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一量多物”和“一物多量”现象的认知分析
2016-06-03丰自凤
丰自凤
摘 要:量词系统在现代汉语中非常发达,量词的运用也十分灵活,现代汉语中就存在“一量多物”和“一物多量”的现象。基于量词的特殊地位,名词与量词的搭配问题成为现代汉语研究中无可回避的问题。任何一种语言现象都能折射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量词与名词的搭配也不例外,名量搭配不是任意的,而是有一定认知理据的。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以上两种现象的理据性,认为“一量多物”现象的存在是量词所描述的诸多对象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相似性而形成的家族相似性所致。“一物多量”现象的存在是由认知对象的多维性所致。
关键词:“一量多物” ;“一物多量”; 相似性;多维性;“条”; “鱼”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7--02
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人们使用的语言灵活多变,名量搭配也十分灵活。量词丰富是现代汉语区别于其他语系的突出特点之一,在现代汉语中,很多名词都有与其搭配的量词,很多量词也可以与不同的名词搭配。例如:一条鱼、一条线、一条毛巾,量词“条”可以和“鱼”“线”“毛巾”等不同的名词搭配。现代汉语中的“一量多物”现象指一个量词可用来修饰多个事物;“一物多量”现象指一个事物可用多个量词来修饰。名量搭配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即人们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于说明和理解另一领域中经验的思维方式。语言并不是客观现实的简单复写,语言和现实之间有一个人们认知的中介,名量搭配符合人们认知上的要求。同一个量词可以与不同的名词搭配,这些名词肯定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同一个名词与不同的量词搭配实质上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方式观察事物的结果,是人们为了强调事物的某一个方面或者某一特点的结果。
二、汉语中的“一量多物”现象
现代汉语中的“一量多物”现象指一个量词可以用来修饰多个事物,即同一个量词可以和多个名词搭配。量词所修饰的名词通常是某一类名词,而这一类中的名词通常会有一些相似的特点。例如,“条”是很常用的一个量词,可与其搭配的事物有很多。我们可以说一条鱼、一条蛇,但是总体看来大致可以把这些事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的事物,例如:两条腿、一条船。另一类则是比较抽象的事物,例如:一条原理、一条原则。这些看上去毫不相干的事物为何可共用一个量词?人们一般认为这是约定俗成,其实并不尽然。
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可与同一个量词长期搭配使用且被普遍认可,肯定有其存在的依据。物体各维之间的比例是表事物形状的量词的认知基础。名量搭配不是随意的,是由所修饰名词指示的事物的各个维度之间的比例决定的。“条”所称量的事物是在两个维度方向扩展的,只要短维度和长维度之间的比值足够小时就可以,即两个维之间的差别很大,就用“条”来称量。被同一个量词修饰的事物具有家族相似性,面对千差万别的事物,我们常忽略其差异,而着眼于其相似性,并根据这些相似性,通过语言对其分类,进而形成范畴和概念,这种心智过程即范畴化。从认知的观点来看,人们为了认识世界必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和范畴化,若没有对千差万别的现实加以范畴化的能力,人类便无法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便无法对经验进行处理、构造和储存。因此,可以说与量词的搭配事物都是经过人们的分类,进而形成了一个范畴和概念。
范畴化的认知过程涉及原型的概念和理论。原型是物体范畴最好的、最典型的成员,而其他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性(different degrees of typicality)。“条”就是一个范畴化了的概念,在其范畴里有中心成员与边缘成员之分。原型是范畴的典型实例,其他成员是由于它们与原型之间存在能被感知的相似性而归入同一范畴的,相似性的程度也有所差异。名词跟量词组合是一种双向选择关系,其中名词总是处于主导地位,决定了对量词的选择,但量词也不是完全被动的,量词通过其隐含的语义信息,对名词存在选择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名词的选择。量词“条”隐含了它所修饰的名词有“细长”“柔软”以及“弯曲”等特征。其中“细长”是其原型。因此,该范畴的中心成员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细长”如:电话线、道路,而其边缘成员,即较抽象的事物的“细长”的特征就不是最显著的,如规律、规定。后者和前者相比,它与原型的相似性的程度就要低很多。“条”可与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搭配使用,这些事物可以看得见或摸得着,从外观上我们可判定其细长、弯曲、柔软等特征。但较抽象事物本身没有具体的外形作为媒介让我们从客观上对其作出相应的判定。“条”可与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搭配使用是人们主观上联想给予其一定相似性的认知结果。人们通过隐喻或转喻的方式,在心理上赋予其家族相似性,从而将它们归为一类。
三、现代汉语的“一物多量”现象
现代汉语中的“一物多量”现象指一个事物可用多个量词来修饰,即同一个名词可以和多个量词搭配。同一个事物为何可被不同的量词修饰?存在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认知对象的多维性。
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角度不同,会出现同一个名词可与多个量词搭配的现象。例如,对同一条鱼,人们观察视角不同,就会用不同的量词来修饰。一种视角往往就是一种意象图式。意象图式是在事物之间的基本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反复出现的对知识的组织形式,是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人的经验和知识是建立在这些基本结构和关系之上的。视角是意象图式的认知发端,而意象图式则是视角在人们认知心理的沉积。意象图式是一种视角定势的固化,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某一特征长期采取某种特定的视角而逐渐累积而成的观察习惯。人们习惯于从事物的形状等感知特征观察事物,因此选择的量词常是表示形状等具体特征的词。比如在日常生活中“鱼”多用“条”来描述,“一条鱼”是把焦点放在鱼的外部形体上;在文学作品中多用“鱼”的专职量词“尾”,“一尾鱼”认知突出在尾巴上,书面语的色彩更浓。人们在认知的过程中“鱼”的整体外观相比“尾巴”来说更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视角逐渐被固化,运用就更加普遍。这些不同的量词与之搭配都是从不同维度观察认知对象“鱼”的结果,反映了认知对象“鱼”不同方面的特征。
事物往往是复杂的,多维的。因受心理定势规律的影响,人们在观察一事物时,往往站在某个或某些固定的维上看问题,从而忽视事物的其他属性。当然,人们在描述事物时也很难把握事物的各个方面,根据自己的视角去观察,最显著的视角会集中到事物的突出特征上。事物具有多维性,就使得人们可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人们可以对事物进行这样的分类也可以进行那样的分类;可以从自己所定的视角去考量事物,可以从多个视角或个别视角去观察,从而就形成了“一物多量”现象。
四、小结
汉语量词是汉藏语系语言的独有特征,量词本身也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词类。因此,名量搭配问题是现代汉语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对名、量词组合关系研究经历了“三论”到“约定俗成”观念,再到用语义与认知解释的发展过程[7]。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 ,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做出统一解释。语言不只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摹写,而是与人类的认知体验密不可分。语言形式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体验感知和认知方式,是基于人们的经验方式、认知规律和概念结构的。
认知语言学认为,量词和名词之间的选择关系不是任意的,是有一定认知理据的。现代汉语“一量多物”现象是由量词所描述的诸多对象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相似性而形成的家族相似性所致。“一物多量”现象是由认知对象的多维性所致。事物多维性的特点使得认知主体可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事物。事物不同,所凸显的方面在人类大脑中形成的意象也不同,而当人们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事物时,名词和量词的组合往往随之而变换。
参考文献:
[1]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99
[2]石毓智 表物体形状的量词的认知基础 [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1):34-41
[3]王萌 贾玉祥 俞士汶 基于量名搭配的量词分类计量研究 [J]. 语言文字应用2014,(4):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