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统计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2016-06-04安玉婷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统计人员指标体系经营

安玉婷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统计已成为各级政府对企业进行监测、对经济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文章从企业统计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来探讨完善企业统计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统计;经营管理

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要想在国际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建立一个健全高效的信息系统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提供信息的企业统计必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

一、企业统计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一)为企业反映重要的经营决策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多数经济活动将在信息网络中进行,并以数据化的信息描述各种事项以及经济系统的运行状况。而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信息体进入信息网络,进行数据的收集、接受和处理,通过信息的传递、识别与交流来组织营运活动、可以引导与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与决策目的的实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成败,取决于信息获取、识别、处理、转换、传递的准确性、效率和速度。因此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也将愈来愈显著。

(二)监控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在企业里,统计工作担负着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跟踪与检测,并对各责任单位进行统计评定和业绩考核的任务,通过对资金使用、材料消耗、劳动成果的计量,各项费用核算指标的考核,将既定管理目标与客观现状进行对比,考核评价责任单位的业绩,确定履行的责任和应受的奖惩。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矛盾,不断完善企业目标和管理办法,增进企业综合效益。加强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本着实事求是精神,以统计数据为依据进行论断和剖析,提示企业在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及时加以解决,实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同时对企业未来的管理工作进行前瞻性的策划和安排,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三)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起诊断作用

企业经营决策的最高目标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经营系统运行就是为最终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目标。作为经营系统构成要素的物质、人力系统及外部环境中的各要素都会对其结果及决策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各要素都有相应的统计指标给予反映,整个统计指标体系就能将决策目标及经营成果与各个层次众多因素之间的因果链描述出来,从而使它具有潜在的诊断功能,并使该功能在统计信息系统的运行中得以实现。

二、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诚然,我们不能否认企业统计为政府服务的职能,但企业统计的另一项重要职能却未能充分体现出来,那就是如何充分发挥企业统计工作指导生产、制定计划、进行科学决策服务的重要职能。基于此,我们就要发现并指出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一)企业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整体偏低

企业统计人员虽然都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够准确、及时地提供统计资料,但是由于缺少具备深厚的经济科技同专业知识的复合型统计专业人才,缺乏相关的统计专业知识,导致他们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造成统计数据的差错、失误,很少甚至不向企业领导及有关部门适时提供针对本企业经营管理所需要的的内部统计资料,更谈不上进行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提供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

(二)企业缺乏对统计工作的重视与管理

现阶段,在我国各类企业中,除大型国有企业有正规的统计部门外,大部分企业的统计人员是由财务人员兼任,由于企业领导不了解统计工作,对统计法也知之甚少,因此,大多数企业领导都不重视统计工作,认为统计工作主要是为政府部门所用,只是简单的定期报表,没有技术含量,是财务人员捎带就能够完成的工作。而财务工作由于掌握着企业的命脉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企业重会计而轻统计是非常普遍的。但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及时作出科学的决策,要对现代企业实行严密精确的量化管理,必须要通过以统计调查的方式来获取内部信息,必须要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进行科学的论证、分析、评价,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而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都缺乏对统计工作的重视,更谈不上管理。

(三)企业指标体系不够完善

企业进入市场后,企业统计信息不能全面的反映企业经济运行的情况。企业迫切需要大量的企业外部信息,特别是建立以企业集团为中心、自上而下、统一稳定、适用的企业集团统计指标体系。逐步完善企业生产流程中投入物料、产品产量和技术经济指标体系,也包括建立成本、投资、消耗等主要指标和真实评价企业集团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体系。这就使得企业过去单一的旧统计模式从结构上、数据的收集和计算方法、处理方式上已难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求,现用的统计指标体系仅满足上级部门的需求,难以直接参与企业管理。

(四)政府统计为企业提供的服务不到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统计部门的信息网络正在逐步完善,从国家局到县区都实现了统计内部网络信息的共享平台,极大的丰富了政府统计部门的信息量,也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由于基层的政府统计内网只对内部开放,并没有面向社会的网络平台,所以企业在需要大量统计信息时并不能进入政府的内部网络提取信息,如果企业与政府之间真正实现了互联互通和信息网络共享,企业所需的大量信息就能从政府统计渠道取得,那么政府统计服务于社会的作用就能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统计的功能也会增强,企业统计地位也会逐步提高

三、完善企业统计工作的对策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统计信息需求的持续高涨,统计作用的日益增大,统计工作任务必将逐步细化,企业统计工作也应与时俱进,更加完善自身,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一)提升企业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统计工作要在现代企业中发挥作用,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统计人员队伍必不可少。统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企业统计人员一方面要认真学习统计报表制度,了解各项统计指标的含义,保证按时、准确的完成统计报表,另一方面,还要主动学习统计业务等综合知识,要善于运用丰富的统计资料和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客观公正地分析问题,撰写有深度的有价值统计分析报告,并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统计预测。另外,企业人事部门应提高统计人员准入门槛,尽量招录统计专业对口人才,更好的做好企业统计工作,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统计服务。

(二)企业应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重视与管理

企业应了解统计的重要职能并重视统计工作,逐步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管理。不论何种行业的大中型企业,都应设立独立的综合性统计部门。独立的综合统计部门一般要具备以下职能:一是设计并建立适应本企业需要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制度。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需要,考虑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把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建立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二是收集、整理、汇总、提供和反馈各种统计信息。一方面要对由各基层单位层层上报的信息进行整理和汇总;另一方面要搜集整理同行业中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在汇总综合以上信息的基础上,向本企业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提供和反馈,并完成各种统计报表的对外报送任务。

(三)为企业量身定做科学规范的统计指标体系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各单位统计信息的获取具有普遍性和及时性。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统计分析与预测指标体系,使统计信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其价值是企业统计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管理需要尽快建立一套数量不多、功能较强、易于操作、便于使用,能“快、精、准”反映企业经济运行状态的统计指标体系。在具体设立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全面性、规范性、及时性、客观性等原则。

(四)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政企信息共享平台

政府统计部门应尽快开放统计信息对外平台,与企业真正实现信息共享。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实行的“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为统计数据上报的真实性、及时性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企业统计人员减轻了工作负担。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值得改进的地方,是否可以利用“一套表”的信息化平台直接导出统计台账数据供企业参考使用,减轻统计人员需要单独再设立台账的工作负担;同时导出统计中各项数据指标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范围值,行业参考值等重要价值信息,真正为企业减负增效。

综上,充分认识统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切实重视和加强企业的统计工作,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职能,使统计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作为认识社会有力武器之一的统计,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并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大显身手,真正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王永波.加强统计工作为企业管理服务[J].经营管理者,2010.24.

[2]马秀萍.企业统计如何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J].现代经济信息,20l0(7).

[3]顾岩.谈谈对企业统计工作的新认识[J].企业与统计,2002(1).

猜你喜欢

统计人员指标体系经营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雷人画语
事业单位统计人员现状分析
医院统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分析
综合统计分析系统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
乔万强:经营企业经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