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几点作法
2016-06-07杨卫红
杨卫红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科学课以它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吸引着学生,带领着学生一步一步进入科学的殿堂。作为科学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除了在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寻找规律这几个常用的环节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分析、归纳能力以外,还注重从探究问题的提出、教学生成的处理和结尾问题的延伸三个切入点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关键词:科学素质;提出问题;教学生成;问题延伸
单摆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个装置,如摆钟、吊灯、挂件等,但是小小的单摆却蕴含了不少的科学道理。在教学五年级“摆的研究”时,除了在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寻找规律这几个常用的环节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分析、归纳能力以外,我还注重从探究问题的提出、教学生成的处理和结尾问题的延伸三个切入点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一、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提出一个好的问题,研究就已经进行了一大步。《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如何提出探究的问题,是我们教师课前教学设计的重点部分。学生科学问题的产生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好奇心,一个是在科学实践中遇到的认知冲突。五年级的孩子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因此我承接上一节课的研究数据,观察每组“每分钟摆动次数全班数据汇总表”,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不同的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不一样。于是,学生很自然地提出了“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研究主题。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这样就变成了“我要探究”而不是“要我探究”,他们探究活动的自主性就更强烈了。
二、教学生成让师生共成长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具体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教学生成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互动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思维活动碰撞的火花,又是培养学生科学头脑的契机。教师应倡导这种积极思维,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来解决没有预设到的问题。在教学“摆的研究”一课中,学生提出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研究主题后,我让孩子们大胆作出自己的假设: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有关;摆的快慢还与摆的角度大小(或摆幅)有关……前面两个假设在课本实验记录表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而第三个猜测“与摆幅的大小有关”教材没有安排实验。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教师对这个问题就可以一言以蔽之呢,我选择了直面生成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最容易的就是做实验。但是,一节课时间所剩无几,我灵机一动,这个问题不需要再做实验,因为当摆长一定时,每一次测摆的次数时,摆的幅度也在逐渐减小,而测出的相同时间内摆的次数都是相同的,这就说明摆的快慢与摆的角度(幅度)无关。于是,我没有直接给予解释,而是让学生一起观察老师的摆的摆幅的变化,学生发现:摆的幅度(角度)在逐渐减小,而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却没有变。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由此我想到老师不要怕学生的教学生成问题,这是孩子们思考的表现,是难能可贵的,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应用教学机智,为学生搭建进一步思维和实践的“脚手架”,把教学生成变成教学亮点,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三、问题的延伸让科学课没有终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良好的结尾,就是下一次探究的开始,科学课来源于自然,却揭示自然,科学素质的养成需要在生活中、自然中内化于心,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科学课结尾时巧妙地将科学内容延伸至课外进一步深化研究。一堂好的科学课不仅仅是一个规律的揭示、一个问题的解决,还应是一个新问题的产生,下一个探究的开始。在“摆的研究”一课结束部分,我提出:如果在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有关吗”实验时,把增加的钩码竖着挂,情况还会一样吗?不妨再一起测量一下,结果发现:相同的时间内单摆摆动的次数变化了!这怎么解释呢?下课铃声的响起,孩子们又带着问题、带着争论离开了教室,摆的研究还在继续……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素质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科学素质一般包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能力,具备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需的科学思维和方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等。因此,作为科学老师我们要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微之处下功夫,从小培养他们观察事物、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孩子今后的发展,为提高民族的科学素质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兰本达.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