方面都与家长及时沟通,互换信息。但由于她的家庭的特殊构成结构,做起来十分吃力,有时候也就不能指望她的家长了,但我还是会经常主动与其家长用电话交流,并及时做好家访工作。对方×在校的表现当着家长的面说清楚。对优点进行鼓励、表扬;对缺点指出改正的方法,并指明其努力的方向。

虽然方×同学的转化工作还需要慢慢、持久地进行,但是我想只要老师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对学生有坚定的信心,对学困生有满腔的热情,对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爱心,我相信:学困生不会成为真正的学困生!只要有这样的老师,每一个孩子都会在自己的学习道路上有丰收的喜悦、成功的乐趣,让我们努力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从新课标中我们不难看出,只有教师之情与学生之情相通,教学场景呈现强烈的情感共鸣状态,学生才会怀着一种兴奋心情和强烈自我表现欲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师要由衷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用真诚和善意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

批评,它的意义在于教育学生辨美丑,知善恶,明是非,是一种教育手段。但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所以批评重点在于要掌握尺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跟不同的地点对于不同的事件,批评的力度就应该不一样。其实,爱是学生的一种需要,尤其是像我们农村的孩子,相对来说父母的关爱要少许多,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希望教师能像他们的父母一样爱护着自己。如果这种爱的需要得到满足,学生便会对自己的老师产生一种依恋感、信任感。当你对他进行批评时,他会从心底感受到老师是在关心自己、在帮助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和老师配合,甚至做到“言听计从”。

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爱是教学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学成功的保障。”让我们用全部的教学技巧去爱学生:用亲切的话语、和蔼的面孔、温暖的抚摸、热情的期待;用有声或无声的爱的话语去抚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抬起自信的头,激励他们进步。我还相信只有精心的批评才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那把金钥匙,用“润物细无声”的精心批评真正产生师生间情感的炽热碰撞。对那一颗颗幼小的心灵我们要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呵护。

参考文献:

赵卫萍.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学周刊,2014(23).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学困生心灵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夸夸我的班主任
唤醒心灵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