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研究

2016-06-06刘靓李晨曦周心越

现代交际 2016年1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英语专业

刘靓 李晨曦 周心越

[摘要]本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国际体育方向)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跨文化交际能力考卷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考察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期为探索设计国际体育方向的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英语专业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138-02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意识三方面的内容。人们普遍认为能说流利的外语就能够很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但事实并非如此。国外学者关于跨文化能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他们从不同视角和领域对跨文化能力进行了广泛研究,逐渐对跨文化能力的内涵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认识。

国外许多高等教育机构强调除了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外还应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Hayward 2000;Stier 2003),许多教育机构也纷纷采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我国,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始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时间不算长,但发展的速度却相当快。最近一二十年来国内语言学界已在跨文化能力的构成、培养框架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有的围绕跨文化能力的构成与维度等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杨盈、庄恩平,2007;王艳萍、余卫华,2008);有的从外语课堂环境及外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课程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贾玉新,1997;许力生,2000;高一虹,2002;张红玲,2007);有的从动机、态度和文化敏感度等能力维度方面探讨影响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因素(高永晨,2006;胡艳,2011)。

一、调查方法与调查对象

从目前我国的研究来看,一般性的探讨较多,而基于大量数据的研究比较缺乏。前者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后者就要花费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只有以数据为基础的研究做得扎实,理论探讨才会有真正的深度。本研究通过发放大量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实验数据,随机抽样了北京体育大学外语系2011-2014级共120名学生,对其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初步的评价与测试,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问题采用多项选择的形式考查,共20题,分3类:跨文化意识问题、交接文化问题与知识文化问题。具体分布如下:

二、调查问卷的内容、形式及统计结果

按照年级将每份问卷答案导入到SPSS 20.0的数据视图,描述统计20道题每道题中A、B、C、D四个选项(以及个别题目中漏选)所占的百分比,得出了一系列基础的频率数。后将已按年级分好的100份有效问卷20道题中选正确的答案替换为5(记为5分),其他选错的选项替换为0(记为0分),求和计算出每一份问卷的总得分,二次利用SPSS 20.0对最后的总分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年级同学在此次问卷得分的各方面统计数据:

(一)知识文化模块

跨文化交际中除了要使用符合社会文化规则的语言以外,还必须对该文化的政治、历史、习俗等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这指的是在特定文化中关于交流者、语言环境或行为举止是否得体的认知信息。如果没有这些知识,交流者就无法正确解读他人传递的信息。

第1题涉及英联邦国家知识文化范畴,选择错误答案的同学占33%,达到三分之一。这说明部分同学对这类知识缺乏了解。

第3题涉及历史文化领域的知识,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在日常交往中是否带着文化的“有色眼镜”,此题的正确率高达85%。这说明绝大部分同学在跨文化交际中,意识到应该尊重各国的不同文化。

第10题考查学生对英语文化意蕴浓厚词的理解和掌握。此题的答题情况:66%同学选择正确选项D,19%的同学选择了A。选错的原因可能在于对英语文化意蕴浓厚词汇不够了解,根据事物行为特征进行盲目猜测,甚至存在汉语文化的负迁移。

第17题是考查“龙”在英文中的寓意,86%的学生选择了正确答案D“邪恶”,还有6%的学生选择了B“权利”。从选错的选项中可以看出这是与中国的“龙”的象征意义混为一谈。

(二)交际文化模块

第6题主要考查在餐桌礼仪上对会话原则的掌握。43%的同学选择了正确答案A,37%的同学选择B,19%选择C。错误率超过正确率,表明学生无意识地将中国文化的社交规约“负迁移”进了英语中,即将汉语中表示礼貌和维护面子的会话原则带进了英语,但却违背了(英语中)合作原则的“质量准则” (信息要真实)和“数量准则”(信息量要恰当)。

第8题考查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语言交际风格的运用。传统的中式语言交际风格通常为委婉、自谦和复杂。而西式语言交际风格则与此相反。95%的同学选择了正确选项B。这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较少受到中式语言交际风格的影响。

第9题考查学生掌握英汉在称呼表达和问候语上的差异的情况。选择正确答案C的学生占32%,错误率高达三分之二。A错在于句子语法,B则是因为“How do you do?”只用于向第一次见面的人打招呼,而D错误在于将汉语中起问候作用的“你去哪儿?”直译到英语中做问候语,实际上并不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第20题考查学生的体育类非语言交际行为。此题答题情况:83%的学生选择正确答案C,10%选择A。在马术类竞技中,从比赛开始直至结束,为了不让马匹受惊或骑手受到影响,观众不能发出喝彩和惋惜声。同样围聚在栏杆旁近距离观看比赛也会使马匹受惊,对比赛造成影响。因此安静坐在观众席上观看符合观赛礼仪。此题正确率极高,说明学生对体育类的非语言交际行为有着较好的掌握。

(三)跨文化意识模块

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可以说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不理解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就不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际。无论是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或是社会交往,无一不受价值观的支配。第4题便考查学生的此项能力,在中国文化价值观念中,容忍、谦让、尊老爱幼是礼貌的一种。而西方人则更多地强调绅士风度,尤其是当有女士在场时。选择C的学生占46%,选择B(正确答案)和D的比例紧随其后,分别为25%和22%。此题选项的设置确实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很多同学自然地将本国文化带入,而忽略对另一种文化的深入体会。

近年来,由于SARS、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事件的发生,国家加强了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并出台了一系列应对处理的法律法规和方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二者虽然在应急处理上所规定的步骤和环节不同,但大体上都是分为事前预防、事中处理、事后恢复三个步骤。

应急管理、危机管理、风险管理都应该纳入公安院校学员的学习范围,唯有掌握更多的知识结构,才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同时,时代变化与发展,公共安全的发生具有综合性,也要求学员掌握风险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二)理论结合岗位实际

国家开设公安院校是为了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公安队伍,能够用自己在院校中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性问题。纵观国内各大公安院校,均为职高或大专院校,主要培养的是针对性的应用人才,这点与其他的高等院校有所差别。公安这一工作岗位性质决定了学员在学校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要进行必要的“实战演练”,考查学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正确的价值观、规范的职业操作、熟练的专业技能、敏锐的应急头脑、科学的决策方案都是公安院校学员要学习的内容,公共安全管理需要综合性和多元化的人才,将理论知识合理的应用到实践中去,让它在实践中发光发热。

(三)教学的应用性

公安院校大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它要求学员不仅要具有准确判断的头脑,更要求学员具备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如果公安院校对学员培养的方向失去了应用性,那么就失去了公安院校培养人才的意义,社会公共安全也无法保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风险并不是这个时代特有的,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如今我国所面临的社会风险具有复杂性、多元化的特点,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出台了影响的政策和方案,并提倡在公安院校开设风险管理课程。通过培养一批专业性、综合性、实用性的人才,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学冬.风险社会理论评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08):19-32.

[2]夏保成,赵秀雯.公共安全管理在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07):25-37.

[3]张缓缓.应急管理与危机管理的概念解析[J].中国应急管理,2013(03):20-22.

[4]张菊梅.社会风险视角下大学生安全素质提升研究[J].中州学刊,2013(09):35-36.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英语专业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浅谈体验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