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约而不简单的高效课堂

2016-06-07余飞飞

新课程·上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雪地板书画家

余飞飞

曾记得有这么一句歌词:“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一颗子弹瞄准一个敌人,弹无虚发,这就是高效。想想我们的语文课堂,怎么才能做到弹无虚发呢?歌词给了我很大的启迪——目标集中,有的放矢。目标集中意思是目标不能分散且过多,让四十分钟的语文课变得简约;有的放矢即放出的矢要锋利有力,则要求我们教师课前下大功夫。那么,高效的语文课堂要做到简约而不简单该下哪些功夫呢?

一、确定简明的教学目标

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简称《课标》)》,熟知学段目标;通读全册课文,明确单元目标;精读一篇课文,确定本课教学目标,把教学目标细分到每课时。一般,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不超过四个,一课时教学目标不超过两个。例如,四年级的《观潮》,根据《课标》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确定第一课时的目标:独立识字,练习用硬笔书写生字词和优美语句。根据《课标》第二学段“阅读”的要求确定第二课时的目标: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及作用,积累并仿写文中的优美语句。

二、精选教学内容

这一点需要教师自身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文学素养外,还要花时间去精读课文,不能熟读成诵,起码要心中有文。每篇课文都有阅读价值和教学价值,研读课文就是要寻出这两种价值的核心部分。比如《草船借箭》,教师在教学中一般都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识天文、知地理、晓人心,作为其阅读价值的核心就是这个吗?同样十万支箭,一个“造”,一个“借”,从中又能悟出什么呢?“要善于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个核心就浮出了水面。这样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用,真正体现了《草船借箭》的阅读价值。课文的教学价值是指关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语文知识,表现为语识和语感两种状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谁又能怎么样呢?”扣住这个句子追问学生:你从反问句式的表达中体会到了什么?课文为什么要用反问句式来表达呢?让学生联系课文,学生很自然地想到伯父说的“没处说理去”和“中华不振啊”,深深体会到受帝国主义的欺凌虽愤怒却无奈的悲哀,正是这种现状促使周恩来思考,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找出课文的阅读价值和教学价值的核心部分,教学就会变得明晰、简约且有深度。

三、简化教学环节

教学是动态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应是灵动的,要灵动环节就不能多。一课时设计三到四个为宜,太多太复杂的环节既浪费时间又不便随时调整,有时还陷入颠三倒四的尴尬处境。教学环节的设计须与教学目标对应,一个目标尽可能用一到两个环节完成。

四、板书简明扼要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板书就是一堂课的眼睛。板书该书写些什么呢?教学的核心内容,最佳的板书应是学生看到板书就能回忆起这堂课学了什么。比如,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以词句为主,教师就应精选课文中的词句板书,这样的板书既能帮学生理解课文,又实现了潜移默化的积累与应用。

五、简化多媒体课件

心理学研究证明,浓厚兴趣会使个体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明显提高,思维敏捷,信息传输系统处于最佳的导通状态。运用电教手段可创造一种愉快、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推动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极力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不曾想,过于花哨的课件反而喧宾夺主,淡化了教学的实质。多媒体课件要巧用,只需突出教学的重点,化解难点即可。

例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语文教学,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导入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一段下雪的动画,把学生带入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看完动画后,问学生:“孩子们,下雪啦!雪花落在房顶上、大树上,多美的雪景啊!此时此刻,大家最想在雪地里干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认识雪地里的小画家吧。”随着有节奏的音乐声,电视屏幕渐显课题,学生急于想知道小画家们都有谁,它们都画了些什么,由此激发了学生读课文的欲望,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

《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这句话描写了小画家的快乐、喜悦,但一年级的学生没有形成一种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朗读课文时,只能读出字音,不能感知领悟语言文字中所传递的情意。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美景,引导学生感受,让孩子观看动画中四位小画家在雪地上留下的一串串脚印以及它们的爪子或蹄子的不同形状,让学生形象地看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明白小鸡为什么画的是竹叶,小狗为什么画的是梅花,小鸭为什么画的是枫叶,小马为什么画的是月牙,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重点,化解了难点。

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活跃,记忆也就深刻,求知欲也被大大地激发出来。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中“几”字的书写,第2笔“横折弯钩”的笔顺不易掌握,容易和笔画“横斜钩”混淆,在教学中,我制作了一个写“几”字的动画,一笔一笔地写出来,让学生认识笔顺,“横折弯钩”这个笔画学生难写到位,显示这一笔画时,动画速度较慢,学生看了动画,留在记忆里的痕迹就更深刻了。

总之,课堂是老师人生的修炼道场,在这个道场中,我们能修的也应该做的只能是“仰望理想课堂的天空,脚踏实地地研究课堂的学问”。

简约之美,我的追求!

参考文献:

朱玉凤.简约而不简单:语文课堂教学风格初探[J].语文教学之友,2012(1).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雪地板书画家
高桥:崛起中的“雪地靴之乡”
酷炫小画家
雪地捉迷藏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雪地里的交通工具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