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地理研究
2016-06-06李泽州
摘要:本文通过阅读历史文献资料,了解武汉会战前后的日军和国军动向、作战企图,以及最终的战斗结果,研究武汉这一城市的地理环境对于武汉会战所产生的影响,从过去的战争中去寻找地理与战争之间的内在规律。
关键词:横向阻障;地形优势;地理格局
一、战斗背景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其近郊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几乎无险可守,而且中隔大江外杂湖泊使得战场极为狭促,不利于我大规模兵力进行防御作战。另一方面,如果据武汉三镇而死守或在武汉近郊作战,武汉在政治经济上的重要性亦将丧失,而且一旦被日军包围,有可能蹈南京之覆辙。鉴于以上考虑,为确保武汉的政治经济中枢地位,国军统帅部提出“战于武汉之远方,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1]”的作战策略:以持久战和消耗战为目的,以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庐山为根据地,以沿江要塞和有利地形为要点,节节抵抗,阻敌西进,力求于武汉湖沼地带包围并歼灭敌军。
当时日军江北主力集结于安庆、合肥,由潜山趋太湖、宿松。敌海军部队掩护波田支队连续攻克我马垱要塞、彭泽、湖口,九江陷落后敌27、106、101师团相继登陆,欲从南岸迂回,夹击武汉。北岸的日军在九江陷落后也加强了攻势,进至黄梅广济地區。
由于江汉平原至黄冈以东渐狭窄,黄广地区南滨长江,北连大别山,众多河道由北向南汇入长江,其间遍地皆为稻田,地形起伏较大,形成了天然的横向阻障。加之国军第21集团军以大别山为根据地,屡向皖西和鄂东袭击,威胁敌军交通线和后方,迫使日军屡进屡退。为达成迅速占领武汉的目的,日军自淮上另出两路奇兵,沿大别山北麓平原西进。
二、战斗经过
至此,日军三路进攻的态势已十分明朗:在北路,日军第3、10师团由六安向信阳进攻,第13、16师团取道霍山—富金山—麻城向花园—黄陂进攻,欲分途南下包围武汉的北面和西面;在中路北岸,第6师团由黄梅地区分兵经武穴—田家镇—蕲春—黄冈线、广济—浠水—上巴河线向武汉东面进攻[2];中路南岸,日军波田支队由九江沿江岸地区向武汉进攻;南路方面,敌101师团沿星子—德安线进攻、敌106师团沿九江—南昌进攻、敌27师团沿瑞昌—武宁方向进攻。
国军统帅部对日军进攻武汉的路线早有预判,在幕阜山至大别山东北部预先进行了布置:第五战区以大别山为主阵地,积极防御广济和豫南方面,坚守田家镇要塞,控守鄂东通道、义阳三关道和麻城道;第九战区以幕阜山、庐山为阵地,节节抵抗,守备德安、箬溪、通山、汀泗桥等要点,控守南浔路、瑞武路,防止敌切断粤汉线,确保武汉后方安全。
三、经验教训
武汉会战历时四个月,虽然武汉最终沦陷,但前方持久的抵抗为后方物资人员的转移赢得了时间,国军主动撤出武汉后,日军占领的不过是一座空城,其开战前以攻克武汉来使国民政府屈服、摧毁国人抵抗意志的目的远未达到。以地障为兵力,凭险要为武器。武汉会战中国军在富金山、商麻间的大别山、田家镇、富池口、东西牯岭、隘口街、麒麟峰等地予以日军重创,尤其是万家岭之战,日军106师团由于不熟悉地形,在迂回至薛岳军侧面时几乎整建制被歼,主要原因在于国军部队能够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弥补了与日军在装备和训练上的极大差距。
当然我方在武汉会战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是作战不够灵活,一味作死守阵地的阻击,这种消极的防御,没能最大限度发挥地形的作战性能,若在山岳丘陵地形使用灵活机动的运动战,定能取得更大的战果。其次是各部队之间缺乏协作精神,各自为战,易被日军各个击破[3]。如在固始—信阳方向,日军忌惮胡宗南部队的机械化装备不敢贸然前进,但胡宗南部为保存实力,在前方友军部队与敌交战时,不仅不出动部队增援,还将己方炮兵后撤,致使信阳作战失利,加之守备不严,被敌骑兵从小道袭击柳林站,平汉线信阳至花园线失守,敌军突破武胜关进入江汉平原北部,导致武汉会战后期北线撤退出现混乱。
四、小结
从地缘角度看,武汉会战结束后,中日双方的形势与战国末期秦灭楚之形势极为相似,可以说国共合作背景下的中方在国防地理格局上是存在优势的。
武汉会战,日军以北、中、南三路并行,中路为主,南北合围,夹击武汉。日军的方案完全是根据武汉外围的地理条件为依据的:武汉所处江汉平原东部,以大别山、幕阜山为左右两扇大门,鄂东通道为门户,义阳三关、麻城道、粤汉线为侧门。因此在武汉会战中,江汉平原东部及其外部障碍区形成典型的四周障碍型结构,这种结构对作战来说,防御时以四周障碍区为依托,保卫中间的通达区;对进攻来说,往往是西面合围,向心突击。日军在作战中虽然分兵三路,但其配合很不协调,北路和南路的日军没有赶上中路的进度,使其多路合围的目的难以实现,中路早已攻占武汉,北路信阳一部也已控制平汉线,北路麻城一部迟迟无法突破国军在大别山的防御,南路也未及时控制粤汉线。
参考文献:
[1]柴立峰.《武汉日报》关于“国难”问题的宣传研究(1931-1938)[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2]陈克文.万家岭战役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3]詹永锋; 王洪波; 邓辉; 民国时期中国地理研究所钩沉[J].地理研究. 2014(09)
作者简介:李泽州(1993-),汉族,男,籍贯:江苏省淮安市,职称无,本科学历,摩托化步兵指挥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