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2016-06-04张永娇段睿媛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张永娇+段睿媛

摘 要:由于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企业在努力增加企业自身价值的同时,却忽视并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出现员工伤亡、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事件频频的发生,对此,社会公众非常不满,强烈要求企业认真履行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对此,本文对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在所面临的情况进行剖析,进一步总结了当前企业披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以尽量对规范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所帮助。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

一、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基础理论

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目前国际上还没形成统一的标准,国内对企业社会责任内容的划分也不尽相同。有一些人认为,社会责任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泛,如公益、环境、消费者权益、以及企业交纳的各项税款等。综合来看,企业担负的全部社会责任,是企业在处理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时所应担负的义务,它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本文案例中仅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股东权益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企业更多考虑的是稳定经济市场的供需平衡,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来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一家企业一旦上市,其目标很可能会转化成为公司经营者提供更大的利润。

第二,生态环境方面。企业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由于我国对现行企业的管理制度仍存在漏洞,决定了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无暇顾及社会公众的利益,造成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废弃物污染等,这些都是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体现。

第三,社会公益方面。企业对所在地区的贡献主要包括:第一,为地区发展公共事业、医疗保健服务、市政建设、娱乐设施等方面提供的人力、物力或财力的支持;第二, 为文化,教育和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活动;第三,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便利。下文以Q公司为例对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二、Q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所存在的问题

企业对社会公益的责任三个方面对Q公司2012年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分析,发现的问题如下:

(一)披露内容不够直观

Q公司在2012 年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了很多关于环境方面担负的责任,但因为还没有设立与之对应的会计科目,仅有大量的文字描述,使得Q公司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信息比较笼统,没有相对应的会计科目反映社会责任信息,不够直观,外部信息使用者不能清晰的获得自己想知道的信息,对定量评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真实情况没有太大帮助。在传统的记账方法下,从财务数据中,信息使用者没有办法直接寻找出有用的社会责任信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传统会计的内容显著地区别出来。这样一来,即使企业履行了社会责任,但是,在会计报表中相关的信息却无法体现出来,这样对完善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二)披露内容缺乏数据支撑

在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均采用非正规形式或文字叙述的方式进行披露。这种方式提供的有效数据不足,很难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Q公司对社会责任的披露大多数是通过文字的形式,没有使用一些会计方法给以量化披露,且通常只对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率有详细的数据支持,其他信息如环境治理支出仅有相关的文字描述。这些信息,也从侧面看出了公司对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还没有确立一套统一规范的披露模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说明Q公司虽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思想,但因为披露形式只是通过描述性方式,而不是使用一些会计方法进行披露,仍然缺乏可靠性和真实性,不能对信息给以有效量化,使之更客观、更具有可比性,而且缺乏证明力,很难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三)披露内容随意性强

在Q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中,企业对社会公益的责任部分,公司的对外捐赠在里面基本详细的列出,而同样处于财务报表中“营业外支出”科目的滞纳金和罚款却只字不提。在缺乏社会责任报告的规范和指引的情况下,企业在进行披露的内容方面有可能会随意性的选择,企业为了自身的形象,很大可能会供给有利于自己的信息而忽视对不利于自己信息。披露什么,不披露什么,完全取决于企业当局的好恶,随意性很强。对公司有利的方面多说,对公司不利的方面少说,甚至不说。这样,避重就轻、部分忽略的内容很可能使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成为一种走形式,使其信息披露作用大大降低。

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模式的设想

(一)会计基础型与非会计基础型并用

在企业进行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尽量使用会计的一些手段和方法进行相关信息的披露。企业社会责任的会计数据都有着特定的含义,比如已经在社会责任方面有的投入,已实现的效益和潜在的效益,对这些数据综合的进行分析和统计,能得到一些比较有用的信息。不过这些得到的信息都是综合性比较强的信息,不可以单独拿出来体现。所以,在企业社会责任中如果可以用具体的数字衡量的项目,我们可以优先考虑到传统会计型的统计方法,但是,基于一些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无法用数字来量度,而且这些还是一些极其重要的统计指标,那么我们可以采用非会计基础的方法,即采用文字的形式来叙述和表达。

另外,对于可以使用会计基础型的社会责任内容,可以尽可能多的使用数字、图形或者表格等方式来反映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情况,也可以在现有报表中添加新项目或以附注形式反映,尽量多的使用会计所特有的术语、语序和方法来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这种方式可以与传统会计报表相衔接,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直观的反映出企业社会责任的真实履行情况,也有一定的实际性参考意义。

(二)增加社会责任科目

有很多企业实际上在日常工作和运营中履行了其相关的社会责任信息,但是在披露时却不单独的列示出来,而是将其列入日常会计的计量中进行反应。例如,因为没有履行好其企业社会责任而遭到的罚款、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赞助等都被列入“营业外支出”项目进行披露;企业向环保部门缴纳的排污费等列入“管理费用”予以披露;将相关污水处理设备列入“固定资产”中披露;环境保护方面的在建工程直接列入“在建工程”科目等。这样的做法一方面不利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使用者迅速做出决策,基于此,与社会责任相关的项目应该单独列举出来,且科目的设置情况要尽可能与传统的会计科目相对应。

只有新增一些社会责任科目,才可以使社会责任信息与非社会责任信息之间的界限更加明显,容易区分开来,不至于混为一谈;与此同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一些使用者也有要求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更加清楚和直观,将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信息独立出来,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如,在“社会责任固定资产”科目下相应的进行一些环境、职工、消费者等固定资产的科目的设置,从根本上进行数据统计,这样的话不仅可以满足传统会计的一些实际操作,更能提供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社会责任信息。从而在编制凭证、记账、编制报表等一系列会计工作中都可以按照现行的操作方法。

(三)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报表

社会责任中有很多内容是不能够用传统会计的方法来反映的,追究其原因来看,传统会计更多的是使用一般货币的计量方法来计量,但是社会责任信息则不可以完全的用传统会计的货币计量方式来衡量。如果能够使整个社会责任信息合并入传统会计报表的话,虽然可以使其节省出很多成本,但是因为某些项目不可以使用货币来计量,因此其会严重影响传统会计恒等式的平衡关系。基于此,独立的社会责任报表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必然趋势。

四、结论和展望

通过对Q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内容还是比较完整的,一般包括企业对投资者,对环境保护,对企业员工,对供应商、消费者、客户以及对社会公益事业应该履行的责任五个方面;我国企业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对未来的披露模式没有完善的、可实施的方案,多偏重于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 何贤杰,肖土盛,陈信元.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公司融资约束[J].财经研究,2012(8):81-83.

[2] 侯雪筠,张月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标体系探讨[J].商业会计,2011(2):13-15.

[3] 孔晓婷.试论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5):15-17.

猜你喜欢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企业社会责任进展与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进展与研究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我国环境税的会计核算与处理
我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国内外证券注册制比较研究
商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