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德育体会
2016-06-07任传民李春丽
任传民+李春丽
摘 要:小学班主任应格外重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的渗透教育,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丰富自身知识构造的同时,取得思想道德层面上的同步发展,从而真正成为德与智平衡、协调发展的新型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言传身教;主题班会;无声的教育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依据自身的教育资源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等内容在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以下,笔者仅从班主任的角度出发尝试就小学班主任的德育经验及体会进行分析与总结。
一、借助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导学生
班主任是负责班级学生身心发展、学习等的基本引领者与教导者,是班内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时间最长、接触次数最频繁的人,他们的行为举止、仪表仪容、为人处世的态度等都将对班内的学生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从班主任的这一特殊角色考虑,笔者认为,要想切实提高德育效果,班主任就要以身作则,在要求小学生具备高尚道德品质及良好行为举止的同时自己也要尽量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知道,当学生真正看到了某些优秀的精神品质在班主任这一熟悉的人身上充分体现出来,他们才会在信服的同时最大限度上激发自身朝此高尚精神品质看齐、靠拢的决心与意志力。记得有一次,轮到我们班学生打扫学校划分的卫生区,可是,由于刚刚下完雨,卫生区内不仅叶子落了一地,而且泥泞的雨水还使得叶子紧紧地贴在了地上,打扫难度大大加大,加之气温骤降,班上学生的打扫积极性极为低迷。谁也不肯第一个迈出步子去打扫原本规划好的卫生区。见此情况,我未发一言,而是自己拿起角落上的扫帚,开始打扫卫生区。扫帚不好用的时候,我就直接用手将地上的叶子一片片捡起,然后再统一扔到指定的垃圾区。我知道,即使我走出了教室,班内学生的目光也没有远离我,大家都在盯着我的一举一动。于是,更加卖力地干了起来。看到我的举动,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不畏寒冷与肮脏同我一起认真打扫起卫生区来。很快,原本杂乱不堪的卫生区就被我们收拾得一干二净。我甚至还听到几名前来同我一起打扫的学生小声交谈:“班主任有那么多事需要忙,可是他仍然不嫌脏、不嫌冷地帮我们打扫,我们又有什么借口偷懒呢?”从学生的议论声中,我明白了:正是因为我的言传身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此,又何必再向他们长篇大论地灌输一些所谓的大道理呢?
二、利用鲜明的主题班会活动教育学生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根据班内学生的实际心理认知情况对其系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鉴于此,笔者认为,小学班主任可以在充分正视主题班会积极优势的基础之上贴合班内学生的实际思想道德水平为他们精心组织、召开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交通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活动中,我要求学生提前搜集、阅读交通相关的信息,并以抢答的形式对我在主题班会活动中的问题进行正确回答,问题如下:
交通讯号灯有哪些颜色?都有些什么作用?
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
黄灯亮时还可以过马路吗?
……
随后,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平时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能保证交通安全?
如此,借助此主题班会活动就向学生普及了交通安全的一些小常识,有利于他们珍惜生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收获预期中的良好德育效果。
三、运用无声的教育语言感染学生
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但相对来讲也比较执拗、任性,假若我们在他们耳边喋喋不休、照本宣科地将一些所谓的大道理强硬地灌输给他们,有时不仅实现不了预期的良好德育效果,相反还很可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逆反心理,使得他们故意朝着同教师德育目标截然相反的方向恶性发展。
考虑到小学生的这一特殊心理行为特点,笔者认为,我们在日常班级德育管理过程中应当恰当而灵活地运用无声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及思维素质的熏陶或者感染,相信,此种教育方式将会产生“无声胜有声”的良好教育效果。
有一天,我像平常一样来到班级进行例行检查,却发现班上的两名男学生因为口角误会正在进行着激烈的语言冲突。双方谁也不服输,难听、侮辱性的语言更是不绝于耳。在此情况下,我没有任何语言上的劝阻行动,只是用失望的眼神看了他们几眼,并将他们在冲突中掉在地上的书本、文具一件件认真、仔细地捡了起来。为了达到效果,我甚至还故意长叹了一声。随着我叹息声的落地,整个教室陷入了一片沉默。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两名发生矛盾的男学生也在这令人尴尬的沉默中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们依次向我走来,并小声地向我道歉:“对不起,老师,我们不应该这样,下次再也不会了。”一场激烈的风波就这样顺利地解决,后来他们两人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这表明,无声语言的运用同样发挥出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总之,小学班主任应格外重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德育渗透工作,以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刘咏梅.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华少年,2015(30).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