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大众民族主义表现方式与特征
2016-06-06叶奕翔
叶奕翔
(广东警官学院公共课教研部,广东广州 510230)
网络大众民族主义表现方式与特征
叶奕翔
(广东警官学院公共课教研部,广东广州 510230)
[摘要]网络大众民族主义指的是以大众文化的形态出现在网络上的民族主义。其表现方式有帖子、Q群消息、博客与微博、网络游戏、网络新闻、黑客等等。其特征是:更为可见的大众性、更为多元的互动性、多样化的表达形式和狂欢式的话语风格、即时的反应与巨大的影响。网络大众民族主义惊人的号召力、多样化的形式和强大的现实影响力,越来越引起研究者和决策者的重视。在未来,它仍将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论题。
[关键词]网络民族主义;大众文化;形式;特征
新世纪以来,网络民族主义,尤其是大众性的网络民族主义运动,因其强大的影响力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拟讨论那些以大众文化形态出现在网络上的民族主义现象,着重探讨其表现方式与特征。
一、网络民族主义的界定及研究对象
所谓“网络民族主义”,指的是通过网络表达的民族主义,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网络传播的民族主义情绪和言论;二是通过网络相互号召而发起的民族主义行动(包括网络攻击和现实行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加藤嘉一把网络民族主义等同于“大众民族主义”或“体制外民族主义”:
网络民族主义在概念上基本可以等同于“大众民族主义”和“体制外民族主义”。与“网络民族主义”相对应的是“民族主义”,也可以称为“精英民族主义”和“体制内民族主义”。不言而喻,就从概念的界定而言,“网络民族主义”无疑是“民族主义”延伸的结果,没有民族主义,就不会产生网络民族主义。在这两者之间形成一种“呼吁—回应”的关系,即在因特网兴起之前,本来就具备一定话语权的体制内人士,包括官员、学者、专家、知识分子、媒体评论员等从自己的知识体系或利害关系的角度去主张民族主义言论,甚至煽动民族主义舆论,网络民族主义者更多是针对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民族主义者“加工”有关国内外新闻之后的言论进行集团化的回应[1]。
这样的理解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网络民族主义”的特征是“网络”,而不是“大众”。网络只是一个媒介,“精英民族主义”或“体制内民族主义”同样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而“大众民族主义”或“体制外民族主义”并不是只有网络这一个渠道。王军注意到网络之于网络民族主义只是一种技术手段,所以他主张根据民族主义者的身份,把网络民族主义分成官方民族主义、知识分子的民族主义和大众民族主义三种[2],这种方法很有参考意义,问题在于:网络是匿名的,身份识别很困难,即便是那些非匿名者,我们根据什么认定他是官员、知识分子还是大众?这就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即我们可以根据职业或学历来认识民族主义吗?
可见,对于网络民族主义,仅考虑“谁在说”还不够,还应该综合考虑“怎样说”和“在哪说”,即表达的方式和语境。就方式而言,同样是知识分子,他可能用匿名的方式制作或转发一个flash,也可以用网名写一篇随感贴在个人博客上,还可以实名发表洋洋万言的论文并被各种网站转载,这些方式的影响是不同的。就语境而言,网络空间形成了一个个虚拟社区,成熟的虚拟社区往往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社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此论坛被置顶的贴在彼论坛则有可能被删。所以笔者建议综合考虑身份、方式和语境,根据网络文化的形态对这三者做出区分。在网络空间中,既有严肃的官方文化,也有高深的知识分子文化,以及娱乐性的大众文化。而网络上的民族主义,既可以表现为官方文化的形态,也可能表现为知识分子文化或是大众文化的形态,这三者会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官方网站上的民族主义,与“中国知网”论文中的民族主义,以及网易新闻评论跟帖中的民族主义,就大不一样。本文所讨论的是第三种,即那些以大众文化形态出现在网络上的民族主义(下文简称为“网络大众民族主义”)。
二、网络大众民族主义的主要形式
(一)帖子
帖子是网络文化中最常见的方式,大部分帖子是匿名发表的,这里谈及的正是这些无名的大众民族主义。与民族感情、国家利益有关的话题和事件,很容易激起网民的民族主义言论和情绪,并在帖子中表达出来。例如2012年6月8日上午11时02分,笔者打开新浪网首页,看到一则题为“日本驻华大使反对购买钓鱼岛遭外务省警告”的新闻,随即点击“网友评论”,最新评论如表1。
最热(即支持人数最多)的评论如表2。
表1 新浪网“日本驻华大使反对购买钓鱼岛遭外务省警告”新闻最新评论
表2 新浪网“日本驻华大使反对购买钓鱼岛遭外务省警告”新闻最热评论
帖子(尤其是跟帖)通常很短小,只是一种表态或发泄,论坛上也可见篇幅较长的帖子,多为主贴。热点新闻、热门话题中的跟帖,更新很快,这样就在一个特定空间中造成了浩大的声势,网络民族主义的巨大影响与此相关。
(二)QQ群消息
志趣相投的民族主义者所建立的QQ群,成为民族主义思想的转播站和民族主义运动的策源地。在普通群上,民族主义言论(尤其是涉及日本)也获得极高的转发率,如:
大国泱泱,富而不刚,四方欺我,且让且商
民欲宣战,军可敢当?多少男儿,志在沙场
前巳有虎,后又聚狼。再不清醒,国巳危亡
侵我主权,撞我渔船。捕我同胞,逼我亮剑。
中华儿女,网吐真言。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亿万国民,跪请开战。
这种动辄言战的“鹰派”言论在网络民族主义中是很常见的。QQ群消息绝大多数是转发的,由于一个人往往是多个群的成员,而且这类消息末尾常以“是中国人的就转吧!”这类措辞恳请群友转发,结果是类似的言论在网络上广泛流传。
(三)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中的民族主义有两种表现。其一,把网络游戏视为文化产业,提倡国产网游,这其实是经济民族主义主张。其二,是在游戏中模拟民族对抗,或是把他族假想为游戏中的敌人。例如深圳一家公司开发的大型网络游戏《抗战》,模拟了抗日战争的情境,游戏者可组建八路军、新四军或东北抗联,游戏任务有战役、除汉奸等等。游戏除了再现抗战期间的经典战役之外,还有新设想的战役。其游戏论坛发布的广告贴称:
将爱国主义教育寓于游戏中的红色民族网游——《抗战》:一眼万里,战友在野。灵捷潇洒地穿梭于白山黑水之间,畅快淋漓地砍杀鬼子,毫无保留地去体验抗战时期的浴血岁月,正是这样一款可以瞬间抓住各类玩家的心的游戏。以八年抗战为历史背景的大型网络游戏《抗战》横空出世。暴行不容篡改,历史永不忘记。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游戏完全尊重历史,以真实的地图场景设计,丰富多彩的影视剧情任务系统,和畅快淋漓的杀敌战斗方式,真实地再现抗战艰苦岁月。国难日亟,命途堪虞。四万万同胞万众一心,把抗战坚持到底[3]。
网络游戏在情境模拟中传达民族主义思想,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于网络游戏的主体用户青少年来说,是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的。
(四)网络新闻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新闻具有更新快、易编辑、多文本、超链接、互动强、门槛低等特点,这使得它在传播民族主义时具有新的特点。首先,当民族主义事件发生时,网络媒体迅速做成专题,吸引有兴趣的网友,从而形成了话题场,民族主义就在这个场域内酝酿、发酵、传播。如2012年4月黄岩岛事件发生后,网易新闻随即推出了“中菲黄岩岛对峙”专题,介绍黄岩岛争端的历史、黄岩岛资料、双方观点、对峙全程、军力对比、最新进展等,此外还有图片、视频、微博聚焦等栏目。其次,在新闻首页的编排上,当一条可能触及民族主义情绪的新闻发生后,网络媒体并不会把其单独放在首页,而是配以同类性质的新闻(甚至旧闻),以引发网友的联想和点击,这种1+1>2的模式,是新闻编辑常用的所谓“稿件集合”模式,即使后面这几条新闻自身的价值并不大,但它们在整个页面中的配角作用是很重要的。
网易2012年5月10日22时新闻首页(前十条之标题,序号为笔者所加):
1、中国逮捕“湄公河惨案”主犯
2、主犯糯康在移交现场下跪
3、云南巧家一社区中心被炸致3死14伤官方通报:死伤者家属情绪稳定
4、中菲黄岩岛对话恢复
5、英籍男子北京街头猥亵妇女被殴救人者谴责围观路人
6、合肥少女毁容案被告获刑12年零1月受害人:气死了
7、教育部通报考研泄题事件:1名科长窃取试卷转卖
8、日本钓鱼岛“夺岛计划”曝光
9、发型大师维达·沙宣去世享年84岁
10、副镇长发短信辱骂举报者:你去死吧
第一条是当日新闻,它是一个法律事件,但由于是跨国案件,也可能会触发民族情绪。这就需要第4、5、8条“新闻”的配合。实际上,第四条是链接到了黄岩岛对峙专题,点击标题则进入专题,但并无“中菲黄岩岛对话恢复”方面的内容。第五条,已是两天前的“旧闻”,至于第八条,文中写到:“消息人士透露,日本自卫队的这份‘夺岛计划’并不是最新出炉的。其实,早在2010年12月,日本防卫省推出《防卫计划大纲》后,日本军方针对当年9月发生的中日钓鱼岛海域撞船事件,就开始着手应对钓鱼岛事态的强化举措方案。”这并不是说网络媒体热衷于“煽动”所谓的“民族情绪”,毋宁说是网络媒体善于利用民族情绪以吸引眼球、提高浏览量。
(五)博客和微博
博客是许多知识精英的挚爱,在那里,他们可以自由地发表长篇宏论,自由编辑、修改,阐述对各种问题的意见,引来热烈的讨论。正如《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所指出的,博客乃是“意见领袖们传送信息的重要渠道”[4]。民族主义是一种大众现象,但在顺序上它首先是精英现象,然后才向大众传播。与其它意识形态相比,民族主义更依赖于对大众的动员,因此研究民族主义的学者往往花不少篇幅来研究民族主义的这种传播和互动的过程。如安东尼·史密斯[5]和霍布斯鲍姆[6](P101)都在他们的经典性著作中提到罗奇(Miroslav Hroch)的民族主义运动三阶段说:先由少数精英制作出民族的观念(A阶段),然后由“煽情者、教育者和记者”四下传播(B阶段),最后是把中下层大众纳入进来,使民族的概念达到全民支持的程度(C阶段)。大众传媒的作用主要发生在后两个阶段。如果说,在罗奇所处的时代,还只能从报纸、广播和电视来研究B、C阶段的话,那么,网络时代的民族主义研究则应该注意到包括博客在内的社交网络的作用。在网络时代,博客和微博以其良好的互动性,在民族主义动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下文将进一步研究这种互动性。
微博更受普通大众的欢迎。与博客相比,它对写作技能的要求更低。与QQ群相比,它的开放性更强。与论坛相比,它有更强的即时性。这使得微博在民族主义传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在C阶段。在微博上,与民族主义相关的“微话题”往往引起网友的热烈讨论,而在动辄达数千万条的微博中,民族主义言论和情绪很快就传播开来。
(六)黑客
黑客文化既是网络文化的一种,也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黑客文化中的民族主义主要是与满腔热血的爱国志士有关,当黑客出于民族情绪而发动网络攻击时,就构成了网络大众民族主义的一种形式。中国第一代黑客就是民族主义行动之中发展起来的。古风编著的《中国黑客》声称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全面叙述中国黑客成长历史的文本”,据该书记载,1998年夏天印尼发生排华事件后,几个黑客组建了“中国黑客紧急会议中心”,专门负责协调对印尼网站的反击,结果“印尼排华事件造就了一大批网友投身到黑客队伍中来。”[7](P22)著名的“中国红客联盟”则是因1999年中国驻南大使馆被炸而成立。中国黑客大多有着较强的民族情结,与那些不问政治的纯技术玩家有所不同,他们甚至给自己起名为“红客”(hongker),以示区别。即使是平时只专注于技术的黑客,在民族主义事件突发时,也较容易投入进去。著名黑客、2001年中美黑客大战中声名鹊起的黑客组织“中国鹰派联盟”的负责人“中国鹰派”(网名,真名万涛)也承认:“从文化背景上看,在国外,黑客的文化背景更多的是无政府主义者、自由主义者;而在国内,比较出名的或者曝光的案件或事例更多的表现为民族主义者。”[7](P96)民族主义黑客的主要表现是攻击其他国家的网站,尤其是发生突发事件时,在驻南使馆被炸、中美撞机、钓鱼岛事件中,都发生过类似行为。
三、网络大众民族主义的主要特点
(一)更为可见的大众性
互联网给了平民百姓前所未有的话语权,只要拥有一台能上网的计算机或手机,任何人都可以面向全世界表达自己,这无疑是一次革命。这革命也波及了民族主义。霍布斯鲍姆曾经认为:“对于一般较不善于表达意见的男男女女,我们很少有机会了解他们对民族主义或民族国家的看法,而这种看法显然与他们对忠诚的认定有关……我们经常会犯如下错误:就是根据人民没有修过的课程或没有做过的测验来给他们打分数。”[6](P74-75)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观点就需要重新审视。网络赋予了大众以前所未有的话语空间,从而也提供了了解普通大众的机会。也就是说,网络大众民族主义具有更为可见的大众性。从印尼排华事件,到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每一次民族主义事件都会在网络上引发热烈的讨论,甚至转化为现实中的抗议。在大量的帖子、QQ群消息、微博、黑客行为中,我们看到了大众的民族主义表达,也借以了解到了大众对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的看法。
之所以说是“更为可见的大众性”,是因为民族主义历来就是一种大众运动,只不过这种性质在网络上更为清晰可见而已。例如,从《中国可以说不》《龙的传人》《叶问》的流行,可以推断大众心中蕴藏着一股民族主义情感。不过,我们很难知道大众在消费这些产品时的真实想法,因为有能力撰写并在传统媒介上发表书评、影评、乐评的,只是少数知识分子。所以像霍布斯鲍姆这样的对民族主义深存疑虑的学者就认为:“我们只知道,民族主义政党和民族运动都把一般民众的支持解读为对民族主义的赞同;可是我们却不知道,这群消费者在购买那些政治推销员摆在他们面前的‘套装杂货’时,他们到底想从中得到什么。”[6](P75)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它给了沉默的大多数发言的机会,那些具有民族主义色彩的帖子也许是皮相之见、情绪化的甚至粗野的,但也是真实的。这部分是源于网络的匿名性,匿名打消了网民的顾虑,因为匿名,所以真实。
(二)更为多元的互动性
由于提供了一个人人都能发言的平台,网络大众民族主义就具有了更为多元的互动性。按照徐迅的说法:“民族主义是一个精英和民众互动的关系。”[8](P86)而在网络上,这种互动最为直观、直接。
以王小东(号称中国民族主义的领军人物)的博客为例,那里可作为观察民族主义知识分子与民众互动的一个场所。先看看其庞大的访问量:我于2012年6月14日10:30访问其博客,显示其访问量高达2,215,539人次,关注人气19,933,等到半个小时后再看,访问量变为2,215,571,至14:40左右变为2,215,731。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段内,大约每分钟就有一次访问。当然,访问者未必会细读王小东的文章,也未必都赞同他的观点。但是互动面之广、影响之大,是可见一斑了。再看看其互动的方式和内容,王小东的博文中,专门有一类叫做“民族主义”,这些文章后面的讨论很热烈。如《林子:<新京报>对王小东老师的采访》一文,谈的是王小东等人于2009年出版的《中国不高兴》一书。在留言区,有粉丝追随王氏的民族主义立场:
网友“北京人”:“全看了,讲得好!如果有机会上电视讲讲就更好了。最好上焦点访谈,或小崔说事。”
网友“kkk0707”:“《中国不高兴》是一本催人奋进的醒世之书。”
网友“小牛”:“这本书我已经看了两遍,非常喜欢,尤其喜欢王老师的民族主义和中国大目标的阐述,对于自己的民族我们不能选择,即使能选择我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中华民族。”
也有人质疑《中国不高兴》是一本炒作之书,甚至有人谩骂博主。而王小东的粉丝和批评者之间,又展开激烈的交锋。总之,围绕着《中国不高兴》一书的民族主义议题,王小东、粉丝和批评者之间,展开了多向度的互动讨论。
这样直接的互动,对于民族主义的传播,是有着深刻影响的。曼纽尔·卡斯特这样描述互动式网络对于传统的宗教、道德和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电子传教士与互动式基本教义派网络比起那种遥远的、具有领袖魅力的面对面传输方式,在我们的社会中是更有效率、更具穿透性的教化形式。”[9]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到民族主义传播中的无比复杂性:大众的表达能力很有限,但又并不是像有的研究者所想象的那样,只会盲目地跟在精英后面起哄,而所谓的“意见领袖”也远不是一呼百应的。
微博是一个更佳的观察场所,因为它更具草根色彩。有人以新浪微博为对象,分析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后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特征和变化,其中就注意到:日本地震后,幸灾乐祸心理大量出现在新浪微博上:“大量的微博以幸灾乐祸的方式体现出极端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更有甚者,有网民专门聚会吃饭,以示庆贺,并把挂有庆贺标语的聚会照片发到网上,并转到新浪微博上面。”但随后这种情绪就迅速淡化了,原因之一是“意见领袖”的微博起了作用,于是作者得出结论说:“新浪微博同其博客的成功之道一样,注重名人的信息影响力。在很多热点话题上,名人都充当了舆论领袖的角色,并影响着讨论的深入和议题的走向。”[10]这就是一种互动。在新浪微博搜索“民族主义”,可以看到知识分子、名人和普通网友关于民族主义议题热烈互动的景象。
(三)多样化表达形式和狂欢式话语风格
多样化是网络文化的一大特点,那层出不穷的花样,让人们乐此不疲。这种多样化也体现在民族主义表达之中,上文列举的六种形式只是目前常见的,实际上还有更多。在每一种形式之中,还可以使用多种媒体。民族主义网站常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以造成民族主义语境。对于普通网民来说,用国旗、长城、武器来做头像,或在帖子中附上各种表情(愤怒、拳头、打击等等),则是表达民族主义最常用的方式。仅以文字而论,很多帖子只是简单的“顶”“支持”等,但也有文采斐然的,如北方青杨在中华论坛发表的诗歌(有删节):
我终于盼到了这一天!
他们欺负我们太久了!
他们霸占了我们多少岛屿!
他们枪杀了我们多少渔民!
抢走了我们渔民的多少财产?
我们的渔民血泪斑斑!
……
我在此郑重宣告:
中国不是纸龙!
巨龙已经忍得太久
他看到了多少不义
在这罪恶的人间!
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忍者归来
仁者归来
王者就要归来![11]
更能体现网络大众文化特点的,是其狂欢式的话语风格。这种狂欢式的网络话语,既带着游戏、娱乐的态度,也具有反叛、僭越的精神,还表现出犬儒、暴力的倾向。大众文化的积极面和消极面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国内,不同立场的人被冠以不同的称呼,如“美狗”(亲美或亲西方者)、“日杂”(亲日者)、“五毛”(为钱发帖者)、“粪粪”(愤青或犬儒主义者)之类。在国际,网民会用侮辱性的称呼来指代与中国有矛盾的民族,或用图片、笑话丑化、取笑之。在具体冲突发生时,激进的民族主义者总是希望政府采取更强硬的措施。至于“美狗”和“五毛”之间的谩骂攻击,更是家常便饭。这可能就是网络民族主义被视为“非理性”“极端”“激进”的代名词的原因,实际上网上也有很多理性冷静的民族主义表达。可是更吸引人们注意的,往往是那些激进的言辞,这是为什么?从网络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就是在于网络话语的狂欢性。对于大众来说,网络是一个发泄的场所。很多人并不关心民族主义为何物,他们只是需要发泄而已。在网络空间,任何主义,不论它是多么美妙,都可以充当发泄不满的支撑。他们的武器,就是狂欢话语,“狂欢话语突破了语法和语义学审查之下的语言规则,同时,构成了社会性的抗议。”[12]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网络用语,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它们可能是违反语法规则的:如“被代表”“被增长”“被就业”,可能是错别字:如“砖家”(专家)、“叫兽”(教授)、“公务猿”(“公务员”)、“湿人”(“诗人”),也可能是双关的:如“局长”“小李”(分别象征了权势者及其走狗),“贫僧”“贫道”(性的含义)。费斯克是一个具有民粹主义倾向的文化理论家,他认为这是大众文化制造快感的方式,体现了大众的创造力:“我们的快感来自挣脱语言法则的创造力……对许多人而言,更具有冒犯意义的是对正确法则的误用。”[13]
(四)即时的反应与巨大的影响
网络大众民族主义往往随着突发事件而高涨,又随着新话题的出现而迅速淡化,体现出即时反应的特点。在一个炒作的时代,人们总是需要各种话题来填补生活,使其看上去热闹非凡,但又很少有话题能起到持续刺激的效果。结果是,各种民族主义事件走马灯似的出现在网络上,换汤不换药地刺激着人们敏感的民族主义神经,而意见领袖、媒体、运营商、ICP、广告商等等则各取所需地从访问量和点击率中分得一杯羹。
尽管网络大众民族主义如潮汐一般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每一波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首先是地域广,世界各地的华人都能参与进去。情形就像吴旭所说的那样:“十年前,一个由美国国内电视节目播出的对于中国的无端指责,不会激起中国方面的任何反应。今天,由于有了互联网,这样的新闻会立即在一亿多人的中文网络上传播。第二天,该电视节目的网络服务就将被来自世界各地的愤怒抗议所淹没。”[14];其次是现实影响力大,它不仅仅限于网络空间,而是辐射到现实中。如反对京沪高铁采用日本技术、网络保钓运动等所显示的,它已经对现实政治和政府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对青年思想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四、结语
20世纪90年代后期,当互联网刚进入中国之时,曾经流行过一本被认为是中国网民启蒙读本的畅销书[15],那就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创办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教授的《数字化生存》,在此书中,作者预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民族国家的角色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民族主义将像天花一样不再有立足之地”。[16]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互联网作为技术,既可以被世界主义者利用,同样也可以被民族主义者利用。不仅如此,网络还深刻地改变了民族主义。在以上讨论中,我们已经看到了网络大众民族主义在形式、特点和影响等方面的新变化。正如全球化反射式地激起了各地(尤其是非西方)的民族认同一样,互联网在把全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的同时,也为散居于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了跨国民族认同的纽带。其惊人的号召力、多样化的形式和强大的现实影响力,也越来越引起研究者和决策者的重视。在未来,网络上的大众民族主义仍然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论题。
[注释]
在官方网站,有以政府名义发表的帖子,这类似于政府公告。在某些专业性很强的论坛(如学术机构网站论坛、学术会议附设论坛)上,有实名发表的专业性的帖子,这相当于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这两种大致可以归入官方文化和精英文化。如果其中有民族主义的表达,相应地就可以归入官方民族主义和知识分子的民族主义。
王小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留学日本,获经济管理硕士学位。90年代以来,持续批判所谓“逆向种族主义”,被视为中国当代民族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关数字和帖子,均来自王小东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xwang。
[参考文献]
[1][日]加藤嘉一.什么是“网络民族主义”?[EB/OL].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5021?page=1,2010-10-14/2012-6-11.
[2]王军.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109.
[3]Gankt.将爱国主义教育寓于游戏中的红色民族网游——《抗战》[EB/OL].http://club.pchome.net/topic_8_118_185904.html,2009-03-09/2012-6-11.
[4]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 www.cnnic.cn/research/bgxz/tjbg/2012-01-16/ 2012-6-13.
[5][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79.
[6][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古风.中国黑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8]徐迅.民族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9][西班牙]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465.
[10]李立,陈岳芬.网络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特征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1(10):80-81.
[11]北方青杨.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EB/OL].http:// 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40/76/52/9_1. html,2012-05-09/2012-6-22.
[12]Elaine Baldwin.Introducing Cultural Studies[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57.
[13][美]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37-138.
[14]Xu Wu.Chinese Cyber Nationalism:Evolution,Characteristics,and Implications[M].Lexington Books,2007:154.
[15]张文红.畅销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12.
[16]Negroponte.Being Digital[M].New York:Alfred A. Knopf,1995:238.
The Expressional Forms and Features of the Cyber Public Nationalism
YE Yi-xiang
(Public Courses Department,Guangdong Police College,Guangzhou,Guangdong 510230,China)
Abstract:The cyber public nationalism refers to the nationalism which appears on the network in form of public cultures with posts,QQ group messages,blog,microblog,online games,online news,hackers,and etc.Its features includes more visible popularity,more multiply interactivities,diverse expression forms,orgiastic discourse style,instant reaction,and great influences.Its astonishing rallying point,diverse forms,and great influences on realities have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from increasing amount of researchers and decision-makers.In the future,it will also be a lastingly-focused topic.
Key words:cyber nationalism;popular culture;form;feature
作者简介:叶奕翔(1973-),男,湖南郴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当代文化研究。
收稿日期:2016-03-25
DOI:10.16573/j.cnki.1672-934x.2016.03.009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934X(2016)03-005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