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优化研究
2016-06-04田静李轩
田静+李轩
摘 要: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知识经济一体化的社会大环境下,要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变化,进行服务创新,要扭转原有的“文献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创新“以读者为中心”的优化服务方式,引导用户获得个性化、专业化、综合化的信息需求。并在引入学科馆员制度的背景下,优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创建更富于活力的服务系统,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呈现出层次化、多维性的特点,以用户对信息的搜索、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前提,提供创新知识应用和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模式;优化
中图分类号: G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4-41-2
0 引言
现代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为高校图书馆的优化改革提供了契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信息在现代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提供与用户需求相适应的主动资讯服务,这是一种一步到位的文献信息保障性服务,可以极大地促进和加速信息资源的传送,同时,也有利于高校自身的教研活动的蓬勃开展。
1 学科馆员的概念及内涵
学科馆员的称呼最早源于美国的大学图书馆,在国外对于学科馆员的叫法有多种,如:学科咨询馆员、学科专家、学科联络员等,国内对于学科馆员的概念也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有的认为学科馆员是根据学科信息的需求,建立一种学科为导向的资源体系,以供用户咨询和搜索,并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有的描述为:以建立图书馆与其他院系之间的联系,为满足教研对文献资源的需求,而组建的学科工作组,并配置学科馆员,以引导用户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但是,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特性,即:其一,专业性。它是对高校特定学科专业领域的知识资源。其二,相联性。这是为了不同学科的教研需要,而提供专人与学科专业保持对口的联系,以提供对口的信息资源服务。其三,针对性。这是针对特定学科专业的教研活动,而提供的信息服务。
总体而言,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是一位情报联络员,它的主要职责在于五个层面,即:学科资源建设、学科信息联络、学科信息服务、宣传教育和培训、参与学科教学活动。
2 学科馆员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地位
2.1 学科馆员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建设的支柱
高校为了自身发展,需要了解自身各院系的资料文献信息需求状况,要把握学科不同领域的科学动态,需要学科馆员加强高校与对口院系之间的联系,进行信息收集和反馈,并参与对口学科资源的建设活动,及时把握和了解前沿的学科信息,从而针对性地收集和整理学科专业的资源,以满足学科教研活动的信息需求。
2.2 学科馆员是高校图书馆联系用户的纽带
学科馆员可以扮演向导和使者的角色,在学科馆员具有学科背景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条件下,用户可以充分相信学科馆员,以学科馆员为信息的导航者和传播者,向学科馆员提出个性化、深层次的服务需求,学科馆员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将高校图书馆的学科信息提供给用户。
2.3 学科馆员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保障
高校图书馆要加快其现代化步伐,提升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水平,就需要有一定学科专业背景和专业知识的学科馆员来提供信息服务,要让学科馆员深入学科专业的教研活动之中,他们可以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中,主动地为各个学科专业提供有价值的、深度的信息服务。
2.4 学科馆员是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的动力
高校图书馆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需要从三个层面加以构建,首先是人才培育,其次是科学研究,再次是社会性服务功能,由此可见,高校要实现全面发展目标,必须从战略的角度,推广学科馆员制度,推行介入式信息服务,在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学科馆员的引导下,为各个学科专业提供课题选择、信息采集、信息追踪等服务。
3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优化研究
3.1 全面建构以学科馆员制度为核心的服务体系
3.1.1 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观念
在明晰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的对象是学科专业用户的前提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观念要加以改变,要树立以学科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思想,以学科用户的需求为重点,通过学科馆员的精准信息服务,在学科导航、学科信息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下,对高校图书馆的实体资源进行全面的建构,同时,学科馆员还要组建服务团队,提供及时的、深度的信息服务。
3.1.2 充实图书馆的知识库信息
为了满足专业学科的信息需求,要对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在将各个学科分类的基础上,类聚和重组相对独立的学科信息资源,使这些文献资源信息与专业学科用户的需求相贴近,实现最大的信息服务效能。要建构和充实知识导航库,对知识信息进行有序的整理,在网络衔接的方式下,为学科用户提供专业导航资源的信息衔接,用最为快速的捷径,使学科用户掌握到信息的前沿动态。同时,还要建构馆际共享知识库,要在这个知识库中实现学科信息服务的共享,这样,就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和服务的共享,最大程度地体现其实用性功能。如:珠三角数字图书馆联盟、上海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等。
3.2 推行教研统一的学科信息服务创新模式
为了实现教研统一的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创新模式,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服务方式:
3.2.1 与学科对口的单一型服务模式
这种服务模式是与对口院系为对象进行信息资源服务的,它仅仅适用于简单易行的、采用基本业务流程划分的图书馆,而对于学科交叉或学科跨越式的情况则不适用。
3.2.2 “学科馆员——图情顾问”信息服务模式
这种是一种深层次的信息服务模式,它显现出一种协助性的特征,主要是设立“图情顾问”,这个“图情顾问”的选择条件是要热爱图书馆事业,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背景,熟悉院系学科的科研状况,能够及时把握学科专业的发展动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图情顾问”的工作重点在于协助学科馆员的工作,“图情顾问”作为协助者的职责主要在于帮助学科馆员了解各院系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采集各学科用户的需求建议,从而针对性地为学科信息服务提供意见反馈等。这种服务模式可以及时地为用户提供学科前沿信息,不仅提升了信息搜集的速度,也减少了信息转换的周期,对于教研服务有极为突出的意义。
3.2.3 “学科馆员——学科馆员”组合信息服务模式
由于高校图书馆信息量较大,学科馆员是主要的工作人员,为了更好地对图书馆信息进行专业化、全面化的整理和利用,可以在图书馆的总馆下设对应的学科分馆,由多名学科馆员负责对应学科分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并与总馆相联系,实现总馆与分馆的有效链接,实现为学科用户的信息资源导航。如:图书馆总馆下设文理分馆、工学分馆、信息分馆、医学分馆等。这种组合模式具有更为专业和系统化的特点,使之对用户的服务更为细化和个性化,便于用户进行个性化的查询和利用,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服务模式。
3.3 完善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度体系
在庞杂的信息资源环境下,用户对于信息的需求呈现出专业化、个性化的特点,传统的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形势的需要,为了切实践行“用户第一”的宗旨,高校图书馆要加强学科馆员制度的宣传,依照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选择和培养学科馆员人才,并对学科馆员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运用多种手段提升学科馆员的信息挖掘能力和分析能力,并用完善的学科馆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科馆员实施监督和考核,同时运用学科馆员激励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提高学科馆员的工作热情,全面体现出学科馆员的专业价值。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信息服务优化模式,要以院系的学科专业为切入点,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依照学科专业进行分类和整理,在学科馆员的导航和引领之下,实现对学科需求用户的专业化、系统化的信息导航和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王海霞.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D]. 郑州大学,2013.
[2] 向宏华.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
[3] 丛莹.我国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与学科建设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4] 陈家富.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构建[D].西南交通大学,2014.
[5] 曹莎莎.Web2.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角色研究[D].安徽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