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2016-06-05徐冼革
文徐冼革
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文徐冼革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不多的几种原生性文化之一,这一点完全不同于中华文化边缘地带的东亚及东南亚诸国,也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新兴发达国家的次生性文化不同。中国文化作为具有丰富内涵并且包括许多精华的原生性文化,具有文化本源的意义。可以说,日本和许多东亚、东南亚国家的文化都与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渊源。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早复兴并迅速跨入经济强国之门的国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世界管理理论的正统地位由美国转移到了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日本。这是由于日本人把中国传统伦理人管理模式与美国现代工业的经济人管理模式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造就了日本企业的辉煌。尽管近年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但在很多领域日本企业依然保持着世界领先的地位,在日本管理界依然流行“一本《论语》治天下”观念,在日本企业高级管理人的书架上总能见到《孙子兵法》、《周易》、《弟子规》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著作。那么究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什么内容吸引并造就了日本企业的一段辉煌。
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体现
关于企业的根本定位 《论语·雍也》中说:“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颜渊》中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均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追求和品质。顺手拈来几个中国百年老字号的名字,我们就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的定位。如“全聚德”、“德发长”、“信祥和”、“同仁堂”、“荣昌祥”等等,无一不是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看作是一个不断满足社会正当需求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制造或销售某种产品的过程。均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从企业构想定位,到商品服务的设计、定价、促销、分销的规划与实施的全过程,不仅仅局限于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正当需求和欲望,并由此获得利润,同时还要求整个经营全过程都要和消费者和全社会的长远利益相符合、相一致。正确处理企业自身利益与消费者的正当需求和全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双赢乃至多赢。香港 李嘉诚先生就曾经力排众议,否决开设赌场的董事会议案。也就是说企业的产品只有是利他的,才会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才会给企业在任何时期任何地区带来更稳健的经营风格,也才能获得更长远的利润。
关于企业的组织管理 《荀子·王制》中说“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组成一个群体,是人生来就有的本能。而要使这样的群体成为现实的社会组织,就必须有“分”。所谓“分”,即在有大的相同共性的群体中再以小共性划分出来的组织。如在企业中,再以组织结构、伦理结构以及管理结构等来划分为不同的小群体。有了这种划分,才能形成人类生存的保证和社会正常运转的前提,标志着社会分工化和组织有序化的实现。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组织可以使人类的整体力量得到汇集和放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提出了“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的“五伦”,是中国传统社会组织形态的基石,其中所追求的亲密型的人际关系,对于现代社会组织来说,仍然是不可缺少的“润滑剂”,有了紧密的组织架构,就会便于人员和机构的亲密配合,在工作中提高管理效能,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无论是在内地成长起来的私人企业,还是在港、澳、台以及东南亚久负盛名的华人企业,他们就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其管理理念和成功经营秘诀的文化底蕴。这种大“群”小“分”的组织管理所带来的最直观的效果就是以“宽容、仁爱、平均”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再辅以现代企业管理手段,成为华人在海外所创企业的显著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接受。
关于企业的协调管理 《论语·学而》中说道:“礼之用,和为贵。”又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注重和谐,坚持中庸的协调管理理念是贯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它强调以礼为标准和谐,做事不走极端,注重对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孟子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国民间也有“和气生财”的生意经。同样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和”精神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管理思想,它要求贵和须息争,息争以护和的大智慧,通过让员工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以期达到“保留意见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以服务大局”的良好局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先哲圣贤,最擅长的就是把不同的事物联系组合起来进行研究运用,注重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甚至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历史经验已经证明,过于圆滑的人谁都看不起而且也确实靠不住。但是作为高级管理人员,身居高位要同来自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要与水平能力参差不齐、性格特点各不相同的人一起工作,天天要处理各种各样的矛盾,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不是襟怀坦荡,度量恢弘,抱着以和为贵的处世态度,不要说工作上有所建树,可能生计都成问题。
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现代企业并没有深入到全机械全智能的无人时代,现代企业管理归根结底还是一种“人治”,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的职业经理人在借鉴西方现代管理理念的同时,还应从中国的实情出发,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思想中汲取精华,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创造性地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我个人认为有两个思想精髓必须被我们掌握,一个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个是“无为而治”的管理哲学。前者是对我们职业经理人个人素质的综合要求和提高方法,而后者更侧重于职业经理人的战略思维。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这八个字来源于《周易》中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后来梁启超将此概括为清华大学的校训。《周易》又称《易经》,内容博大精深,智慧非凡。“易”字有两种深刻含义,对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首先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易”的写法像“鸟”字,本意是“鸟振翅”。其深刻含义在于“必须像高空中飞翔的鸟一样不停地努力,才能高飞,才不至于跌得粉身碎骨”;其次是“易”字衍生意思中的“变化发展”、“平等亲和”等,也包含很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的发展完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但总的意思只有一点,那就是要达到内外统一。“内圣外王”,讲的是我们个人理想追求的目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指明了我们实现个人理想追求的途径;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实现我们个人理想追求的方法论问题。从古到今,仁人志士无一不是向往个人理想实现和事业成功的。但真正实现这个目的的,历史上确确实实为数不多。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不能把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追求很好地统一起来。毛泽东时代要求青年一代要努力成长为“又红又专的革命接班人”。“红”是什么?“红”就是沿着无产阶级的革命路线继续革命的意志和行动。“专”是什么?“专”就是必须要有沿着无产阶级的革命路线继续革命的能力和本领。毫无疑问,这是对立统一的两方面。就连前些年出现在街头卖艺的人也有一句自己的说法,叫“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也就是说,只有个人素质与外部环境的统一和谐,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个人的抱负。
要想战胜自我,必须自强不息。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奋发图强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体现。自强不息最核心的内容在于不停留不满足于当前的自我,不断地向“更新”的自我迈进。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发愤忘食”的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如果说,这只是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自强自立、积极进取的表现,那么“人穷志不短”、“刀子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等民间俗语,则反映的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全民化、普遍化和社会化。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就会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就找不到前进的动力源(行情资讯)泉。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树立远大理 想和目标,才能在困难面前不退缩;才能具备忧患、危机意识,居安思危,时常考虑所处环境,清醒地反思;才能在危机来临时从容不迫,沉着应对,有效地预防危机、排除危机;这就要求职业经理人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决心和毅力,以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和行动追求个人素质日臻完善。那种对内不思进取、对外不学无术的人一般来说肯定不会有大的收获。正像俗话说的那样:“付出不一定就会有回报,但没有付出就一定没有回报”。
要想成就大事,必须厚德载物。德是什么?德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古人怎么能说它可以载物呢?《孟子》中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个德行差的人,路只会越走越窄,最终成为一条死路。相反的是品德高尚、行为端正、作风严谨、奉公敬业的人,一定是会受到大家的拥戴,死路也会变成活路。德是个人对他人的一种思维和言行,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位,能以善良人的立场来对待他人他事,这样的才能得到周围人的拥护和帮助,才有可能成就大事。作为职业经理人,德才兼备当然好,有才无德更可怕。俗话说得好,“小胜靠谋,大胜靠德”,那种依靠阴谋诡计暂时达到目的的人,必是短成,不会长久;必是假成,不是真赢;这种类型的成功,是表面的成功,是伪装的成功,眼前是成功的,但本质上是失败了,是彻底的失败了,输在根本,输在德行。
无为而治的战略思维 所谓“无为”,不是说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它的本质含义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家思想中,“无为”思想还包括顺应天道,遵循自然规律的要求有所作为的意思。因为职业经理人更多的是侧重于管理,我认为第一种含义更符合我们的职业特点和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中外诸多大企业家产生过重要影响。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在借鉴西方现代管理理念的同时,还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五千年优秀传统思想中,吸取其精华,创造性地应用于企业管理工作。
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古人为什么把修身放在第一位呢?道理就是做事先做人。做事先做人是为人处事、工作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人生要取得成功,首先要修炼内功,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如果你是一个内涵丰富、品德高尚的人,众人就会愿意与你交往合作。换句话说,你也就容易成功。
传统文化蕴涵现代企业管理办法
首先,刚柔——企业管理的方法。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传承过程中,一直提倡“以柔克刚”、“刚柔并济”,其精髓是为人处世随和谦让,当刚则刚,当让则让,绝不是匹夫之勇,这是一种心胸豁达的思想境界。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太过尖锐的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犹如一块巨石落在一堆棉花上,棉花不仅毫无损伤,相反,刚硬的石头反被棉花轻松地包在其中。以刚克刚,两败俱伤;以柔克刚,则马到成功。性格刚烈之人,其情绪好激动,情绪激动则很容易使人失去理智。可以设想,失去理智的人不可能做出合情合理合法的事情。
“刚柔并济”是运用智慧来巧妙地为人处世,也是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个人与个人之间如此,团队与团队之间也如此。柔是自然之道,柔也是养身之道,柔还是治世之道。
其次,和谐——企业旺盛的法宝。现代国际学术公认:最提倡和谐的古代圣贤是孔子。古代圣贤擅长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运用,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乃至人与自然的和谐。
和气生财,关键是一个“和”字。必须强调,和的重要性决不仅仅表现于能够生财,而是渗透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纵览古今,凡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不襟怀坦荡,度量恢宏,抱着“以和为贵”的处世态度;而度量狭小者,不仅于他人没有好处,就是于己也是没有好处的。历史上睿智的哲人曾证明过,像庞涓那样忌贤妒能的小肚鸡肠者,最终兵败马陵道,贻笑天下。中国历史上的蔺相如,为了社稷长治久安,三让廉颇,终使廉颇心悦诚服,著名京剧《将相和》所反映的就是他们间的故事,千百年一直被世人称道。商场上的和还有得与失之意,和是前提,得失是目标。在和的前提下,双赢才是好生意,单赢的生意无法长久,无法壮大。单赢是短和,是假和,是表面的和,是伪装的和,这种类型的和,眼前看是赢了,从本质上看是彻底地输了,输在诚信,输在德行。
然后,方圆——企业对外的形象。“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这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送给儿子的座右铭。它的意思是说为人处世应该像铜钱,外圆而内有方孔。外圆内方,不是虚伪圆滑,是中国几千年优良传统积淀而成的人文精粹,是中国最具有社会良知的人格体现。
“圆”,代表着曲线,从视觉上就具有美感。圆可以减少阻力,代表着顺畅。我们在职场工作,同事间常会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处理意见不一致,如果无原则地争个你高我低,必然大伤和气;相反,如果我们待人和若春风,时常换位思考,用微笑去面对分歧,反而会赢得同事的尊重信任。“方”,是人格的独立,“方”是情操的独守,“方”是自我价值的完善实现,“方”是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棱角分明,代表着踏实稳重;坚定执着,应该成为我们的工作态度。
“方圆之间,天地之大”,如果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做好这一点,你会觉得游刃有余,工作起来也会轻松自信。
中庸之道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根本
最早见于《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中庸的德行已经在民间很少有了。理学家程颢、程颐重新对“中庸”诠释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程颢之定理。”他们认为遵循天下的正道就叫中,而坚守这正道不改变就叫庸。因为古人语言的简练及难懂,致使中庸之道众说纷纭。
其实孔子的中庸之道的思想涵义很简单:人要在宇宙中遵守作为人的天性,不走极端,要尊重自然的客观属性,不要违背宇宙间万物的规律,要以人的本性出发,深刻体现仁义的道德伦理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鉴于此,在企业管理中,企业管理者必须从以下几点对中庸思想的应用多加注意:
第一,中庸之道要求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敬畏的主体应该是我们古人的天地观。企业家一定要从客观规律出发,不要违背自然和社会法则,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注意社会、自然和人的和谐发展,一定要摒弃人定胜天的理念,如今的环境污染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过度发展其实就是违背规律的表现。有一些企业为了建厂不惜铲平一座青山,有些企业为了谋利把有毒液体流向母亲河,有些企业为了一己私利把有毒废料倒在田地里,所有这些都是有违中庸之道的哲学理念。真正的中庸之道,是以人性为主体,以尊重企业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大发展和谐与统一为目标,同时追求整个人类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所谓的构建和谐社会。企业家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最终必定会受到惩罚。
第二,中庸之道管理思想要求企业管理者管理一定要“因时、因事、因人、因地而制宜”,也就是企业家在考虑问题时要考虑大局,综合考虑各方面的问题,不可使用自以为是的理性分析,不要总是用自己的惯性思维来解决问题。这样会导致管理上的偏差,管理还要从人性的特点出发,企业家要懂得与员工相处之道,最重要的,就是对待员工要有法度还要有厚道,要多了解员工不被人知的故事。而且对员工要多教育少用制度惩罚,因为孔子说:“不教而杀谓之虐”,企业家在处理企业事务及员工问题时一定要真正理解中庸之道的管理含义。
第三,企业管理者要遵循中庸之道还要讲原则,要坚守企业诚信、责任和仁义的价值观,企业家要有天地的精神法则是企业家必备的修身涵养。中庸之道不是不讲原则的折中主义。孔子曾说:“乡原,德之贼也”。这里的乡原是不讲原则,八面玲珑,自私伪善的意思。所以把中庸之道看成和稀泥是我们的误读。在大是大非面前企业家必须坚守原则。
中庸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方法论,但其核心是在承认事物对立的两极的前提下,“执中”“用中”。
在企业管理中,中庸可以做为一种道德行为,从而对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中庸如上解释的一样,它不是折中,也不是调和。折中是无原则地主观、随意地把对立的两方面结合起来。调和主义则是无视矛盾双方的差异和对立,而力图消灭这种对立,追求无差别的统一。中庸之道并非如此,它不是无原则地将双方拼凑、结合在一起,而是以承认对立并保持对立为前提。中庸之道的目的是为了和,和是对立的结合,不是对立的泯灭。从而达到中国化管理的最高境界:太和之道,即是企业、员工、社会及自然达到和谐统一。而要达到这样的管理境界,在实践中庸之道的基础上,还需要时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一定要与势、与政和。势是指企业全局发展和运动的趋向以及由这个趋向所产生的影响力。也就是所谓的形势。管理者此时要认清形势、适应形势,一定要趁势而上,作为一名管理者,基本功之一便是这种审度的能力。政,就是国家的政令和法规,企业一定要守法经营,这是企业“和”的根本。
第二,企业发展一定要与社会的价值取向相吻合。中国化的管理的价值取向是义利统一的和为贵,是一个复合的价值系统。有时因为管理行为偏离了道义,企业盈利不“取之有道”,企业也没有生命力。履行责任,坚守道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企业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企业发展一定要与自然和。中国化管理讲求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违背客观规律,破坏与自然的和谐必定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这是对上面提到的企业管理者具备敬畏之心的进一步警示与发扬。
第四,企业管理一定与人和。中国化管理中人际关系的管理很重要。“与人和”是和谐管理目标的聚焦点。与人和包括员工与员工,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企业与企业有关的人的和谐。
第五、企业家还要与己和。如果企业家与人和是外功,那么企业家还必须要内明。内明就是企业家要与己和。与己和对于企业家很重要。作为一名管理者,虽然事业上很成功,但自己往往感到心累,这便是“内明”不足的征兆。
所以,只有合理、科学的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才能让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重大意义:首先,中庸之道有利于在企业中建立和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改进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建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和氛围。其次,中庸之道有助于培养企业管理者追求合理利润,内求团结、外求发展,协作博弈的经营风格和竞争观念。从而达到管理的重大目的之一:协调,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前进,进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充分调动起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其归属感。
总而言之,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思想很重要的修身处事理念。孔子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自我教育的核心思想。中国企业家要想贯彻中庸之道管理思想,就一定要遵循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和管理。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仍然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发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尽管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现代企业文化都是“很西方”的产物,但中国企业就是中国企业,无论如何也无法抹除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二十世纪的最后三十年,我们让日本企业走在了前面,但是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中国企业正在世界上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依托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不断取得成功。因此,我们当创新性地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不断探索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价值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