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项目建设中的合同管理工作
2016-06-02李秀双李月仙
李秀双 李月仙
摘 要: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之称,盆地内拥有丰富的钾、钠、锂、镁等轻金属资源,矿藏丰富,储量巨大。作为青海省重点经济支柱企业,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合理开采资源,创造了更大的效益,陆续建设了综合利用项目一二期工程、金属镁一体化工程、PVC一体化工程等一系列项目,合同管理工作从建设之初的茫然无序,经过十余年的管理经验总结,现在已实现了合同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既维护了国家财产安全,又保护了从事合同及项目建设的同志们。
关键词:项目建设;合同管理;加强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9-0185-02
在公司的合同管理中,因为管理人员参加工作时间短,专业水平不高,且缺乏相关合同管理经验,所以存在诸多问题,使项目建设及生产管理经营风险增大,经常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设完整的合同管理体系,包括完善合同管理机制、全面实现系统化、专业化、一体化的合同管理体制。
一、合同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1.加强企业合同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营的必然要求。企业合同是指企业在指定买卖合同时,对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有效约束,让买卖双方在执行过程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更好地执行买卖诉求。合同一般分为技术合同和商务合同两种,技术合同对商品的技术规格及详细技术参数进行规定,是产品到货时验收货物的凭证,商务合同明确商品的价格、发货时间、运输及包装方式、违约的赔付责任等内容。
2.合同管理制度完善使合同当事人受到有效的保护。自2000年公司全面开展项目建设以来,特别是2005年以后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一二期工程的上马,每年都有上千份合同需要签订,若合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合同的执行及制定没有统一的标准,作为项目执行经理或是合同执行人及合同办理人员,在项目合同审计时将面临着巨大的审核压力,及时地完善合同的签订及审批流程,更好地保护了项目管理人员,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真正达到了合理合法化,经得起审计部门的考核。
二、当前企业合同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合同签订阶段的问题:一是应当签订正式合同前应该进行合同会签,因没有会签,使企业存在风险。二是合同主体责任、执行责任不够明确,导致合同执行存在偏差。三是合同文字不严谨,容易发生歧义和误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四是合同技术规定不明确,导致到货商品与实际物资不一样,因无法使用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五是合同制定没有按照更新后的合同条款进行约定,不能够及时掌握更新后的法律法规。六是存在套用过期的合同版本的问题,材料的合同套用设备版本导致规定内容不相符。
2.合同履约阶段的问题:一是到货物资与技术协议不相符,在合同招标及技术协议谈判过程中,技术部门能够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去谈判,而实际到货时验货又流于形势,导致产品质量不相符。二是合同签订后供需双方缺乏沟通,不能及时修订设计缺陷及执行设计变更。三是合同执行不够严谨,因项目建设周期及加工等原因未能及时到货,大多数都不能按照合同规定进行追责。四是合同供需双方都没有按照约定行驶权利。五是到货长时间没有使用,导致设备在规定的时间未能及时进行性能考核,设备的使用效果无法保证。
3.在合同审查、监督和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合同招标及签订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能够严格的把关,但是合同执行过程中相关部门没有监控机制。二是对于违约合同及责任追责不够严厉,存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坏合同,国有资产蒙受损失。三是合同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法律意识不强。四是合同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监督力度弱,考核不严格。
三、解决合同管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1.建设企业合同管理体系。完善的合同管理机制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是分工明确。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明确采购单位及监督部门的责任,采购单位只负责走程序,真正合同的合法性及可执行性由各职能部门进行审定。二是流程清楚。合同签订及执行过程中,无论是审批程序还是验收程序均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上一个部门为下一个部门审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三是严考核应兑现。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对相关责任的责权利进行有效的规定,因个人工作原因按照规定进行严格的处理。
2.构建合同管控制度。构建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既有效保证了合同的执行,又能够让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3.健全企业合同管理机构。合同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
4.制定合同示范文本。合同版本的制定,目的是规范流程及减小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企业合同管理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成功的企业合同管理,是把合同的权利义务按职能分工分解到各部门,由各部门去履行属于自己职能范围的责任。只有这样,合同管理才能真正到位,履行责任才能真正落实。合同管理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领域,它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动,正因为如此,它具备了企业法务人员对其进行持续研究的价值,以期为提升企业竞争能力,防范企业经营风险而有所作为。
[责任编辑 王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