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图
——冀少峰艺术批评文集》
2016-06-05冀少峰,孙振华
《品图
——冀少峰艺术批评文集》
DISCERN ARTS - COLLECTED WORKS OF ART CRITICISM OF JI SHAOFENG
《品图——冀少峰艺术批评文集》封面
少峰出生于邯郸,此地为古时赵国都城。古人云,“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得此风气,少峰为人做事,义气当先。
有较长一段时间,义气二字在革命的词典中并不受待见,然而在中国民间,它仍被看作是为人的立身之本,处事的评价标准,它是一种深深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价值观,不是强力所能革除的。事实上,无论是庙堂还是江湖,无论是政商名流还是贩夫走卒,一个人不义气,就有大多数人在心底里鄙视他。
义气是什么呢?义气就是做人,凡事先替他人想;有舍己为人的胸怀,有见义勇为的担当;知恩必报,爱憎分明。
做学问、写文章的人要不要讲义气?当然要。所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个嘴力劳动者,一个靠写字为生的人,心中倘若没有义气,也就只能蝇营狗苟,只为稻粱谋。
我第一次见少峰是在深圳。当时他在河北美术出版社工作,虽未曾谋面,却多有工作往来。那一天,编辑和作者终于在海边大排档胜利会师了。心中揣测,河北人酒量一定不差,就敬了几杯酒。少峰则来者不拒,三杯之后,满脸通红,趴在桌上就起不来了。他真的是不能喝,后来是被人架着回到酒店的。
这是小事,从中能看出一个人的义气,也能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少峰究竟是河北人。数年之后,当他由华北平原南下到江汉平原之后,再见他时,酒量早非昔日所能比拟。听说,每当小酌之后,话语渐多,到位与否,就看是否开始使用一个形容词——“一马平川”,即每件事说到最后,都要加上一句,“那是一马平川”。
哪怕是酒后,少峰的礼数是从来不乱的,他会妥帖地照顾好每一个长辈,每一个老师,每一个朋友。考虑之周到,用心之细致,常常让人感动。
少峰在河北的时候,恐怕是当地最关心当代艺术的人之一。他广泛联络河北籍的当代艺术家,为推动河北当代艺术的发展不遗余力。他曾担任《学院艺术》的主编,这是当地仅有的当代艺术的阵地。后来,又主持石家庄当代美术馆的工作,举办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展览。
在出版社工作期间,少峰最令人称道的成绩,是他主持出版了几套中国当代艺术的书系,例如当代美术批评家文库系列;当代艺术史丛书系列;当代艺术家系列;西方当代艺术理论系列;还有与相关艺术机构合作的《中国雕塑》丛书系列;《中国美术批评年度文集》系列;《深圳美术馆年度论坛文集》系列等等。一时间,河北美术出版社声名鹊起,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当代艺术出版重镇。
曾几何时,报刊和纸质书籍出版是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主要思想源,报刊媒体一度是当代艺术的中心。这些年,情况有了变化,美术馆替代报刊杂志,成为当代艺术的中心和策源地。就在这种转型之际,冀少峰在2010年应邀到湖北美术馆任职,一个吃惯了面食的人,开始接受辛辣菜肴和闷热火炉的考验。
少峰在湖北美术馆的这几年里,在傅中望馆长和其他同事的支持下,有湖北众多艺术家的撑腰,可谓如鱼得水,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从河北到湖北,是他在最合适的时候,在最合适的地方,做的最对的一件事情。
说到这里,又要说回到少峰的为人。短短几年,他何以能在湖北美术界结交如此多的朋友?不仅武汉,甚至宜昌、恩施的艺术家和艺术活动都要拉着他,从中可见他的人气指数之高。我在湖北生活多年,深知湖北人的禀性,他要对你好,裤子都可以脱给你穿;他要是讨厌你,那横竖都看你不顺眼。湖北人的爱憎如此鲜明,对于敏感的艺术圈而言,那就更不消说了,要赢得他们的好感谈何容易!所以,少峰能迅速融入湖北美术界,在整个美术圈里都应该是一个比较少见的个案,之所以能如此,一定有少峰的过人之处。
这些年,是少峰事业的上升期,他忙得不亦乐乎:策划、组稿、编辑、出版、策展、布展、推广、论坛……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没放下批评写作,这本《冀少峰艺术批评文集》就是他近十年来从事艺术批评工作的最好见证。
过去,作为出版人,冀少峰的不同在于他不仅擅长帮助别人传播思想,同时也擅长发出自己的声音;现在,他作为美术馆工作人员、策展人,写作更是他日常的工作,这几年他笔耕不辍,写得更勤了,这本文集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本文集分为“立场”“品图”“品书”三个部分。
“立场”部分,涉及当代艺术的理论、思想、方法,它们涉及当代艺术的机制问题、对于当代艺术不同门类的整体描述、关于大型艺术展览的策划、在各种研讨会上的发言、对不同美术群体的评说、对当代艺术存在问题的揭示等多方面的内容。
“品图”部分,基本属于对艺术家的创作个案的研究和评论,这是这本文集的主干部分。
“品书”部分,则是相关书评,是对美术出版物所作的评说和推介。
少峰的这些文字,学术指向非常集中,也非常明确,这就是:致力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致力于推动中国艺术的创新和进步。
从文集所收录的文章可以看出,他对当代艺术的基本问题几乎都有涉猎,对不同门类,不同方面的问题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好在他是做出版出身,而且是当代艺术的出版,所以,他有了比其他人更多的精读文献的机会。他获取当代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和条件是得天独厚的。
少峰的批评,不拘一格;采取多学科的立场,运用不同的方法。他曾经在中央美院进修,也曾参加批评方法研究班的学习,这些学术训练使他具有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另外,他最初是学习历史出身,这使他的艺术批评比较强调历史感,善于把问题置于历史的过程中,从艺术史的上下文关系中发现问题。
少峰的文字好读,语言流畅,清晰明确。这些虽然是对写作的一般要求,但是在中国批评界,却成了一个需要不断呼吁的写作标准。问题出在哪儿呢?出在许多批评文章的文风上,它们常常诘屈聱牙,晦涩难懂,掉书袋,翻译体……一些人不是想通过批评说明问题,而是通过批评把人们越搞越糊涂。在批评文风亟需改变的今天,少峰的这些清新、晓畅的文字尤其显得可贵。
少峰的批评具有建设性,他在从事批评工作的时候,心底是阳光、开朗的;对人不抱成见,对事没有恶意,即使批评某种现象也如清风过耳,从容委婉,这或许与他的性格有关。在2014年度中国美术批评家文集的前言中,我曾经谈到二十世纪以来,中国艺术批评中那种激进、粗暴的话语历史,并尝试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少峰的这本文集中,看不到粗话、痞话;也看不到恶语和狠话。我欣赏这种批评态度,也赞同这种文风。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年头,写篇文章不算难,但出本书对谁都不那么容易。少峰长期是为他人做嫁衣的,今天,轮到自己也像新嫁娘一样,也要见见公婆了,我想,他心里也一定感慨良多吧!
关于少峰的文集,我就说到这里,权当作序,至于文集本身,请读者诸君慢慢看吧!(此文为本书序言)
孙振华
2014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