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中国
2016-06-03浦顿
浦顿
今天的住宅,在生活中已成了和教育、医疗一样的“头等大事”,房地产业也一直身踞热门话题之列。透过喧嚣的表面,或许只有引入历史性的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些年来的房地产热,其背后在发生着怎样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如果你生活在清朝,而且是一名八旗子弟,那你就不愁没地方住,因为你家族的住房是受到朝廷保障的。不过如果你兄弟太多,等到长大成家时想再搞到一处普通宅子(更别说豪华四合院了),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政府不允许你购买。你不得不与兄弟们分享父母留下来的院子。等到那一天,清帝宣布逊位,你所享受的一切住房福利都没了,你或许最终会同意,把家里的老宅子卖给一个有钱的汉族朋友,以便去另行购置住所。
在清末民初,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场景。从民国开始,中国正式进入了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自来水、电这些公共产品开始在城市普及。在北京,四合院的改造开始流行,浴室和车位逐渐兴起,人们的居住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传统的四合院,处处体现着一个家族内部的权力结构、长幼和尊卑,时刻不能乱套。而新的户型设计,则以功能和舒适度为主,不经意间就改变了家族内部的“权力关系”。
上世纪50年代开始,城市住房进入了新局面。很多无房者分到了房产。但这种福利分房的方式,在80年代面临着困局: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本无法靠分配来解决城市的住房问题。最终,国家宣告实行住房商品化——房地产,这个庞大的行业开始兴起,并成为每一个家庭生活的“重头戏”。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建的家属院,很多都面临着拆迁。在重新审视这种居住方式时,人们发现了家属院的迷人之处:作为工作单位的延续,它构建了新的熟人社会。小孩子在社区奔跑,所有的邻居都认识这是谁家的孩子,这种“熟人社会”提供的安全感,在新的商业楼盘中很难实现。新的小区,本质上是陌生人的社会,业主实现了对房屋的商业权利,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身份、职业完全不同的业主之间,人际间亲密来往的可能性也在变小。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今年政府提倡的“拆除围墙、开放社区”的主张,这不仅是一个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案,更是一个新的“开放”尝试。在世界范围内,有关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最好的,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曾经有很多高大上的社区,最后莫名其妙地衰落了,而有些社区,却一直保持活力,这其中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一个开放的社区,是会更安全,还是更让人不安?
居住,从来就不是简单的有关空间的问题。它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方式,它和人们的观念变革息息相关,有时候,它也是一种政治实践。从传统到现代,住房的变化是“静悄悄的革命”。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深入的阶段,基础设施和城建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是时候进入历史,思考一下“静悄悄的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