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金森的死亡诗歌赏析
2016-06-03丁瓅
摘 要:迪金森是美国“意象派”诗人的代表,其诗作意象独特,写作手法极具个性。本文以《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为例试分析迪金森死亡诗歌在意象运用和写作手法方面的特点,及她对待死亡的态度。
关键词:迪金森;死亡诗歌;诗歌赏析
作者简介:丁瓅(1985-),女,汉族,硕士研究生,现任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7-0-02
一、前言
被誉为“阿姆斯特修女”的狄金森性格孤僻,终生未嫁,从32岁开始隐居,几乎断绝与外面世界的交往,其诗作的独特魅力在其逝世后才被人们发现和认识。在其发表的1700多首诗歌中,死亡主题诗歌将近600首,占其创作的三分之一,死亡主题一直围绕着迪金森。这与迪金森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她的家位于人们送葬去公墓的此经之路上,在那个年代,迪金森居住的安默斯特镇年轻人的死亡率很高,她经常看到送葬的队伍从家门前经过;而且迪金森的家人和朋友相继的去世让她不得不一直思考着死亡,病魔残忍地夺取了她家人的生命,她挚爱的友人牛顿与罗德的死亡让她悲痛万分。迪金森的一生都在经历所爱人的离去,只有她孤独的活在人间,但她的死亡诗歌并没有表现出无尽的悲痛与绝望。她展现出了对待死亡独特的理解,死亡不是终结,死亡是永恒;迪金森并不惧怕死亡,反而蔑视他。本文以《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为例试分析迪金森死亡主题诗歌的特点。
二、诗歌赏析
1.意象运用
迪金森是美国文学“意象派”的代表人物,其诗作中充满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但这些“意象”往往不具有其本身的含义,被诗人赋予了独特的意义,因此诗作读起来饶有兴味。在这首诗中,迪金森开篇就赋予了“Death”独特的形象。诗人把死亡看成一位彬彬有礼的死神,“He kindly stopped for me ——”, “For His Dignity ——”。诗人没有表现出对于这位死神丝毫的恐惧,相反的,死神好像一位绅士把诗人接上马车,缓慢地带领她走向死亡,“We slowly drove——he know no hast, And I had put away, My labor and my leisure too,”从诗人的描述,读者不难看出此处的死神不再是冷冰冰、冷酷无情的形象,而是温柔的、体贴女性的绅士。他邀请诗人坐上马车,缓慢地前行,生怕诗人受伤,仿佛朋友般对诗人倍加呵护。迪金森多次用“We”, “Ourselvese”来表现两人的亲密与轻松气氛。文中的“I”非常愿意地放下工作与休闲同死神一起走向那片永恒之地。“carriege”是文中另一重要形象。诗人并不是痛苦地走向死亡,而是坐在马车上,好像去参加舞会一样。马车的形象非常明显地表现出诗人对待死亡是坦然的、无畏的甚至是蔑视的。第三节是本诗最具象征意义的部分,迪金森集中运用“School”, “Fields of Gazing Grain”和“Setting sun”来表现人生的三个阶段——童年,中年和晚年。当死神带领诗人走向“永恒”时,诗人还是不禁回顾自己的一生。通过“We passed the School, where Children strove, At Recess——in the Ring”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年同大部分孩子一样是开心快乐、无忧无虑的。紧接着,诗人看到了“Fields of Gazing Grain”,暗示着人的成年阶段。成年是人生最忙碌、辛苦,也是丰收的阶段,迪金森用稻谷比喻中年是再恰当不过了。她用了“Gazing”给稻谷拟人化,暗示稻谷这个形象与“他们”处于两个不同的世界,稻谷处于真实的人间,而“我与死神”处在一种虚无缥缈的状态。回顾过中年后,“他们”来到了迟暮之年“the Setting Sun”,夕阳西下,不免带给读者悲凉的感觉。有生就有死,这是每一个生物不可逃脱的宿命,人到老年就意味着离死亡不远了,纵使不舍,谁都无法改变。最后,诗人用“House”来表现坟墓。提及家,读者不免想到温馨、甜蜜、安全、幸福的含义,诗人用家的形象来表现坟墓意味着迪金森把死亡看成一种归属,一种安心,一种永恒。但同时,这个“家”也不完全是光明温馨的,因为“The Roof was scarcely visible”,对诗人来说,死亡还是神秘的,无法逃避的。诗人在“House”前面停下来,面对死亡,停留了几秒、几分钟或许更长时间。面对人生的注定归所,诗人不免陷入沉思。“I first surmised the Horses Heads, Were towards Eternity”,诗人最终认为死亡意味着永恒。
2.写作风格
迪金森的作品具有非常鲜明的个人特色,其诗歌都没有题目,语言简洁凝练,意象突出,形态各异的标点耐人寻味。初读其作品很难理解,因为她的作品犹如本人生活一般神秘奇特,其思维跳跃之快,意象转变之大造成的空白往往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这首诗同样没有题目,后来人们基本用每首诗的第一句作为迪金森诗歌的题目,方便区分。了解英语语法的人都知道,英语中一句话的首字母需要大写,但通看迪金森的作品,首字母大写单词贯穿于整首诗,看似没有规律,非常凌乱。但细细读来,不免发现,迪金森喜欢把作品中重要的形象单词首字母大写,引起读者的重视,通常起着强调的作用。诗文首句中“Death”大写,突出本诗的主题死亡,而且“死神”也是本诗的“核心人物”,是最重要的形象。随之,“Carriage”、“Civility”这些词也用了首字母大写来凸显死神的形象、死亡的特征:谦和、体贴、温文尔雅的死神带领诗人平静地迎接死亡,死亡并不是终结,而是“Eternity”。此外,迪金森独特的写作风格还表现在标点上,本诗中,迪金森大量地使用了破折号,用以强调之前的单词,当然也有停顿的暗指,留给读者思考、感悟的时间。诗文读来节奏明快,韵律感强,同时也制造了迪金森式的神秘。从某种程度说,破折号是迪金森隐匿性格的一种反应。再者,迪金森在诗歌创作中善于运用隐喻和拟人的手法,熟悉的事物在她的笔下会散发出独一无二的韵味。本诗中,迪金森把死亡拟人化为一位彬彬有礼的绅士,他温柔、细腻,仿佛一位好友带领诗人去往一个幸福的地方,读者丝毫不会感觉到死亡临近时的恐惧与绝望,反而是神秘中透露着平静,异常平和地去迎接人生的永恒。迪金森用“School”, “Fields of Gazing Grain”和“Setting sun”来暗喻人生的三个阶段——童年、中年和晚年,非常具有代表性。她把坟墓这种蕴含悲凉、恐怖的事物想象成“House”,出其不意,却又在意料之中。迪金森善于赋予日常事物不同寻常的含义,善于把非常普通的词汇组合成奇特的诗篇。丁咏淑评论到,“迪金森善于使用形象的语言,是最有创造力的诗人。她能把普通的想法通过特殊的、独创的形象、符号、隐喻表达出来”。因此,在欣赏迪金森的诗作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且每次的阅读都会有新的体会。
3.对待死亡的态度
迪金森一生都在感受死亡,面对亲人、友人的相继离去,她没有一蹶不振、郁郁寡欢,她对死亡有不同于普通人的理解。首先,她认为死亡不是结束,是人们都应平静接受的归宿。她在临终前留给人们的最后一封遗书中,只写了两个字“called back(归)”。迪金森认为人的生、死是一个轮回,无论生前多么精彩或惨淡,每个人都将迎接同一个命运——死亡。所以,不需要惧怕死亡,他是人们迟早会遇到的朋友,人们应当平静地面对自己的归宿。其次,死亡并不痛苦。“她认为死亡是救世主,他帮助人们摆脱了世俗痛苦,他是一位体贴入微的情人,一位成功的导游,引导人们从有生走向永生。”死亡并不是终结,死亡升华了生命,将生命带入更高的境界。最后,死亡将人类带向永恒。在这首诗中,迪金森反复提到“Eternity”暗指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走向更高境界——永恒,死亡是人们通向永久的必经之路。虽然人类的肉体会腐败,但灵魂得到永生。面对“死神”,迪金森认为是神秘的、虚幻的、友善的,没有丝毫的畏惧。她知道这位朋友迟早会来接她,在走向死亡的道路上,她回顾自己的一生,在接近人间旅途的终点时,她异常平静地等待进入自己的另一个“家”。
三、结语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是迪金森死亡诗歌的代表作,其意象运用奇特,标点极具个性。把死亡想象成一位绅士,坟墓隐喻为一个家,文中极具代表性的大写和破折号突出了迪金森要强调的意象。面对死亡,她异常冷静与平和,像在迎接一位朋友一样。走向死亡的道路并不意味着终结,而是人生通向永恒的必经之路,是生命得到升华的必经过程。
参考文献:
[1] Ding Yongshu.Commentary Readings in American Literature.Chongqing: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1999.
[2]刘诺亚,方军.未知死,焉知生——-读狄金森死亡之诗[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3]陆晓.幻灭和永生——-解读艾米莉·迪金森诗歌的死亡主题[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2(4).
[4]马科斯﹒坎利夫.美国文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和出版公司,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