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风琴进课堂”有效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研究与实践
2016-06-07刘静
刘静
自建校以来,我校一直坚持“体验教育”特色,以“让每个生命因体验而精彩”为办学宗旨,围绕“勤行·乐知”的育人目标,提出“实践出真知,体验乐成长”的课程理念,构建了“体验教育”三级课程体系。口风琴校本课程是我校体验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力图通过“口风琴进课堂”探究口风琴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使国家课程最大限度地实现校本化实施。
一、要解决的问题
音乐课堂未与体验教育特色很好地融合,学生缺乏“体验”的载体与机会;家长打工或务农,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学生音乐素养较低,缺少接触艺术的机会,缺乏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目标体系,编著校本教材
为了使口风琴校本课程系列化、科学化,我们确立了总目标,并从横、纵两个方向构建了吹奏目标体系。横向上主要从知识、技能、吹奏曲目方面构建1~5年级不同的学习目标。纵向采用“五级过关”形式,确立各年级过关要求及曲目。
学校还结合体验教育特色和国家课程标准,开发了《琴声飞扬》校本教材,从站姿、手势、呼吸、曲目、演奏技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口风琴学习遵循学生认知,有章可依。
(二)多维立体教研,探索课堂模式
1.课题引领,打造教研平台
以《琴声飞扬》校本教材为依托,音乐教研组申报了小课题研究,交流并研讨在口风琴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自我反省,同伴互助”的基础上,让课堂更扎实、高效。
2.全员培训,调动团队力量
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口风琴吹奏培训,以点带面,从指法、气息、姿势等基础开始,人人过关,分组展示,确保每位教师都掌握口风琴吹奏技巧,建设全员参与的口风琴指导团队。
3.教学探索,打造特色课堂
同研一节课、汇报研讨课等课堂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三种口风琴特色课堂。
(1)吹奏、歌唱结合,提高歌唱效率
歌曲演唱是学生进行艺术实践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可是单调的演唱会让学生嗓子疲劳,失去兴趣。而演唱中穿插口风琴吹奏,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又能帮助学生克服演唱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2)吹奏、欣赏结合,理解音乐内涵
“倾听”是音乐欣赏的主要方式。借助口风琴,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如欣赏课《森林的故事》,第一部分播放主题音乐,学生欣赏教师的口风琴吹奏,感受森林的美丽和动物的美好生活情景;第二部分播放歌声演唱,表现动物们恐慌逃跑的场面;剩下的部分,教师一边吹奏口风琴,一边播放歌曲,学生很容易想象出动物重获美好家园的情景。
(3)吹奏、乐理结合,攻克枯燥难点
口风琴学习利于音高、音准等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够让学生在吹奏过程中直观、鲜明地感受音符作用。如在学习《阿喽喽》这首变换拍子的歌曲时,教师将学生分成三组,一组唱,二组吹奏二拍子,三组吹奏三拍子,学生在吹吹唱唱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内化了音符的作用。
(三)吹奏活动常态,提升综合素养
为使口风琴吹奏日常化、习惯化,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校每天固定一刻钟,全校集体练习口风琴,每月展示,每学期比赛,鼓励班级、学生采用独奏、合奏、齐奏、二重奏等方式练习曲目,琴声回荡在校园每个角落。在教师的引导、家长的支持下,孩子们还在社区自发成立了“小小演奏队”,三五成群凑在一起吹奏口风琴,丰富课余生活,提升了综合素养。
三、阶段性成果
一路辛苦一路歌。我校年轻的音乐教师在口风琴课程的实施中快速成长,先后在区、市音乐教师基本功、课堂大赛、优质课评比中获奖,毕业仅5年的崔兆锋获基本功市一等奖,被评为教坛新星。逐渐成熟的音乐教师,利用口风琴,灵活地实施音乐课程,口风琴体验课堂越发具有生命力,区教研员对我校毕业不足一年的赵婉男老师执教的口风琴课给予好评。口风琴有效地促进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目前,口风琴吹奏在我校已经常态化,每个年级下来,学生都能熟练吹奏7~8首曲子。学校合唱队、口风琴演奏队多次走上区、市级的表演舞台,开学第一课孙述涛书记对我校的口风琴演奏给予肯定。学生在口风琴吹奏的“体验”中提高能力,收获了自信、乐观,又将这种积极阳光的心态迁移到其他学习中,综合素养得到大幅提升。
四、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结合我校体验特色发展目标和课程建设思路,口风琴校本课程下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口风琴教学如何在课时量固定的状况下促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二是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措施让学生在课内、课外都爱上吹口风琴,时刻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口风琴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且实践且思考,努力让每一位千小学子都能用琴声表达心中的美好,感受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感受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汪秀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