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把天性还给孩子
2016-06-03刘团玺
刘团玺
德国重实践,美国重系统。但整体理论、社会实践发展,都基于欧美基督教文化体系。他们都强调现代科学方法,据统计,58%深入大自然的儿童,常能发明新游戏,而在较少接触自然的儿童中,这一比例仅16%。
森林幼儿园
“一群四五岁的孩子,徒手攀上大树三四米高度,没有保护……”
这是中国第二届自然教育论坛(杭州良渚,2015年11月)的一个讲座,德国森林幼儿园最早发起人之一的Frank Ross先生在陈述户外自然下的德国体验式教育(德国师资培训体系、课程设计,很有经验及系统)。他播放着德国森林幼儿园的视频短片:“天呐!孩子掉下来怎么办?!”我心里大惊。
什么才是孩子尝试冒险的风险判断标杆?作为有一定攀登经验、一定安全意识(也曾犯过傻错)的人,今天我有较多经验能力。但看到这视频,我依然很是吃惊。
在成人社会,德国、欧美的自然体验及探索领域,其整体能力发展无疑是远超越中国的,从卓越探险家到一般户外爱好者,其体能、技术、综合自主能力都确实不错—但针对儿童的开展,成人的理性和教育主张,即使在攀树这个细节上,德国人的做法是否稳妥?
规则及边界,是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最基础的一个方法论。一个人对外交流的教育发展,是建立自我与社会(他人)、自我与自我、自我与自然的关系。现代教育往往强调及重点发展前者,那么,或许一个德国儿童在幼年期已被大人鼓励去做冒险尝试,他在发现和建立自己与自然、运动风险的边界(爬树),动物性的本能、个体发展在这种看似恐怖冒险的行为中,悄然成长发育了。童年发展起来的这种风险控制、能力成长,可以延续到他的成年。 如置于中国家庭式尤其老人的家庭环境下,小家伙肯定会被呵斥和被制止的。中国家长年复一年小心翼翼地把孩子圈在安全世界里,竭力给他们培养各样的技术技巧。但中国孩子的成长似乎越发艰难,家长的焦虑一代胜似一代。所以,日本式、德国式的这种强悍,不就是这种冒险文化大背景下的产物吗?这是文化根源的差异。
讲到自然教育,德国森林幼儿园是这些年欧洲脉络的亮点。其本源是1950年代的丹麦:一位特立独行的妈妈携自己与邻居的孩子,在森林里自然成长。之后,扩展到北欧诸国。然后:
“德国11月一个寒冷的早晨,柏林以北卡罗镇的一个郊外林区里,一群三四岁的孩子正围坐在篝火旁,唱着歌做游戏。这不是哪个幼儿园突发奇想的野外体验,而是孩子们再平常不过的课堂学习。零下28℃也在户外,篝火熄灭了孩子们会点燃。”
“‘即使零下28℃,我们也在室外待着。孩子们从来没得过感冒。‘我可能不会事事插手,但我知道孩子们在哪儿,保证他们不会离开视线,大人不在场,能让他们更勇于去冒险。我们的理念是让孩子们自主和互相学习,从经验教训中不断成长。‘(自己爬树)让孩子们更加倍小心,因为没人保护他们,唯一一次有小朋友从树上掉下来,是因为父母在下面看着,而他想着爸爸会来救我的。”
这种自然乌托邦式的森林幼儿园,发展到德国后,德国人的效率及影响力,德国式的“实干”、“执行”风格,把它的效应有力地推广及扩展到全球。甚至德国《明镜周刊》认为,森林幼儿园可能成为德国下一个成功的“出口品牌”。目前,整个德国已有1500个以上这样的放养型森林幼儿园。其实,如今美国、日本等国家,也已存在及活跃着数以千计的森林幼儿园与自然学校。
德国森林幼儿园组织的主席乌特·舒尔茨-奥斯特曼讲述,在他们组织成立的二十多年中,尚未发生过幼儿在户外摔断腿一类的严重个案。“我们的伤害意外比在室内幼儿园少得多,因为实际上我们没什么墙壁和地板,更多的是柔软的土地。”他说。
乌特·舒尔茨-奥斯特曼是基尔科技大学的一名女性导师,她认为户外自然教育令孩子们更强壮,也减少了着凉感冒的机会。当然,户外活动还是存在一定危险性的,但这位德国导师坚信,这种教育方式为孩子身心带来的益处远超过潜在的危险。“进入森林幼儿园的儿童,他们对外界的理解能力比其他小朋友深刻得多,研究也显示,他们上学后会更自信和外向。”
林间最后的小孩
欧美世界在近代一直引领人类发展大潮,他们最早意识及警醒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危机,一代代人在思考、呼吁、实践这种关系的修复和改善:在自然教育的典籍历史上,卢梭的《爱弥儿》,梭罗的《瓦尔登湖》,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是不同时代的经典之作、里程碑。蒙台梭利、卡特威尔、华德福等这些大师流派的教育思想家或体系,也对自然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有观察。
在当代,论及自然教育理论架构体系,首推美国的理查德·洛夫的《林间最后的小孩》。他提出:“自然缺失症,这是现代社会愈发传播的现象,孩子们以及成人与自然的接触减少,人们囿于现代城市及工业、电子化的生活中,因此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也成为一种社会问题与现象。”洛夫在其新书《自然法则》中,提出一些激励引发性的论点,鼓励人们重新思考当代生活方式。
与德国、日本型自然教育有文化差异—日本、德国更多起于实践且实操为先,再归纳方法论。理查德·洛夫的体系,是美国式的数据调查、观察访谈、分析归纳的系统,是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下的系统发展。其理论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空想型的哲学。
所以,理查德·洛夫的这本书出版之后,他所提出的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在美国教育领域、美国朝野掀起了极大的反思和影响,被誉为《寂静的春天》之后的自然哲学、自然关系的巨作。在他2005年提出这一现象后,奥巴马政府及国会于2009年通过了“No Child Left Inside”法案,以政府立法的形式,督促美国教育系统及各州设立环境教育标准,推动学校及家庭采取行动,鼓励少年儿童到户外进行主动发现式、体验式的学习。
这是美国国家式的效率。
《寂静的春天》是从工业文明和自然破坏的对立,使美国政府从环保工业、行为管理国家角度,去立法处理这种自然环境的关系。《林间最后的小孩》则深入到人与自然的价值观角度,具体影响到教育及立法层面。“当人类越来越多地将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自然的旁观者,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变得积极,自然缺失症或许也将慢慢消失。”
“上帝和自然母亲是夫妻,还是只是好朋友呢?”洛夫的儿子马修在四岁时问他的父亲,这是很有意思的问题。理查德·洛夫作为一个学者,采用现代社会的科学调查、研究方法,同时,他和自己的儿子,生活和思考在一个有着多元信仰体系和宗教组织的国家,尤其是基督教文化。这是文化背景差异性。
德国重实践,美国重系统。但整体理论、社会实践发展,都基于欧美基督教文化体系。他们都强调现代科学方法,以儿童为例,丹麦教育学者统计发现,58%的深入大自然接触的儿童,常能发明新游戏,而在较少接触自然的儿童中,这一比例仅为16%。这样的现代社会现象,在中国也已经普遍存在。
“不热爱上帝创造的世界,也不可能会热爱上帝。”
理查德·洛夫认为:“以信仰为基础的环境主义、科学,以及我们的下一代,为什么这么多不信神的人会以‘上帝创造世界这个观点为基础为自己的观点辩解?似乎‘上帝创造世界是美国文化中最能表达自然之神圣的一个概念。不管你是否真的相信《圣经》中上帝创造世界一说,这已是我们表达这种价值观的最好工具。”
价值观,这是许多国家和美国的差异性,尤其是目前中国与美国的差别。
“这种精神上的论据是代表将来的儿童提出的,它是最为有力的情感武器,能用来捍卫地球和人类自身。”“我们必须保证世界各地的孩子能拥有亲近自然空间、时间、体验的渠道,只有我们把自己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去珍爱的时候,只有我们信仰孩子们有权利享受未曾受到破坏的大自然恩赐之时,我们才是真正关注自然与人类自身的人。”
这是洛夫给中国读者寄语的最后一句。
日式自然学校
政府政治层面的中日关系,近些年一直敏感。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是东亚文化体系里不容忽视的一支,在现代体系尤其和欧美接轨的思潮方法中,其文化背景有很多优秀成分。在自然教育、日本自然学校领域,它就很有代表性。台湾、香港的自然学校发展,也深受日本自然学校影响。甚至,从名词概念、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日本的自然学校,可谓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发展这类形式的国家。
TWE(The Whole Earth)是日本的第一所自然学校,已有35年发展历史。今天的TWE自然学校在日本七个地方设有分校,共有专职人员四十多人,此外还有许多志愿者和兼职人员为学校工作。每年,约有80000名日本人付费参加这所自然学校的各类活动。其创始人广濑敏通,到今天已逐渐把火炬传递给了下一代人。
到2015年,全日本有近4000所自然学校。
以TWE自然学校为例,其代表了日本自然学校和自然教育系统的一种传统形式。日本自然学校也向其他国家开放。经过长期以TWE为代表的日本自然学校发展,已形成各有特色的环境教育方法和理念,其整体的特点是:综合性强,注重全面实践性,强调小群体的团队活动,注重在自然体验中培养团队的合作精神。不突出个体的技术及户外运动能力(但鼓励)。自然观察、农耕林业的成分较足。在项目设计、思维构想上,常有日本式的精细巧妙。或一言概之,日本的教育风格浓烈,欧美的游戏、创造想象力和运动能力更突出。
以TWE自然学校为例,其在富士山等地有校园实体运营,实现商业收入来源(家长孩子到此体验、接受课程,从而获得收益)。其资金来源也包含来自政府或企业社团的拨款赞助。
TWE作为非政府机构的色彩也多,其每年都提前安排年度讲座或培训,有的是政府或其他机构委托培训,但更多的是对自然学校内部员工的培训。培训的形式有讲座、户外实习等,内容从自然学校的历史、背景到如何开展自然讲解员活动。TWE最为重要的内容,还是为个人与团体提供亲近自然的体验活动。总部及分校全年都有丰富多样的自然学习活动,尤其每年4月到6月,几乎每天都安排活动。日本风格的做事系统化、计划性很强,像富士山下总部的活动,甚至已经预约排满到两年后。
从某种风格上讲,日本、德国的思维与实践就有一定相似性:日本已有一百多所德国模式的森林幼儿园。教育学博士Hiroe Kido的课题即是“森林幼儿园运动”,她说:“这个理念在日本很受欢迎,因为它就像是对残酷的日本社会的一种解脱。福岛事故让日本人重新思考人生,明白到我们应该更多地回归大自然。”
今天,日本的森林幼儿园的学位几乎供不应求,哪怕它没有政府补助,家长需全额自费。而德国,森林幼儿园已经像传统幼儿园一样享受政府补助。
在日本,像其他的栗驹高原自然学校、丰田白川乡栗驹高原自然学校,也都因地制宜,在各自的地区都有着鲜明的特点。从风格上讲,东西方文化有差异性,日本(中国台湾等)的自然学校,多体验、观察色彩,关注动植物、农林艺术,略偏静,有着东方哲学式的色彩。
欧美式则更多以营地教育、户外学校存在,略偏动,各样的运动色彩更强烈。体育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主流,偏重体能、运动艺术。如NOLS(North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则是基于户外运动探索旅行的教育模式,如攀岩、滑雪、户外野营课程体系。其体系则是模块化的运动、环境系列课程,基于较成熟的商业体系(北美的营地建设、商业户外活动很发达)。此外,日本的不少自然学校,也已经纳入国家编制体系,它有常规语文、数学等国家教育大纲教学,和传统学科接轨。
在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从童子军到徐仁修先生创建的荒野协会,到其他的一些户外培训和民间参与,也相比中国内地发展得更成熟和完善。
说在后面的话
在中国生活了五年的泰国/苏格兰血统的罗娜及罗西姐妹俩,于春节后,随她们的科学家父亲迁居到赞比亚。春节她们离开中国前,我带着自家孩子、罗家姐妹、小鱼儿等孩子,在虎跳峡、金沙江里漂流,他们的快乐是真实而明确的,他们的成长是看得见的。在壮丽的大自然中,这么大的孩子没有文化背景差异。
罗娜家移居原因(她家在昆明已经买了房和车),是不堪中国教育的压力:作业繁重,是英国五倍之多,老师要求每篇作业都要签字,教育把孩子圈在作业、房子里……她们现在读赞比亚的英式国际学校,60%的时间是在运动和户外。对于这些孩子的未来,文化背景差异随着他们的成长,就会渐显。
似乎,所有的中国父母,都在焦虑于孩子教育问题,包括我在内,还未找到答案与具体方法。这几年中国户外教育、自然教育、营地教育等(区别于传统校园教育外的教育方式),在飞速发展中。我相信未来都在往前走。校园教育、家庭教育、课外教育—这是孩子成长教育的三角。顺其自然,无论主动还是被动,这是一种选择。
我们处在一个变化中的时代。也许我们追索一生,都未必能找到答案。但我相信,答案即在森林里,答案即在佛陀那儿,答案也在上帝那里。答案、那个永远的旅途及归宿,穷极一生所追求的真理和幸福,即在大自然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