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
2016-06-07李倩
李倩
近年来,幼儿意外事故时有发生,而且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常识所造成的。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谈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通过有趣的图片、漫画、标志符号、照片、教具设计等布置安全宣传栏或墙饰,可以让幼儿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熏陶、感受安全教育。如,我们可将教室中各个桌椅的边角做成圆形,带尖的部位用软布包好,暖气片做上海棉套,并剪贴一些大眼睛,请幼儿找一找,活动室的哪些东西、哪些地方有危险,贴上大眼睛让大家都知道。有的幼儿贴在了活动室的水杯架上,有的贴在电视机插座上,有的贴在窗台上,有的贴在门上,有的贴在了洗手间的地上,这样在活动中可以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二、引导幼儿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虽然,老师会尽量为幼儿创设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但幼儿毕竟年龄还小,不可能时刻遵守老师的教导,因此我们还应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了解周围物品可能会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并远离它们或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例如,活动室的桌角会磕破头,尽量不要在活动室追逐打闹;门缝、抽屉和玻璃窗会夹到手,要做到轻轻地、慢慢地关和开;电器插座的小孔里有电,不能把手伸进去;刚拖过地的活动室和盥洗室要慢慢行走,避免滑倒;上下楼梯要慢行,千万不能你推我挤等等,做到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三、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幼儿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使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首先,良好的生活行为的养成,能使幼儿躲避伤害。如,正确有序的穿衣服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嬉戏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平时,应非常注意幼儿这些生活小节的训练,孩子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决不包办代替,这样,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四、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1.日常教育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重要的是不仅应该让幼儿知道哪里有危险,还应该让他们学习如何征服危险,在征服危险的过程中怎样保护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抓住偶发事件进行随机教育,及时抓住幼儿生活活动中瞬间的偶发事件进行随机安全教育,也不失为安全教育的好方法。如,幼儿在洗手间嬉戏打闹而摔倒。老师抓住这一事件,结合常识活动,使幼儿了解打闹滑倒的危险性,教育幼儿不能在洗手间嬉戏打闹、跑跳等,让幼儿知道这样会有危险,使幼儿懂得排队如厕、洗手、喝水。幼儿的安全防护教育无时无处不在,教师要做有心人,随时随地抓住幼儿学习和生活中蕴含着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安全防护。
2.主题活动
幼儿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他们仅仅说教是不行的,所以将安全知识作为活动主题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就必不可少了。我们老师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或设计一些有关提高幼儿安全意识、掌握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活动,例如,《不要跟陌生人走》,告诉幼儿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尽量不要和陌生人讲话;《喊妈妈》让幼儿学会了遇到危险时,会大声喊救命或喊妈妈,并记住家里的电话号码、爸爸妈妈的名字、家庭住址、自己所在幼儿园的名称或地址等;我们还将幼儿自我保护的学习内容融入一个个情景表演和游戏中,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巩固了生活中的一些自我保护技能。
3.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直观、生动、形象、有趣地获取知识,受到教育,所以我们特别注重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例如,通过游戏《找娃娃》《离群的小鸡》等活动,教育幼儿不要随便离开集体,要和大家在一起。如果走失,要胆大心细,记住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及周围明显的建筑物征,积极动脑,想出一些脱险自救的具体方法。
五、家园配合,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针对现代家庭幼儿溺爱过度的特点,幼儿园教师要注意提醒家长,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去做,不要因疼爱而去代替。同时,家长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教师要充分发挥家长这一教育资源,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总之,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安全自我保护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发现在活动中,教师的提醒在逐渐减少,孩子之间的提醒在增加,幼儿学会了积极地防御。同时,我们也感到,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是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真正使幼儿形成自律,才能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陆小文.浅谈幼儿教学中的安全意识培养[J].学周刊,2016(1).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