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与分类

2016-06-04张路娣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4期
关键词:林业经济发展

张路娣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适应时代发展步伐,各行各业不断加强自身内部体制的改革,争取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经济发展,其中包括林业。林业作为一个传统行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传统的经营理念与经济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新时期,人们在讲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求经济发展能够在高质量的情况下开展,且能够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贡献。因此林业经济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接下来我将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的期刊文献就如何促进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进行深入阐述,希望能为林业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字】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内涵与分类;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

近年来,为促进农林业快速发展,政府不断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这使得我国林业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林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众多问题,譬如过分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资源的保护,造成林业资源被过度消耗,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且制约着本行业与社会的发展。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林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未创造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过于落后。因此加强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接下来我将从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分类以及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创新策略四方面进行分层次论述。

一、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一)经济发展模式

从大体上来讲,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方式两方面的内容,即: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资源利用效率的核心是降低单位产品资源耗费的数量,而配置效率的核心则主要将具有选择性的资源配置合理地应用到不同的生产配置过程中,能够实现优质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应用。从经济学角度而言,所谓的“经济发展模式”则是指在规定的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的类型等,主要涵盖了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式、发展重心等多方面的步骤,对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决定性作用。

(二)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由于受地域、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也会有所不同,在对林业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划分的时候,需要根据影响因素进行划分。由于资源配置方式不同,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划分为林业计划经济发展模式与林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单纯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林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需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将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置于主体地位,辅之以必要的宏观调控。

林业作为一种传统行业,对于社会、经济、生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根据森林发挥功效的不同,可以将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分为森林经济、生态与社会三大效益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森林多效益综合发展模式和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发展模式。而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将三者功效结合,改变以往过分注重经济的现状,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应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从生态效应的角度分析,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可划分可持续发展模式与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部分人们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加大对林业资源的砍伐程度,而忽视了林业资源是否能够可持续利用,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林业资源消耗过度,面临衰竭的现状。

二、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1.发展水平落后。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林业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为发展规模小,由于其自身规模小,资金投入不到位,大多数林业企业正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渡期,集约化程度较低。除此之外林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对先进技术设备的大规模应用,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林业企业起步晚,在科学技术与技术设备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众多差距。

2.产业结构单一。受地域环境的影响,我国林业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生产分化等特征,这就造成企业之间缺乏联系,并未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与此同时各地区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譬如东西部林业企业之间的差距。除此之外缺乏技术支撑的企业依然处于劳动密集型类型,产业结构较为单一。

3.资金与政策辅助不到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生态环保理念的渗透,使得人们对于林业资源的生态保护投入更多的关注度,政府在加强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的同时,忽视了林业经济发展的经济需求。除此之外政府在政策制定方面还有所欠缺。近年来,由于人们的不正当举动,使得森林火灾、森林破坏等现象频繁发生,对森林资源造成损害,这主要是由于政府在管理森林方面的法规制度、监测系统还不够完善。

4.改革步伐缓慢。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经济体制的改革,但是在林业方面还未取得较好的成果。在林业发展方面,国家依然坚持计划经济为主体,忽视了市场的优势,这就造成林业经济缺乏市场竞争,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除此之外国家的高度参与、征收过重、投入少,使得企业难以发展。而林业经济要想改变这一现状,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三、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

1.加强技术的创新。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林业经济要想稳步发展,就需要不断融入科技因素,加强林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府加强政策辅助,出台相信的制度鼓励创新,从根本上解决林业发展技术落后的现状。除此之外鼓励研究人员对研究成果进行产品转化,在实现学术目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技术的创新需要优秀的技术人才做奠基,这就需要政府与企业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与各大高校与科研机构通力合作。

2.经营方式的变革。为了实现集约化发展的目标,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改变原有的经营模式,使得公益类经营与经济类经营交叉进行。公益类森林划分出去由国家掌控,为社会提供生态服务,明确各方职责。而商品林由投资者自主经营,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促使我国林业经济能够更快的与国际发展水平相近。

四、小结

林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挥自身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对社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而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作为引领林业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指标,也是作为林业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点,因此加强对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加强技术的创新与体制的改革,与此同时发挥市场功效,促进商业型林业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政府完善相关制度与政策,为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董国红.浅议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J].甘肃科技,2011(7).

[2]周娜.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建议[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1(4).

[3]高国兴.低碳经济在林业中的运用思考[J].中国科技纵横,2011(8).

[4]于文国.刘玉梅.白宇.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与分类[J].中国林业经济.2014年.

[5]侯环珍.贾长荣.探究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与分类[J].北京农业.2015年.

[6]陶英霞. 探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与分类[J]. 现代经济信息,2014,03:31.

猜你喜欢

林业经济发展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land produces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