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刺激联合吸入疗法对小儿哮喘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及肺功能的影响*

2016-06-04郝英双赵亚琳张玉琨武亚茹

陕西中医 2016年1期
关键词:哮喘穴位发作

郝英双 赵亚琳 张玉琨 武亚茹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科(聊城252000)



穴位刺激联合吸入疗法对小儿哮喘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及肺功能的影响*

郝英双赵亚琳张玉琨武亚茹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科(聊城252000)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刺激联合吸入疗法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94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患儿则在吸入疗法基础上联合穴位刺激法治之,连续治疗2周。观察症状缓解时间及肺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3%,喘憋改善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患儿明显缩短,肺功能改善更突出,患儿的住院日、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少,家庭的生活质量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刺激联合吸入疗法治疗小儿哮喘能明显改善患儿症状,提高肺功能,缩短病程,减少患儿复发的次数,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运用。

主题词哮喘/穴位疗法儿童穴,定喘穴,大椎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以冬、春二季易发。儿童期是哮喘发作的敏感阶段,哮喘的反复发作常导致患儿缺课率升高、活动受限制,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社交能力及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笔者重在探讨穴位刺激联合吸入疗法对小儿哮喘进行论治,并探究其对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及肺功能的影响。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于我科住院的9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儿47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龄1~10岁,平均4.2±1.3岁;病程3~11月,平均病程3.2±1.4月。治疗组患者47例,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1.5~11岁,平均4.5±1.2岁;病程5个月~10月,平均病程3.4±1.2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儿童哮喘诊断及治疗指南》[1]确诊。

治疗方法哮喘发作急性期两者均采用GINA方案进行规范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每次0.25mL,2次/d;治疗组在吸入疗法治疗外采用穴位刺激治疗。具体方法:①急性期:选用中药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草、甘遂按40∶1∶1∶1∶1比例。用醋调制为膏状体,再制成直径为1cm、高约0.3 cm的圆形药饼,饼敷贴于定喘、大椎、身柱、肺俞(双)、神道、心俞(双)、膻中、天突、紫宫。隔一天敷1~2次,每次持续6h,期间再对这些穴位进行点按刺激,每日两次,每次每穴10~15min,力度以患儿能接受的程度,1周为1疗程。②缓解期:进行穴位点按,早晚各1次,每次每穴点按15~20min,力度以患儿能接受的程度为宜。选穴:定喘、大椎、身柱、肺俞、神道、心俞、膻中、天突、紫宫。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儿喘憋的改善时间及哮鸣音的消失时间;用肺功能检测仪对治疗前后肺功能进行检测,观察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百分比(PEF%)水平等的变化情况;比较患儿住院日、1年内发作次数,用儿科哮喘生活质量量表PAQLQ[2]评价患儿及家属的生活质量,主要涉及症状、活动、情感三方面,23个项目,1~7分评分,评分愈高,生活质量愈高。

疗效标准观察患儿治疗前后咳嗽、喘息、憋闷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计算有效率;疗效评价参照《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3]进行。显效:患儿症状、体征明显改善,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不足1次;有效:患儿症状、体征有所好转,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2~3次;无效:患儿症状、体征无变化,甚则恶化,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超过3次。

治疗结果两组哮喘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组患者显效11例,有效2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2.3%,差异显著(P<0.05)。

两组哮喘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比较治疗组患儿的喘憋改善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患儿明显缩短(P<0.05)。见表1。

两组哮喘患儿肺功能改善比较治疗组患儿与肺功能密切相关的FVC、FEV1、PEF%水平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见表2。

表1 两组哮喘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

注:组间比较,▲P<0.05

表2 两组哮喘患儿肺功能改善比较±s)

注:同组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两组哮喘患儿住院日、发作次数及生活质量比较治疗组患儿的住院日、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少,家属的生活质量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见表3。

表3 两组哮喘患儿住院日、发作次数及生活质量比较±s)

注:同组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讨论哮喘属于中医学“哮证”的范畴,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尤其是小儿哮喘者可反复发作迁延至成年,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现代医学认为,哮喘的发病与遗传、围产期压力、真菌、花粉、环境因素、免疫炎症反应、神经机制和气道高反应性及其相关作用等密切相关[4]。也有最新研究表明,家庭的生活质量与患儿哮喘的严重程度的密切相关,哮喘患儿及其照顾者的生活质量问卷PAQLQ评分的变化与患儿哮喘控制呈现正相关[5]。可见,对于哮喘患者疗效的评定不仅仅是局限于观察患儿临床症状、肺功能改善,更应将生活质量评定作为疗效判断的重要环节。在治疗方面,吸入疗法是临床治疗小儿哮喘最普及的方法,但因吸入的药物为激素,副作用大,家长对此顾虑重重,另外,哮喘患儿吸入治疗依从性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6]。相比而言,中医治疗疾病素来有整体调理、辨证论治、求本除根的优势与特色。

我科近几年采用穴位刺激联合吸入疗法治疗小儿哮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因哮喘易反复发作,发作期多以实证为多,缓解期则多辨为虚证。患儿多见多脏同病,以肺、脾、肾受累为多,正如《医述》中所言“肺不病不咳,脾不病不久咳,肾不病不咳不喘。”因此,治之当以补肺健脾益肾、纳气平喘止咳为法。笔者于患者急性期选择穴位贴敷治疗,穴位贴敷是中医治疗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外治法,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侧重于集药物、时间、穴位为一体,三伏天人体内阳气旺盛,腠理疏松,经络气血通畅,贴敷过程中药物会刺激皮肤而产生的透皮作用,利于药物的快速渗透和吸收,更易于深达脏腑而迅速起效,具有安全、简捷、有效的优点[7]。贴敷方由中药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草、甘遂按40∶1∶1∶1∶1比例配制而成。其中白芥子性味辛温,长于走散,为温肺化痰的良药;细辛功可温肺化饮;延胡索主入气分,长于行气止痛;甘草长于调和诸药、健脾缓急;甘遂功可泻水逐饮,散结消肿;诸药合用贴敷,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达到温肺化饮、止咳化痰之功。缓解期则以穴位点按为主,贴敷及点按穴位以定喘、大椎、身柱、肺俞、神道、心俞、膻中、天突、紫宫穴位为主。定喘、天突为平喘效穴,针灸之功可平喘止咳,其中定喘穴为经外奇穴,尤其长于止咳平喘,咳嗽、喘息等呼吸系统疾病针刺之疗效显著;大椎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可清阳明之里,和解少阳、驱邪外出;身柱配合肺俞、膻中功可降逆止咳平喘;神道与心俞功可宁心安神、行气止痛;神道与肺俞配伍功可宣肺止咳,主治咳喘;针灸紫宫穴功可宽胸止咳、清肺利咽;总之,穴位贴敷及穴位点按能通过刺激穴位达到清肺降逆、止咳平喘之效。

参考文献

[1]鲁继荣,乔红梅.儿童哮喘诊断及治疗指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4):306-307.

[2]杨志茹,付昌萍,汪雅.敷贴护理对儿童哮喘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3):41-42.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

[4]付慧.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中医治疗[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8):1233.

[5]Iwona Stelmach,Daniela Podlecka,Katarzyna Smejda,et al.Pediatric Asthma Caregiver’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is a useful tool for monitoring asthma in children[J].Quality of Life Research,2012,21(9):1639-1642.

[6]高颖,潘建平,王杰民.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7):916.

[7]崔淑华,李娜,邢燕军,等.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不同皮肤反应对免疫球蛋白及嗜酸粒细胞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1):2383.

(收稿2015-07-15;修回2015-08-21)

【中图分类号】R256.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1.053

*山东省聊城市科技局课题[JB(S)2012-3-40B5]

猜你喜欢

哮喘穴位发作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