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创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财税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2016-06-02高昕陈爽张玉涛
高昕 陈爽 张玉涛
摘 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根基,而当下我国环境质量却令人担忧。基于生态创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现行财税政策支持体系的改革迫在眉睫。通过对支持生态创新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两大体系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推动力度的客观评估,分析现行财税政策不利于生态创新之处,并从宏观角度上对现行财税政策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生态创新;经济可持续发展;财税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9-0063-03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雾霾、气候变暖、水污染等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国外经济发展的进程表明,财政政策对环境及生态创新有着重大影响。有利于生态创新的财政政策可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节约资源、控制环境污染的作用,从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反之,若国家没有颁布并施行相关财税政策来保护生态创新型经济,则可能使得生产过程中严重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的行为变本加厉,从而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
基于生态创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从两方面抓起环境保护工作: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我国现行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分配政策、财政补贴政策、财政投资政策、国债政策及税收政策等。然而,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及环境现状,要想实现经济可持续,仅依靠财政政策是远远不够的。政府既要颁发政策将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贯彻人心,也要征收相应的税来为其起到双重保障作用。只有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双管齐下,才能真正起到引导社会经济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利用税收作为生态创新的财力保障的作用。
一、现行财政政策不利于生态创新之处
(一)财政补贴政策制定的不足
环境资源受财政补贴政策的影响,财政政策中不恰当的补贴,将降低被补贴商品的价格,产生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加距环境污染,导致资源的浪费,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违背。例如,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和城镇生活用水因享有财政补贴而价格偏低,居民在使用中随意浪费,导致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财政政策单一,市场开拓力度较小
在我国现行的一系列政策中,还没有建立起多种扶持政策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并行的体系。例如,一种清洁能源产品一定条件下只能享受一种鼓励措施,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所以,财政扶持政策的单一性导致了激励手段不集中,使得清洁能源得到的支持强度不足。
(三)对生态创新财政投入较少
根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投资治理生态污染的资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1%~1.5%的时候,能够降低生态环境污染恶化;当比重在2%~3%时,能够改善国家的环境质量。但是我国现在财政在建设生态环境以及治理污染上的投资大约保持在1.2%,对生态创新财政的投入明显不足。
(四)排污收费制度的不足
1.排污收费的对象和项目不够全面。现行排污收费政策对高于国家或地方标准的排污单位征收排污费,对排放超过标准的企业进行收费时,不考虑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对排放不止一种污染物的企业收费时,只是针对超标额较多的污染物进行收费,使排污企业单治理超标的污染物。而且,从现在的收费项目来看,即使已经有废水、废气、废渣、噪声、放射性等5类113项排污项目,但对于很多的危险排放废物、生活垃圾和废水,流动污染源并没有实施收费。
2.排污收费的制定标准不合理以及排污费收入的使用不恰当。我国现行收费标准相对于排污企业治理污染所投入的费用过少,甚至出现 “讨价还价”现象,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企业会选择缴纳低成本的排污费,而不是以更高的成本来进行生态创新。同时,排污费的收入使用不恰当,我国的排污费收入大部分属于地方财政,由地方财政决定排污费的分配与使用,中央对排污收入的使用缺乏有效的调控能力。
二、现行税收政策中不利于生态创新之处
(一)支持生态创新的财政政策缺乏有效性
1.税种的设立缺乏针对性。生态税(又称环境税),是国家为实现特定的生态环保目标,筹集生态环保资金,调节纳税人相应行为而开征的有关税收的总称。它是利用税收杠杆促进生态环境优化的一种有效方式。我国现在只存在少数与环境治理有关的税种,然而这些环保税种设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保护生态环境,因此我国政府难以有稳定的用来专门治理生态环境的税收收入,进而直接导致税收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调控作用被弱化。
2.税种的设立缺乏完整性。这种缺乏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我国现行税制征收范围狭窄,基本上只对矿藏资源征收资源占用税,例如资源税仅对矿产品及盐类资源课税,导致对其他资源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保护生态环境的税收优惠形式单一,范围仅限于减、免税,而且优惠税种较少,大大降低其支持生态创新的有效性。
(二)现行个别税收政策存在瑕疵
1.消费税:我国现行的消费税没有对消耗不同水平资源的产品进行区分,税基窄,更不科学的是一些极易导致环境污染的税目反而不列入征税范围中,例如黑煤球、氟利昂、一次性产品、电池等高污染的消费品。
2.资源税:我国现行的资源税的设置不能完整反映自愿的级差收入,导致不能真正起到通过税收引导资源高效合理利用的作用。同时,我国现行的资源税的征收对象仅局限于矿藏品,对于水资源、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非矿藏品资源没有课税。
3.车船使用税:我国车船税的征税没有进行区别划类。现行的车船使用税的设置对同一类型机动车采取以量征收且税率相同,没有考虑性能、耗油、尾气排放量不同的同类型的机动车,对环境造成的不同程度损害。
三、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改进建议
(一)完善当前的财政政策体系
陈顺洪在《创新支持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公共生态财政政策研究》一文提出,我国可以从多个方面完善当前财政政策体系:(1)通过控制源头的污染,对其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排污量进行监督,减少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总量,尽量做到零污染排放;(2)加强国家财政对生态创新的支持力度;(3)通过开放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的排污权交易试点及水权交易试点来解决过剩的排放;(4)改进财税政策,通过积极地开展与生态等环境相关的修复,形成一种可恢复的责任机制来改善现有的环境问题;(5)形成标准化的城市管理保障体系,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6)开展节能量交易试点,降低能源消耗总量[1]。
(二)加大国家财政对生态创新的支持力度
通过扩大国家财政对环境治理和生态创新的投入规模,政府加大对其产业治理的投入量,进而加强对环境的治理,使生态创新规模得以提升。环境的公共产品性质和外部性,决定了它应该成为政府财政投资的重点,而且遏制和扭转环境恶化趋势所需费用庞大。显然,我国目前对环境治理和生态创新的财政投入规模依旧不大。因此,为了尽早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必须保证环保投资占同期GNP的比重不少于2.2%,如此才能实现降低环境污染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目标。
(三)加快绿色基金制度的发展进程
绿色基金是国家专门针对节能减排战略,低碳经济发展,环境优化改造项目而建立的专项投资基金,其目的在于通过加强资本投入来促进国家节能减排事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基金设立虽已起步,但数量仍远远不能满足环保的需要。所以,各地方政府应积极配合中央政府,在中央政府的带领下,加强加快绿色基金制度的发展进程,充分发挥绿色基金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促进生态创新,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维护社会的生态平衡。
四、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改进建议
(一)加快环保税的立法
1.坚持构建绿色税收的基本原则。王亚民(2013)在《我国绿色税收政策的效应分析及改革思路》中指出,我国环境税制度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税收中性原则;税率差别化、超额累进的原则;税收专款专用、统缴统支原则[2]。
2.划定合理征收范围。大气污染税和废气税:常见的废气征税有针对排放二氧化硫气体征收的二氧化硫税、针对排放二氧化碳气体征收的碳税和氮税等。废水和水污染税:废水主要包括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农业废水。固体废物税:固体废物按来源可分为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噪音税:噪音税的征收方式有两种:固定征收(美国)和按噪音排放量征收(日本、荷兰)。能源税:是对能源的开采、生产、消费阶段征收的税,是一种比较全面的节能税。机动车税:是对我国现行车辆使用税的规范,是一种专门性税收,可有效减少废气排放和能源消耗。
3.设置合理税收税率。征收的税率的高低应该同需要征税的污染物排放量和污染程度挂钩。对于污染物的不同排放量和不同污染程度,应按照相对应的标准来确定税率。税率在总体上应以累进税率为主,可以充分体现税率之间的差别。此外,纳税人的总体负担能力也是税率的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保证征收的环保税能满足治理污染所需费用的最低限额即可。
(二)促进完善现有税种
1.调整消费税。调整征税范围,增收电池、氟利昂、一次性饭盒、塑料包装物、具有污染性的电子产品等污染物的消费税,对煤和火电等污染性能源以及船和飞机等机动交通工具征收消费税;在消费环节中,对购买及使用应税产品的消费者征收消费税;将车辆购置税列入消费税的类别,按不同污染程度设置各级税率。
2.完善资源税。将计税依据由“从量计征”调整为“从价计征”,只有建立了公正合理的税收调节机制才能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开发率和采收效率。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开发利用各类可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此外,进一步完善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和耕地占用税纳人资源税体系,并按照实际情况适当地提高税率。
3.改革燃油税和车船使用税。燃油税的开征将与油耗直接挂钩,有利于减少高排量汽车的实际需求,也有利于增强市场对低排量、低能耗、低污染的环保小型车的购买力。车船使用税也可以和油耗排放量直接挂钩,这对财政收入的增加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都具有积极作用。
4.给予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马杰(2014)在《促进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中指出,由于从事清洁能源产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企业负担重[3]。因此,在给予增值税税率优惠的基础上,针对清洁能源企业购进生产设备时所支付的增值税建议实行即征即返、全额或部分返还的优惠政策。此外,为了提升清洁能源相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建议对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清洁能源相关产品实行较高的出口退税率,从而降低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
(三)优化价格机制
1.调节排污收费定价机制。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开征环保税,我们需要通过进一步调节规范现有的污染物收费价格机制。从而更好地抑制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严格遵循“污染者付费原则”,在当前的收费基础上,把污染物治理成本作为基数,合理制定收费标准,量化环境要素成本,优化价格机制。胡绍山(2010)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对策》中提出,按征收对象对税收进行分类,分为以下五类:即对流转额征税、对所得征税、对财产征税、对行为征税、对环境征税。同时提出对污水、废气、固体废物以及危险废物、噪音等方面的排污相对征税,不再征收排污费[4]。
2.建立健全排污权二级交易市场。我国目前的排污量拍卖制度并没有对改善污染物的整体排放量大的情况。大部分企业由于减排成本高,且排放量指标不能在市场进行自场交易无法弥补损失,所以企业见排减污积极性普遍不高。针对这一现象,我国目前亟须建立和完善排污权交易的二级市场。在二级市场企业可以将减排后的富余排污指标投入二级市场进行交易拍卖,弥补技术创新增加的成本,补充技术研发资金,获得长期收益。长此以往,有利于企业从自身出发认识到减排减污对企业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顺洪.创新支持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公共生态财政政策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79-80.
[2] 王亚民.我国绿色税收政策的效应分析及改革思路[D].沈阳:沈阳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 马杰.促进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 胡绍山.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对策[J].消费导刊,2010,(8):88.
[责任编辑 陈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