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本土文化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中的角色探讨
2016-06-02韩俊
韩俊
摘 要: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比较重视自身的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象征,是民族的印记,文化形式多样,风格迥异。文化是由人创造而来的,人们在解决物质需要的时候,不自觉地进行着文化的生产。物质生产与文化建设密不可分,换句话说经济与文化是统一的共同体。研究本土文化在区域经济转型中的地位,以期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地方文化;经济;促进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9-0035-0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重点强化文化建设,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后盾力量,而地方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文研究乐山本土文化在经济转型中的角色担当,目的在于提升城市品位内涵,推动区域经济、城乡经济稳健发展。
地方文化凭借其独特的功能,影响经济的发展,优秀的地方文化彰显着经济的活力。乐山地区文化气息,不仅仅表现在旅游文化方面。尽管现在旅游文化是乐山的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认为除旅游文化之外,还有如饮食文化、休闲文化、城市文化,以及乐山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乡土文化以及新文化。乐山所具有的文化,在经济转型中地位该怎样,其表现形式该当如何?本文将着重回答这个问题。
一、着力发展本地特色文化,提升城市品位内涵,促进城市与文化有机融合
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繁荣的外在表现,也不在于城市所拥有的高楼大厦等基础设施。城市的繁荣所散发出的气息是自身文化底蕴魅力的投射,城市的外在体现归根结底是城市本土文化的沉淀凝结。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城市经济圈、城市群,提升城市生活品位,依靠的就是地方的特色文化。当提及乐山这座城市,那必然会想到旅游、美食、休闲、高铁。同样提到旅游,必然联想到乐山—峨眉山。是城市体现文化要素?还是文化要素折射在城市中?我们认为,是乐山特色文化让一座既古老又现代的城市深深地印在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人们心中。人们或许不知道乐山这个城市,但是人们一定知道大佛,一定知道峨眉山。可见,城市的知名度大小更多取决于文化的吸引力强弱,强调特色文化建设是地方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经济发展好坏可以从城市建设规模窥探一二,城市品位的提升有利于地方经济转型稳健地发展。城市品位内涵即是文化综合作用的体现,可以这么说,特色文化是城市建设的灵魂。
那么提升城市品位,首要任务是大力发展本地特色文化。在这里,首先探讨研究乐山旅游文化发展情况。因为乐山的旅游文化在全国已经有了影响力,是乐山的特色文化。前期的旅游文化基础已经铺垫完备,我们还需要发展旅游文化吗?发展旅游文化是不容置疑的现实问题。每个城市,都在大力发掘本地旅游资源。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乐山当然不能例外。要打造乐山特色旅游文化,首先整体要做好旅游资源开发规划,重点打造乐山—峨眉山旅游圈。如果把旅游仅仅当作旅游经济来看,这无疑是减弱了旅游本身所包含的价值。因此,必然要把旅游经济上升为旅游文化,用文化符号来实现乐山的价值。目前来看,乐山—峨眉山市(峨眉山市隶属乐山所管辖)旅游项目主要是大佛风景区、峨眉山风景区。从2013年举办的乐山大佛文化艺术节,以及2014年、2015年举办的四川国际旅游博览会来看,取得效果明显,既推动了经济发展,又进一步宣传了乐山旅游文化。在今后,在如何更好地开展艺术节、办好旅博会,办出特色文化艺术形式上仍有很大的空间可操作,做好这项工作,将是乐山发展和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契机。旅游文化在城市宣传中影响力将日益增大,对旅游文化资源有效开发利用需要乐山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不断的思考,如乐山旅游与美食结合、旅游与休闲娱乐结合、峨眉山温泉与餐饮文化结合、峨眉旅游与茶文化结合等还有发展的空间。据2105年7月统计显示:“成功举办首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与亚太旅游协会联办的‘峨眉论坛会址和四川旅博会会址落户乐山。全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 354.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5.7亿元,分别增长12%和20.6%;旅游创汇2 908.7万美元、增长33.3%。”[1]
除旅游文化外,还有乐山的美食文化、休闲娱乐文化、乐山传统民间艺术,乐山周边县区的文化形式都值得研究推广。打造一批现代化设施酒店餐饮、高档的休闲疗养基地、建设方便快捷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来促进特色文化的宣传发展。着力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文化,保护发展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乡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乐山这座文化都市,认可这座文化城市,让外来者吃住休闲娱乐尽在乐山,定居乐山。这样一来,乐山城市文化品位提升不言而喻。
城市不能缺少文化的积淀,特色文化也需要城市外在表现,城市与文化的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在城市与文化的融合过程中,要认真结合城市发展定位和本地文化特色,两者只有各取特长,有机融合,才能发挥功效。同时还要注意一点,在开放的城市,就要求城市要有宽阔的胸怀接受外来文化,不能排斥外来文化,否定外来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冲突与融合最终被城市吸收,内化为城市文化符号,这种相互包容的城市文化风格,正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需。
二、文化为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优秀文化指导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我们在分析文化在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承担的角色时,不能忽视重要的一点,那即是文化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纵观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趋势,没有文化的介入是不能够顺利完成的。人们过多地关注经济形势的发展,地区经济转型需要什么政策,却常常忽视了文化的作用。经济建设需要什么样的思路与规划措施,就是文化决定的。对于经济该如何转型,问题在于必然要结合当地文化特点,才能有的放矢。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也是紧密依靠地区文化。乐山的文化形式决定乐山经济转型发展的方向。因此,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我们不能无视乐山旅游文化、饮食文化,乐山休闲娱乐文化、传统文化、乡土文化。正是由于地区文化的特殊性,区域经济发展才能持续不断,经济发展的动力才不会枯竭。文化在不自觉地培养人才,熏陶人才,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大批合格的优秀智囊人才。在这里,文化保障着地方教育的发展,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在形成高素质的人才,它起着经济发展的头脑作用,源源不断地为地方经济提供着智慧。同时,文化的智力支持,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它不需要人为操作,如果忽略了地方文化特点和文化的智力因素,那么区域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给地方带来的可能不是幸福,而是破坏,甚至是灾难。
文化的重要担当,是客观存在,我们一再强调,文化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在力量,但是这里所说的“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被大家认可的文化,是所有的文化都是在经济发展承担重要的角色吗?“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说,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2]
我们认定的优秀地方文化才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动力。当下,乐山存在的文化形态众多,新兴文化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在这些文化生态中,仍有大量的病态文化,它们在利益驱动下已经“变色”,不再是为人民服务的文化。这些年,社会上大量滋生色情文化、暴力文化、低俗文化。社会的歪风邪气,在利益引诱下,借助文化的外衣,变得肆无忌惮,它们到处“招摇撞骗”,影响了人们正常的文化需求。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艰难生存,被挤到了边缘,大有衰败之势。外来文化与地方文化,在相互碰撞中,表现出矛盾冲突。尽管存在这样的情况,我们也不能瞻前顾后,担心害怕,须知抓住优秀文化,才是根本所在。经济的转型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确切地说是符合当地文化的需要,健康和谐稳定的经济是优秀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文化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风向标,经济表现文化特性,二者是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方向是由地方文化所决定的,特色文化、优秀文化,是当地人们长期生活实践形成的惯例,经济是人们之间的商品交换行为,人们的交换方式,是受制于人们之间的文化习俗。经济越是发展迅速,人们越是能感受到文化的影响力。一家企业发展,都时刻对外宣扬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转型发展依靠力量就是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那么简而言之,任何经济组织和单位部门转型发展,归根结底要从自身的文化中寻找答案。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并不是文化转型的结果,文化只是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思路与方法。
由于存在地方优秀文化,才会使得区域经济一出现,就自然会打上地方文化的烙印。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目前,乐山本土文化正逐渐摆脱单纯的文化形式,转变为经济形式,如乐山的历史人文自然,变成了旅游经济;饮食文化,变成了餐饮商业。休闲娱乐也正是商业化的运作,这些文化一旦上升到商业模式,那么商业自然反过来萃取其中的文化内涵,对外界做出宣传。如文化产业,就是这样存在发展的一种经济文化形式。我们不去探讨这种形式是文化还是经济,但是这恰恰说明了,文化本身可能含有经济因素,经济在文化力的作用下不断表现出文化的形式。
对于乐山地区,正是由于本身独特文化成就了其特有的经济形式,经济转型发展必由人的思想主导与转变,思想的来源是文化的沉淀,文化与经济是乐山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乐山离不开自身的文化,但也需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经济发展区域一旦扩大,外来文化必然渗入其中。今后越来越多的外来人会定居在乐山,那么这就会出现,文化抵触与融合情况,这也是乐山本土文化发展的有利契机,我们只要认真对待外来文化,在批判的基础上合理吸收优秀成果,凡符合本地的经济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文化,都可以大胆借鉴和运用,借助这些优秀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来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推动乐山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加速乐山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运用经济与文化的统一性观点,那么作为地方政府,在今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更要注重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结合,强力整合地方优势文化,大力发展和创新文化产业,确保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
四、民俗文化、乡土文化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纽带,保护发展民俗文化、乡土文化是城乡经济进程的必然要求
谈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然涉及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问题。在农村地区发展经济,不能按照城市经济建设的方式。农村地区风俗习俗过于浓厚,这就决定了乡村经济发展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乐山地区的乡村同样是面对这样的问题,在城市边缘,或较远的农村,城乡发展必然会涉及到搬迁、环境、治理、安全、卫生等问题。乡村的民俗文化、乡土文化会要求乡村经济发展一定要符合这里的习惯。农村地区人们的“文化”水平落后,但是民俗文化、乡土文化是长期形成并被人们认可的文化形式。没有人们内心的民俗文化、乡土文化认同,就没有乡村的和谐发展。因此,若想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顺利进行,当地政府部门就必须要深入农村实地考察民俗、风俗。乐山涉及的农村包含少数民族居住地,在发展乡村经济就要区别对待,如有的地方适合发展农业、有的地方适合发展牧业、有的地方适合发展养殖业、有的地方适合发展特色食品、有的地方适合发展旅游休闲。
同样,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不能忽视当地民俗文化、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工作。这些年,我们也看到,虽然农村地区经济建设提高了,但是文化建设却在不断地下降,当地人们的文化需要得不到满足,人们居住环境舒适,但是内心世界空虚,物质与精神矛盾就表现出经济与文化的矛盾。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把乡土文化、民俗文化,逼到灭绝的地步,当村民逐渐搬出农村,长期形成的地区文化,随着人们的离去而消失。如此下去,经过几代人,恐怕再也找不到民俗文化的痕迹,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民俗文化、乡土文化的。农村地区经济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民俗文化、乡土文化都是其根源所在,不能消失殆尽。因此,在城乡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民俗文化、乡土文化尤为显得重要。
对乐山而言,保护和发展农村地区的民俗文化、乡土文化,这需要社会、政府、学校的配合才行。乐山农村地区风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应结合经济的发展,做好对外宣传。可以利用开展文化艺术节、美食节等专题艺术节形式进行对外宣传。在加强建设方面,则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文化站、农村地区文化广场等把流散的民俗文化聚集起来。总之,保护发展民俗文化、乡土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保护发展的力度仍需加强,采取何种形式保护发展民俗文化、乡土文化需要社会各方做出全面合理的思考。
五、小结
对于文化与经济的探讨,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文化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应该被重视。研究地方文化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角色的这个问题,无疑是在说明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要关注文化的建设,没有优秀的地方文化,就没有区域经济的强盛,乐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时刻不能忽视文化的建设发展,乐山经济转型的指挥棒必然由本土优秀文化承担。乐山优秀文化依然需要大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在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是历史证明留下的痕迹,无法磨灭。但是传统优秀的文化,在经济建设中渐渐被淹没,如不能用借助经济的外衣,去保护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其消失,那真是憾事。因此,在这里,保护文化与发展文化要同时并举。文化指导经济转型发展的方向,文化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持,是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
对于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融合,我们仍需要认真考察。随着经济开放、城市开放,外来人口迁入乐山,那么外来文化势必要与本地文化产生摩擦与碰撞,如乐山语言文化、休闲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差异性,是否会和谐融合共同促进乐山经济发展,这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索的问题。研究问题无止境,解决问题是研究的目的。我们会持续关注乐山文化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在今后,我们相信文化将会日益突显出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乐山市人民政府网,http://www.leshan.gov.cn.
[2] 冯文俊,文武.对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思考[J].经济论坛,2006,(14):38.
[责任编辑 陈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