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教授”屠呦呦:中国当代医学界的灿烂之花
2016-06-05星光
文/星光
“三无教授”屠呦呦:中国当代医学界的灿烂之花
文/星光
生活中的屠呦呦
临危受命研制抗疟新药
1955年8月的一天,位于北京东直门南小街的中国中医研究院,迎来一位意气风发的新员工,她圆圆的脸蛋,清秀的面庞,鼻梁上那副眼镜衬得她文静又秀气。领导从她的派遣通知单上,读到一个难忘又透着书香气的名字:屠呦呦。
呦呦的重发现得到界的认可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兄妹5人中,只有她一个女孩。父亲对这个女儿十分宝贝,颇有文学造诣的他十分喜欢《诗经·小雅》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这句诗的意境。于是,他给女儿取名“呦呦”,在她身上寄托自己的美好期待。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屠呦呦的人生注定要与一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屠呦呦转眼上了学。去学校路上有家药房,那种独特的中草药味深深吸引了她,尤其看到药房里的伙计从标有各种中草药名的小抽屉里麻利地抓药、称药,交代顾客把药煎服,按照剂量服用,病情就会慢慢痊愈,幼小的屠呦呦觉得中草药有种神奇的力量。
上初中时,班里有位男生比较调皮,与同学嬉闹时摔伤了腿。这位男生每天拄着拐杖,腿上敷着厚厚的中草药坚持上学。屠呦呦好奇地问,腿上敷草药有什么感觉?男生说,草药有活血化淤、止痛的功效,敷上患处发热,疼痛减轻许多,很有效。屠呦呦觉得不可思议,渐渐地,她对祖国博大精深的中医学产生了兴趣。
1951年,屠呦呦从宁波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外人不解的是,她选择了比较冷门的生物药学专业。选择这个专业,其实是屠呦呦早已在内心生根发芽的梦想。学校4年,她如饥似渴地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养分。大学毕业,她如愿分配到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当时,中药研究院正值初创时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屠呦呦的工作热情。由于整日醉心于研究,屠呦呦连自己的个人问题都没放在心上。转眼她步入30岁门槛,那个年代,这个年龄不结婚的女子绝对称得上“超龄剩女”,屠呦呦却依然小姑独处,父母、亲友替她焦急,屠呦呦却气定神闲地穿梭于宿舍和实验室间。
32岁那年,对个人感情笃定的屠呦呦终于等来属于自己的真命天子。当年宁波中学读书时的同窗李廷钊出现在她面前。李廷钊读书时对面容清秀、甩着麻花辫的屠呦呦颇有好感,那时男女同学说话不多,加之屠呦呦学习勤奋,低调内敛,李廷钊对她只能远远地欣赏。
李廷钊和屠呦呦一同考到北京上大学,大学毕业出国深造,归国发现当年的意中人仍孑然一身,心中暗喜。他拉上在清华大学教书的高中同窗陈效中,一起找屠呦呦。屠呦呦对李廷钊当年印象挺好,两人都是大龄青年,又有同窗同乡之谊,共同语言多。第二年,他们就结合了。
李廷钊回国后在冶金部下属的钢铁研究院工作。夫妻二人同搞研究,忙得不可开交。大女儿出生,在父母身边长到四岁,就被屠呦呦送到宁波老家寄养,直到上学年龄才接回北京。因为和父母陌生,女儿起初连爸妈都不愿喊。二女儿出生,也被寄养在外公外婆身边。
1969年1月,中医研究院接到“中草药抗疟”研发任务,代号523,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
屠呦呦十分清楚这个项目实施的背景。上世纪60年代,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由于恶性疟原虫对以奎宁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棘手问题。当时正值美越交战时期,两军深受疟疾流行之苦,在越美军因疟大量减员,疟疾同样困扰越军。拥有抗疟特效药,成为决定美越两军胜负的重要因素。1967年,焦虑中的越南向中国求助。
当时正值“文革”,毛主席和周总理下令,一个旨在援外备战的紧急军事项目启动,目的是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1967年5月,北京召开“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协作会议”,作为秘密军事科研任务,“523”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
能参与这样重大项目的攻关和研制,屠呦呦深感责任巨大。
190次失败后发现青蒿素
接受任务,屠呦呦和科研组同仁立马投入紧张工作中。他们查阅历代医药记载,挑选其中出现频率高的抗疟疾药方,试验药方效果。
要在设施简陋、信息不畅等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屠呦呦有股犟劲,遇到的困难越大越能激发她的斗志。她日夜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连群众来信所荐草药都不放过。
时值“文革”非常时期,政治冲击一切。屠呦呦和同事排除干扰,日夜埋头于实验室,进行艰苦细致的筛选,反复进行抗疟实验研究。
经过大半年艰苦工作,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含有640多种草药的《抗疟单验方集》。正是在此过程中,“青蒿”引起屠呦呦注意。
青蒿,民间称臭蒿和苦蒿,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中国南北方很常见,郁郁葱葱长在山野里,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魔力。屠呦呦发现,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对青蒿有所记载;公元340年,东晋葛洪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首次描述青蒿的抗疟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其能“治疟疾寒热”。
屠呦呦意识到,古人对青蒿治疟疾功效如此肯定,这些看上去朴实无华的植物一定有其药用价值。她开始把研究方向转向青蒿,她一面继续在文献中寻找答案,一面进行实验求证。
屠呦呦和科研组同事“躲进小楼成一统”,哪管外边沸反盈天。因为过于专注,家务、接送孩子等事都推给了丈夫。
一次屠呦呦下班,看到丈夫桌上留了字条,大意是菜已炒好,只剩粥没熬,单位有事他过去一趟,锅里已添好水,只需开火煮即可。
屠呦呦按照丈夫字条上交代,开火熬粥。煮粥需半小时,屠呦呦拿过一本线装中草药书,边看边熬。过于入迷,直到一股糊味钻入鼻孔,她才猛然惊醒,赶到厨房,发现锅里的水熬干了,锅底糊味呛人。
丈夫回来,嗅嗅笑道:“粥糊了吧?”屠呦呦不好意思地笑了。
经过反复实验及研究分析,屠呦呦发现,青蒿含有抗疟活性的是叶片,非其他部位,只有新鲜叶子含有青蒿素有效成分。屠呦呦和课题组还发现,青蒿叶片最佳采摘时机在即将开花之前。
让屠呦呦困惑的是,虽然她和课题组同仁认定青蒿是对抗疟疾首选药材,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
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从《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记载受到启发,古人为何将青蒿“绞取汁”,而不用传统水煎熬煮中药之方?
屠呦呦意识到,高温提取可能破坏青蒿活性成分。她重新设计实验过程,改用沸点低的乙醚作溶剂。这个细节,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因为“文革”原因,药厂停工,只能用土办法。屠呦呦和同事把青蒿买来用水浸泡,再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前前后后经历190次失败,都未能提取到对疟原虫高抑制率的青蒿中性提取物。
身为课题组负责人,她并未气馁,开始了第191次实验。
1971年10月4日,第191次实验成果揭晓的日子。屠呦呦和同事紧盯着191号青蒿提取样品抗疟实验最后结果。检测成果显示该样品对疟原虫抑制率为100%!
这一成果,让整个实验室沸腾了。同事们抱作一团,激动得又嚷又叫。是啊!近两百次单调枯燥的实验曾让屠呦呦和同仁怀疑走错了路子,经历过一次次失败,他们终于成功了!
一向稳重的屠呦呦,摘下眼镜,轻轻擦拭掉快要涌出眼眶的泪水。
“三无”教授获得医学最高奖
青蒿素提取成功,治疗动物疟疾实验获得完全成功。青蒿素作用于人类是否安全有效?为尽快确定这一点,屠呦呦与同事勇敢地充当首批志愿者,在自己身上实验。当时没有药物安全性和临床效果评估程序,这要冒很大风险。屡次以身试药,屠呦呦患上中毒性肝病。
为了验证青蒿素真正效果。1972年8-10月,屠呦呦率领有关医务人员携药赴海南昌江地区试用,从间日疟到恶性疟,从本地人口到外地人口,首次取得30例青蒿抗疟成功。接着,在全国各地大力协助下,青蒿素扩大临床验证,至1978年,共治疗2099例(包括间日疟1511例,恶性疟588例),全部获得临床痊愈。当屠呦呦确信她和同事历尽千辛万苦研制出的青蒿素正是疟疾克星时,其激动心情难以表述。
青蒿素的发现与研制,是人类防疟疾史上一件大事,也是继奎宁类抗疟药后一次重大突破。作为“中国神药”,青蒿素在世界各地抗击疟疾显示奇效。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首选药物。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坦桑尼亚、赞比亚等非洲国家近年疟疾死亡率显著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泛分发青蒿素复方药物。仅在赞比亚,由于综合运用杀蚊措施和青蒿类药物疗法,2008年疟疾致死病例比2000年下降66%。
由于种种原因,屠呦呦和同事的这一巨大发现在国内认知度不高,仅被授予国家发明二等奖,所获奖金仅4000余元,屠呦呦申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也铩羽而归。屠呦呦在国内知名度不如三流明星。
墙内开花墙外香。时隔40年,屠呦呦这位造福几亿人、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医学创举”发明者之一,荣获美国最有声望且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
2015年10月5日,被称为“三无教授”(无博士学位,无海外留学经历,无中国两院院士光环)的屠呦呦果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让全世界见证了属于她的光辉时刻。
一时间,各路媒体纷至沓来,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这次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对于能摘取科学王冠上的明珠,屠呦呦最感谢家人的付出。屠呦呦身为妻子,从不管家,丈夫为了支持她工作,几乎替她包办一切。
屠呦呦生活中是粗线条的人。一次她到外地出差,临行却找不到身份证。没有身份证登不了机,她急得冒了汗,赶紧向丈夫求助。李廷钊看着被妻子翻得乱七八糟的卧室,苦笑着摇摇头,然后轻车熟路地在书桌一侧袋子里,抽出屠呦呦身份证递给她,开玩笑说:“你这丢三落四的毛病,我看这辈子改不掉了,真怕你出门把自己弄丢了!”
不幸被丈夫言中。屠呦呦还真差点把自己弄丢。有一年,屠呦呦几个人到浙江宁波开会。会议结束,因为屠呦呦要出席一个重要活动,就多逗留一晚。第二天,她独自坐上返京火车。列车中途停靠站点时,她走下卧铺车厢透气,在站台边走边思考,精力过于集中,火车悄悄开走,她竟没有丝毫察觉。
想到开走的列车上有自己的箱子,箱子里有重要资料,屠呦呦慌了神。赶紧打电话向丈夫求助。李廷钊指点妻子,让她向车站说明情况,改坐下一趟进京列车。至于她的行李物品,他会赶到北京西站帮她去拎。屠呦呦照丈夫嘱咐一一去做,事情才得到圆满解决。
屠呦呦和丈夫生了两个女儿,两个孩子平时的教育大都由丈夫承担。平时,她很少过问孩子学习。丈夫教育方式得当,两个女儿都很优秀。大女儿现在英国剑桥大学做行政教务工作,二女儿在北京。工作之余,经常带孩子和父母团聚。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屠呦呦心情愉悦。
获得世人瞩目的诺贝尔奖,屠呦呦发自内心地对丈夫说:“没有你撑起这个家,就没有我的今天,军功章也有你的一半!”
如今,85岁的屠呦呦仍常到实验室指导年轻人实验操作。她说:“我的梦想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让全世界的人都能享受到它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