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公望美术馆 公望富春
——名画回故乡特展

2016-06-05本刊讯

中国画画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居图黄公望富春山

杭州·公望美术馆 公望富春
——名画回故乡特展

《富春山居图》作为传世名画,家喻户晓,而它的作者黄公望另外两件作品《富春大岭图》和《九峰雪霁图》同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9月23日,一场高规格的山水画展“公望富春—名画回故乡特展”在杭州市富阳区公望美术馆与观众见面,其中就有这两幅名画。而参展的主力来自故宫博物院,共有30幅元明清山水画名作“南下”。

“公望富春—名画回故乡特展”以“巅峰名作”“富春临摹”“公望遗韵”三个单元展出,集结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中国美术学院收藏的33件珍贵文物。其中“巅峰名作”单元是元四家的经典名作,如黄公望的《富春大岭图》《九峰雪霁图》,吴镇的《溪山高隐图》,倪瓒的《古木丛篁图》,王蒙的《风满山林》。“富春临摹”单元,展示了沈周、赵左、张宏、董其昌、查士标、高岑、恽寿平、王原祁、李为宪、沈宗敬、高树程、方琮、奚冈、黄均等大家对黄公望富春山系列画作的临摹。“公望遗韵”单元,呈现了董其昌、蓝瑛、项圣谟、王时敏、王鉴、吴历、王翚、恽寿平、王原祁、钱维城等名家对黄公望笔墨意蕴的仿效。

富春,是黄公望最爱表现的题材之一。其描绘富春山水的代表作有《富春山居图》和《富春大岭图》,前为长卷,后为立轴,虽为姊妹篇,但风格迥异。如果说《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画作中“笔势雄伟”的代表,那么《富春大岭图》则是“皴纹极少,笔意简远”的典范。《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笔墨清润,意境简远,布局疏密有致,达到了“景随人迁,人随景移”的艺术效果,突破了时空在画面上的局限。描绘山崖所采用的大披麻皴笔法,更被后代中国画家所传习。正因如此,黄公望不但当时名列“元四家”之首,而且成为明清山水画界推崇的宗师。

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表示,这个展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研究黄公望以及中国山水画发展脉络的一次非常好的展示,同时也是中国艺术界的一件盛事。“这次展出的两件黄公望作品,都是国宝级的作品。而沈周的《仿子久富春山居图》,也是自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后关于富春山水最重要的一件作品。” 王亚民还透露,故宫博物院的这批藏品多数是首次走出故宫与公众见面,并且在展览之后将要休眠3年,所以弥足珍贵。

公望美术馆开馆大展,除了“名画回故乡特展”,还有当代艺术家的“山水宣言”展。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们以“山水宣言”为学术主题,展出作品涵盖水墨、油画、影像、建筑、音乐、综合材料以及实验写作等多个领域。

这不仅是对中国山水绘画脉络的重现,也是对时下山水画创作的一次审视。展览的第二部分“响应”正是通过当代跨界实践而递交的一份中国山水文化当代宣言,展出卓鹤君、王冬龄、王公懿、闵学林等20多位当代艺术家作品。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说:“公望美术馆希望向世界呈现的,是中国人最深刻最大气的世界观的艺术,即山水。‘山水宣言’所宣告的,不只是一种古典传统。因为黄公望是他那个时代的创新者,‘山水宣言’朝向的是一项开放的事业。”

(本刊讯)

猜你喜欢

居图黄公望富春山
龙门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愿君读读黄公望
杭州 富春江边富春山
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
人生若觉无作为,愿君读读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经典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