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容面对

2016-06-05毛建波

中国画画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黄宾虹书画家作画

文/毛建波

从容面对

文/毛建波

毛建波

中国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粗略算来,从《中国画画刊》前身《中国花鸟画》算起,我与该杂志结缘已久,为《两面三刀》栏目也写过多篇短文,但9月10日栏目主持是吾女史将新一期论题发来时,我还是怦然心惊,怎么以往轻松如同漫谈式的论题,突然变成了高大上的研究学术课题。论题大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反腐(去礼品)的形势下,对于中国画的“供给侧”(市场)与中国画本身有何影响以及如何应对?

对于不太关心政治更不熟悉经济学的绝大多数画家来说,很有必要先普及下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好在百度百科关于这一专有名词的解释不算太长,就不避抄袭之嫌抄录于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二零一六年一月二十六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阅读至此,估计很多画家除了明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当前的中国十分重要,连习总书记都强调,但具体怎么回事依然云里雾里。其实前些年有过意思相似但更容易理解的词汇,就是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买方市场意味供给大于需求,买方在交易上处于有利地位,有任意选择商品的主动权,生产者也就是卖方对不断下降的商品价格无能为力,只好贱卖抛售。为了改变这一恶性循环,所以政府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可能地将买方市场转化成卖方市场,即持续提升商品质量,使商品供不应求,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卖方从而在交易上处于有利地位。

之前十几年,中国画市场完全是卖方市场,雅贿的大量需求,投资(实际上多数是投机)的狂热,使得书画作品如皇帝女儿不愁嫁。短短十几年间,一线画家的画价从每幅几千到每平方尺几千、几万、十几万飙升至几十万。虽然这是建国几十年后对传统文化重新重视的市场补涨,但毕竟骤然而至并且史无前例,大好市场让画家本人也一下子无所适从。大量的订单导致许多画家来不及数钱,“生意”太好,在一麻袋一麻袋的人民币前实在无力交货,曾有尚存职业良心的书画名家请托高官说项,希望退回企业家预付的订金,而只要买到名家的书画在飞速上涨的画价前,就意味着赚得盆满钵盈。在财富的诱惑下,更多的画家抱着不赚白不赚的心态,粗制滥造有之,流水线作业有之,学生代笔有之,在高清印刷品上加笔者有之,以至身为某大企业家的藏家愤然在重金收藏了某范姓“大画家”许多作品后,发现受骗上当后公布了范某在画板上流水线式一次画十几张一模一样作品的照片并痛加抨击。许多二三流的画家经过粉墨包装,摇身一变成为“大师”“虎王”“牡丹王”等等,从而如同栽下摇钱树般地坐收渔利日进万金。对于书画家来说,作品不再是“秀才人情纸一张”,也不再是抒发情感的载体,而是远比人民币值钱的硬通货。书画家自然也成为日夜作业的印钞机器。

这一现象,可能导致两种不良后果。对于书画家来说,能冷静面对魔幻般的市场者毕竟为数寥寥。多数书画家沉迷于印钞式的简单复制中,消减了进取与自我超越。许多人在名利双收的艺术游戏中甚至不知自己是谁。第二种后果是作品的归属。书画家的文化创造总希望寻觅知音,民国时老舍能购买齐白石的许多传世杰作,傅雷可以收藏黄宾虹的大量精品。而当今大画家的精品价昂如此,一个大学教授一年的收入难以购买一张名家书画,当然只会被多金而无文者“掠取”,将之视为与房产、股票等同的投资物而放入银行保险柜。送给官员的书画更因为来路不正而只能束之高阁,长期不能见光。

近年来,随着国家反腐倡廉的严抓,这一画坛怪现象伴随官场现形记而逐步减少,经济的紧缩导致投机客也望而却步。一时间,多数画家的画价大大缩水,许多人痛呼“狼来了!”。实际上,有自知自明的书画家应该知道过往的这一段疯狂的书画市场,绝对不是正常的、可以持续发展的,而只会将绝大多数书画家带向一条死路,简单地重复自己而不敢突破,如同温水青蛙渐入死地而不知。雅贿的大规模减少,市场的日趋低落,书画价格的大幅度盘整,恰好为书画家提供了休整的良好时机,明确艺术家定位,调整创作心态,回到绘画本体,认真沉潜练兵,多读古代典籍,多学古代画论,借鉴历代法书名画的优点,反思自身创作的成败得失。培本固原,养气怡身,祛名利之诱惑,离喧嚣之浊世。登山临海,观云听涛,以林和靖自许,以陶彭泽相求,找回学习书画之初心,追问“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尚存几分?

艺术之尘埃落定,最终就是看作品,与官位高低无关,与名声大小无关,与作品价格高低无关,甚至与书协美协的职位,与大学的职称统统无关。除了不懂艺术者或者故作盲聋者,谁会承认这二届的中国书协主席是当今书坛领军人物。谁会认为每平方尺几十万元的范姓、黄姓“大师”是丹青高手?反之,黄宾虹先生在世时,认可其艺术成就者寥寥无几,哪怕早负盛名、海上之花旦之一的陆抑非也不知黄氏笔墨之佳,每次他送给黄宾虹先生用过的秃笔,黄宾虹先生为表感谢总是让他随便挑一二张画,而陆抑非先生则总是婉言拒绝。当陆先生也进入晚年,认识到宾翁笔墨之妙时后悔莫及。可想而知,黄宾虹在世时是寂寞的,固然有傅雷、陈叔通、潘天寿等巨眼力挺,但毕竟知音稀少,购者无几,所以临终前才会自信又无奈地告诉家人:五十年后才会有人懂!五十年后的今天,传统中国画的价值越来越得到重视,对中国画本体的研究也更加深入,深入传统,得中国文化精髓,笔墨功夫深厚的黄宾虹先生的作品,成为现代中国画的标杆。而当初许多大名头的画家如今安在?

清人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说:“泊没天真者不可以作画,外慕纷华者不可以作画,驰逐声利者不可以作画,与世迎合者不可以作画,志气堕下者不可以作画……作画宜癖,癖则与世俗相左而不得累其雅;作画宜痴,痴则与世俗相忘而不致伤其雅;作画宜贫,贫则每乖乎世俗而得以认其雅;作画宜迂,迂则自远于世俗而得以全其雅。”我们当然希望国家文化实力重要彰显者的书画家们能过上体面的生活,他们应该有较大的画室安放画架、画框,他们应该有足够的资金实力购买好的绘画材料,他们应该有充裕的现金养家糊口。但若是“书画只为稻粱谋”,折损了当年的志向与豪气,岂是壮夫所为?借着国家经济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书画市场也不可逆转地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而且阴雨天气会成为新常态,有识见的书画家正好顺势而为,努力进取,脱俗入雅,由技进道,待到垂垂老矣,方可扪心自语,我为艺术献身,而不是为金钱卖艺。

丙申秋仲木樨开候于湖上养正斋

猜你喜欢

黄宾虹书画家作画
黄宾虹《致昂青信札》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折段麦秆来作画
墨水作画
灿然一灯——再读黄宾虹笔记一则
《中华书画家》征订
书画家要力戒“三气”
指纹来作画
浅析黄宾虹入蜀画作
书画家娄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