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碳排放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2016-06-02庞震
庞震
摘 要:当前,西安市经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社会福利的增加,与此同时付出了较大的环境代价,而产业结构调整是西安市平衡经济增长和环境规制的一个突破口。研究碳排放对西安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针对碳排放和产业结构的特点,提出减少碳排放的途径,以期为西安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关键词:产业结构;二氧化碳;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9-0024-04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根据联合国政府2007年评估报告,当前,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上升,导致各种极端气象频繁出现,而且温室气体排放与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费紧密相关,特别是全球的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也存在高度相关的关系(于左、孔宪丽,2013)[1]。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的年平均增长率接近两位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形态也不断调整改善。然而,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迁并不意味着社会福利的增加,资源、环境问题正日益成为制约西安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生态环境恶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两难冲突已经日益受到关注。
国外学者对于环境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关注较多,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首先认识到环境对经济的影响,一方面率先提出大力发展本国清洁产业,从而降低污染密集型产业在本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得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Moudatsou & Kyrkilis,2011[2];Drucker & Feser,2012[3])。另一方面,这些发达国家的“污染密集型”产业直接转移到环境规制相对较弱的发展中国家,或者该国直接从境外进口污染产品进行替代,消费的同时却不用承担污染的损害,即“污染避难所效应”(Hofer & Eroglu,2010[4];Silva & Soares,2013[5])。
我国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学者们得出的结论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多数国内学者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环境规制措施的增强,会进一步促进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溢出,进而推动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闫文娟、郭树龙,2012)[6];最终将促使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进展,即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例不断降低,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进一步促使环境污染的减少(郑丽琳、朱启贵,2013)[7]。另外部分学者则认为,环境规制措施不能改善我国的产业结构,我国仍然是全球制造业大国,环境污染仍然比较严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并不成立。虽然在微观层面上基于二氧化碳减少导向的环境规制措施,有效控制了我国部分中小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促进了企业的技术革新。然而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环境规制却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中小企业的治污成本和生产成本,进一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济利润和竞争能力(肖红、郭丽娟,2006[8];沈能,2012[9])。
二、西安市碳排放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及模型构建
碳排放量(CO2):西安市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西安市第一产业增加值(cy1):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占西安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例。
西安市第二产业增加值(cy2):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占西安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例。
西安市第三产业增加值(cy3):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西安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例。
主要利用1980—2014年年度时间序列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西安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网站,本研究主要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研究西安三次产业变动对碳排放量的动态影响。为了防止“伪回归”,需要检验时间序列数据是否平稳,本研究主要使用ADF统计法检验了西安市单位GDP的碳排放量(lnCO2)、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lncy1)、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lncy2)、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lncy3)四个变量的稳定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经过ADF统计检验可知,第一产业占GDP 比例、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和二氧化碳四个变量的原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但是这四个变量的一阶差分在5%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的,说明两年lnCO2、lncy1、lncy2、lncy3四个变量为一阶单整时间序列。
(二)协整分析
为了分析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主要使用Johansen协整统计法检验西安市单位GDP的碳排放量(lnCO2)、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lncy1)、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lncy2)、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lncy3)四个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通过方程(1)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这四个变量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
根据协整方程(1)的计算结果可知:三次产业的变动对西安市二氧化碳排放量(CO2)的变动均有正向的影响。其中,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对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CO2)的影响弹性为0.085,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弹性为0.259,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对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CO2)的影响弹性为0.052,说明第二产业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作用最大,其次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最弱。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只能分别表明西安市碳排放量和三次产业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并不能确定是否具备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要求变量必须平稳的,因此需要对四个变量的一阶差分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根据AIC和SC最小化准则,选取滞后期为2,主要得出如下的结论。
第一,第一产业和西安市碳排放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即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动是第一产业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反之,第一产业变动不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动的格兰杰原因。第三产业和西安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即第三产业变动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但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动不是第三产业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第二,西安市碳排放量和第二产业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即第二产业变动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动也是第二产业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这也说明从短期来看产业结构升级不能立即使碳排放减少,而从长期来看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是减少碳排放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样,碳排放也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从长期来看碳排放量的减少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三、低碳经济范式下的西安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分析
2014年12月,我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为了平稳经济增长和环境发展,西安市应该走“边发展、边治理”的道路,加快向低碳产业转型,加快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第一,以产业技术政策保障西安市低碳技术资金投入。在低碳经济领域,由于技术本身具有的公共品属性,导致市场不能对其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因此政府以产业技术政策的形式对其进行干预,干预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国低碳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王可强,2012)[10]。无论是一国的整体竞争力还是低碳产业的发展趋势,最终都是决定于该国的低碳产业技术能力。在这个方面,发达国家目前仍然占据制高点,其原因恰恰是这些国家都有非常强有力的低碳产业技术政策。
第二,实施对西安市环境规制相关主体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为了使环境规制措施能高效率地发挥作用,政府不仅要对环境的规制者建立激励相容的环境绩效激励制度,还要对被环境的规制者实施相关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特别是为西安市中小企业提供相关的减污技术的支持,同时加大对企业超标排污的惩罚措施,以约束企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第三,发展低碳金融,加强对西安市环保企业的扶持。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王修华、王翔,2011)[11]。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加大对低碳经济及低碳行业的研究,把握低碳行业的发展前景,完善绿色信贷机制,制定关于低碳产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对前景良好的低碳企业和项目予以大力支持,推进低碳企业做大做强,进而引导更多的企业进入低碳领域,从而转变长期存在的不良发展模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 于左,孔宪丽.产业结构、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J].经济管理,2013,(7):24-35.
[2] MOUDATSOU A,KYRKILIS D.FDI and economic growth:causality for the EU and ASEAN[J].Journa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2011,(3):554-577.
[3] DRUCKER J,FESER E.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gglomeration economies:An analysis of productivity in thre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12,(1):1-14.
[4] HOFER C,EROGLU C.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economies of scope on firmspricing behavior: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US
domestic airline industry[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2010,(1):109-119.
[5] SILVA S,SOARES I,AFONSO O.Economic growth and polluting resources:Market equilibrium and optimal policies[J].Economic
Modelling,2013,(30):825-834.
[6] 闫文娟,郭树龙,史亚东.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效应:线性还是非线性?[J].经济科学,2012,(6):23-32.
[7] 郑丽琳,朱启贵.能源环境约束下垂直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可持续增长[J].财经研究,2013,(7):49-60.
[8] 肖红,郭丽娟.中国环境保护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12):92-96.
[9] 沈能.环境效率、行业异质性与最优规制强度——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非线性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2,(3):56-68.
[10] 王可强.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11] 王修华,王翔.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J].软科学,2012,(3):29-32.
Abstract:Xian econom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however,the economic growth does not mean the social welfare.The environment problem i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bottleneck”,which have restricted 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In this paper,we mainly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and try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 policy making.
Key words:industrial structure;carbon dioxide;economic growth
[责任编辑 刘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