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6-06-07邱林达

新课程·上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应用题思维能力思维

邱林达

21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说到底,就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创新是创造力的核心,支配着整个创造性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更显得意义深远且刻不容缓。小学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一些探讨。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

1.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课堂上必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宽松的学习气氛。如,在课堂上把自己融入学生中说:“现在让我们一起想想……”亲切温馨的语言、信任关切的目光,举手投足的优美动人等,都有利于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情感,使学生在愉悦、宽松、自由、“心理安全”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地进入思维状态。

2.要发挥表扬的激功能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标新立异甚至是“离奇古怪”的想法,教师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并进行积极的引导。如,教学小数除法0.552÷0.18时,通常是根据商不变规律把它变为55.2÷18,但有的学生把它变为552÷180,认为这样更好,因为变为都是整数了。这虽然与课本上“只要把除数变为整数”有违背,但又何尝不可,这时教师不能认为学生在故意找麻烦,而应在鼓励其创新的同时,再引导比较,直至学生认识到书本做法的合理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动力

1.要呵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我让学生随便报一个数,马上就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为什么老师那么快能判断出来?有什么秘诀?使学生自觉地、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思维活动中。这种“再创造”式的探究学习也是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有效手段。

2.要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教学“归一应用题”时,我组织学生分组调查,有的深入工厂,了解一周内全车间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有的深入农家,了解他们一年的种植养殖收入;有的深入商店,了解商品的价格。当课堂上出示学生自己搜集的素材变成的数学信息时,学生觉得十分亲切。并且在教学“归一应用题”的解法之后,学生能根据自己调查得到的数据与事例编成归一应用题,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激发学好数学的兴趣。

三、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景,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

所谓开放性的问题情景,是指在数学问题中已知条件或问题具有不确定性、多向性。它能提供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发散思维又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1.通过开放性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思维的变通性指不限于一种方式,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多方面考虑问题,做到思维灵活多变,它是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如,设计这样的题目:在一个长方形里剪去一个小长方形,面积和周长会发生什么变化?在教学中,我不给该题“画图定性”,而是让学生开发思维,结合动手剪,发现因为剪法的不同面积会变小,而周长可能变小、不变或变大。从而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

2.通过开放性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心智活动流畅、受阻小,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它是创新思维的特征之一。在复习工程问题应用题时,提供这样的信息: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2天完成,乙单独做15天完成。学生提出“甲乙合做1天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几?”后分两个方向会逐步提出这样的一些问题,思路一:“合做3天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几?合做3天还剩下的工程的几分之几?合做3天后剩下的工程由甲(或乙)做还要几天?……”另一思路:“合做几天完成全部工程?合做几天完成工程的2/3?合做几天还剩下工程的1/3?……”

由简到繁,不仅让学生较全面、有规律地掌握了工程问题应用题,而且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通过开放性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重组性

思维的重组性对于学生来说,就是选取前人智慧宝库中的精华巧妙地变异组合,形成新的成果,它也是创新思维的特征之一。如,在教学中设计这样的题目: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9/10,从这个信息你可以想到什么?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各抒己见,如女生人数是男生的一又九分之一倍;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9∶10,反之为10∶9;女生人数占班的10/19,男生人数占全班的9/19;男生比女生少1/10,女生比男生多1/9,……通过这样的训练,当学生遇到其中任意一种数量关系时,就能触类旁通地重新组合,用多种途径来解决,这样也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吴爱华.求新立异: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小学科学,2015(1).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应用题思维能力思维
应用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思维跳跳糖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