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常回家看看没遗产”是必要纠偏

2016-06-05湖北胡艺

金秋 2016年3期
关键词:保姆遗产亲情

文/湖北·胡艺

“不常回家看看没遗产”是必要纠偏

文/湖北·胡艺

2015年10月19日,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该院近日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实施意见(试行)》。《意见(试行)》分五个部分,共18条,对全市法院如何在审判工作中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予以规范。并用法律武器来督促子女常回家看看。子女不常回家看看,遗产可能一分都拿不到。(10月20日《现代快报》)

子女常回家看望父母,尽到自己的赡养义务,本是人之常情。虽然物质赡养已有法律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老人渴望精神赡养的事情并不少见。据报道,有的父母因子女长时间不回家,设立探望奖、吃饭奖;有的父母甚至与不回家的子女对簿公堂;成都一位老人花10万元为陪伴他的小狗举办葬礼;北京一位老人因保姆要回家过年,跳楼自杀;济南老人坐公交解闷;大连老太寂寞到摁马桶玩;因为子女不孝,江苏陶老汉宁愿带着21万现金火化,也不愿意留给子孙。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如果晚辈不“常回家看看”,平常不打电话嘘寒问暖,不仅会受到道德谴责,还可能违法。但是子女不“常回家看看”将受到怎样的处罚,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专门制定关于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规范性文件,子女不能做到常回家看看,可能面临拿不到一分钱遗产的后果。法院此举传递出督促子女对老人履行精神赡养责任的姿态,让人心生期待。虽说孝道不是强迫出来的,但是把精神赡养列入法律范畴,依法督促子女常回家看看,体现出对老年人精神权益的尊重。

子女对父母尽孝,不仅要给赡养费;而且要照顾好老人的饮食起居,关心老人心理,尊重老人的权利。老人除了需要物质赡养,也渴求精神赡养与亲情关怀。从一定意义上讲,精神赡养比物质赡养更能打动老人的心。对于收入有保障的老人来说,他们差的是“情”而不是“钱”。陶老汉宁愿烧掉21万元也不给不孝子,就颇能说明问题。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成家立业,父母花费的心血与汗水,是无法用物质来衡量的,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子女用真心来报答。一首《常回家看看》曾让多少人动容?如果我们吝于从精神上赡养老人,是否会想到自己对父母的愧疚之情?是否会想到自己垂垂老矣之时,谁来关心我们?

不可否认,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子女关心老人显得力不从心,这种情况在独生子女家庭更为突出。也不可否认,给老人赡养费,请保姆照顾老人也是一种孝心,但是金钱与保姆代替不了亲情。我们显然不能遗忘亲情与孝道,没有理由不与父母交流。如果我们工作在外,不能常回家看看,至少要经常鸿雁传书,电话嘘寒问暖,节假日抽时间回家看看,或者把父母接到身边照料。如果与父母生活在同一座城市或者相距不远,更应该常回家陪伴父母,与父母拉拉家常,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及时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不能让老人忍受空巢之痛。在探亲时间安排上,用人单位应依法提供方便,尤其要遵守带薪休假的规定。

因此,我认为,通过法律唤醒年轻一辈的精神赡养意识十分必要。我们一方面要保证老人衣食无忧,另一方面要对老人尽到精神赡养义务,让“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共识,让老人充实快乐地安享晚年。

猜你喜欢

保姆遗产亲情
合作社成了『粮保姆』每公顷地减损500斤
永不凋零的亲情
遗产怎么分
在保姆家午睡
哇,咪咪虎当保姆了(!上)
千万遗产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清明话亲情
狗保姆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