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韶关市水上巴士规划初探

2016-06-02李斐纪龙

珠江水运 2016年8期
关键词:韶关市规划

李斐 纪龙

摘 要:本文分析了韶关市区交通发展现状及发展水上巴士必要性,从而提出了韶关市水上巴士的规划建设方案,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本课题的开展将对水上资源丰富,可建设水上公交的城市提供良好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韶关市 水上巴士 规划

随着韶关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交通和环境的压力日益严重。水上巴士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服务模式,对充分利用北江、浈江和武江的航道资源,适应韶关市区三江六岸区域的快速发展,推进公共交通的多元化,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实现居民绿色低碳出行,带动城市旅游发展,丰富韶关旅游文化和提升韶关城市品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韶关市区交通发展现状1. 1市区交通组织现状

受江河、山地等地形及历史因素影响,韶关市区城市空间布局呈组团式发展,现状城市交通组织不尽合理,沿江岸设置主次干道,将大量的交通引到江边,滨江休闲活动与机动车交通重叠,降低了城市居民参与滨江休闲活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沿江缺乏停车空间,没有形成便捷的水上交通及游览系统。

1.2市区路网现状

韶关市少数高等级城市内部主干道均兼有过境交通的功能,缺少专门为城市内部较长距离交通服务的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部分城市干道兼有“商业性”和“交通性”的双重职能,限制了道路功能的正常发挥。过河通道分布不合理,如武江、小岛、浈江之间的联系依然不畅,中心区跨河通道太少,过河瓶颈仍未得以解决。

1.3公共交通系统现状

韶关共有36条公交路线,万人车辆拥有率为3.67标车,距规定的10标车/万人有着巨大差距,公交设施远不能满足市民出行需要,公交站场和路线网设置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进一步完善韶关市公共交通系统迫在眉睫。

2.韶关市区发展水上巴士必要性分析2. 1推动公共交通多元化发展,缓解市区交通拥堵

韶关市区三江汇集,三江六岸间的交通主要依靠跨江桥梁,早晚高峰时段过江桥梁很容易成为全市交通的“梗阻”地段,迫切需要建立立体、多层级和多模式的交通体系。在“韶关市区水上公交巴士工程项目调查问卷”中,约有57%的参与市民认为韶关市区的交通状况为拥堵。韶关市区依托北江、浈江和武江内河航道,发展水上公交巴士具有先天优势。

2.2发展市区水上公交巴士促进韶关旅游业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韶关市位处珠三角地区的“后花园”,水运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水上旅游的环境和条件。韶关市区水上巴士的建设将与《韶关三江六岸景观控制规划》相融合,将促进韶关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将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名片,提高城市的竞争软实力。

2.3发展市区水上公交巴士充分利用三江资源、实现低碳环保出行

利用三江水资源发展水运这一传统而又现代化的运输方式,水上公交巴士的建设不需要占用土地资源,利用孟洲坝梯级电站形成的深水库区航行,与公交、地铁等陆上交通相比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节约资金等优势。发展和建设韶关市区水上公交巴士是实现低碳环保出行的关键环节。

2.4韶关市区水上公交巴士是市区公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韶关市区市民的出行需求不断增长。开通水上巴士航线,将为韶关市民提供一条方便快捷的水上公共交通线路,通过与市区公交线路的紧密衔接,将为韶关广大市民提供更为完善的公交线网。

3.水上巴士规划方案

通过借鉴国内外水上公交巴士发展的经验,并结合韶关市区城市发展及交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韶关市区水上公交巴士确定为基于水上巴士交通方式形成的主体出行方式链模式:“地面交通+水上公交巴士+步行(自行车)”和“步行(自行车)+水上公交巴士+步行(自行车)”。其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沿岸地面公交需求存在一定市场分担潜力;

(2)尽可能发挥各码头在公交衔接上的优势;

(3)近期由于受到船速、船型有限、码头设施建设尚未跟上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水上巴士更多地属于区段线,同时考虑到其换乘效率低于地面公交,“步行(自行车)+水上公交巴士+步行(自行车)”的出行模式将会成为水上巴士试行线的主要服务对象。

3. 1码头站点设置规划

根据韶关市区三江六岸沿岸地带公交站场及公益租赁自行车站点分布情况,商贸区、旅游景点及居民小区的出行需求并结合项目组针对本项目所组织的调查问卷收集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规划在韶关市区的北江、浈江和武江规划布置水上公交巴士码头站点总计22个,其中北江10个、浈江和武江各6个。韶关市区水上公交巴士码头布局方案见图1。

在确定水上公交巴士码头布局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各码头站点的建设条件及客运需求情况,将规划的22个水上公交巴士码头站点分为3个层次,即中心站、停靠站和渡口码头。

3.2营运线路规划

韶关市区水上巴士营运线路的设置主要是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信息准确,进而把握需求特征,结合韶关市区水上巴士的出行方式链以及水上巴士的基本服务功能,确定其运营的主要线路。韶关市区水上巴士营运线路设置的总体思路见图2。

根据图2所示的韶关市区水上巴士线路设计的总体思路,结合韶关市区水上巴士站点的布局、出行客运及旅游客运的需求情况并结合各码头站点的建设条件,确定韶关市区水上巴士2020年和2030年的营运线路规划方案见图3和图4。

3.3营运价格方案

为了较为充分的了解韶关市民对韶关市区开通水上公交巴士营运价格的预期和接受水平,组织了《韶关市区水上巴士工程项目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反馈的结果,59.8%的参与调查市民可接受2元票价,29.2%的参与调查市民可接受3元票价,10%的参与调查市民可接受5元票价。根据韶关市水上公交巴士营运线路的里程,并考虑韶关市现有陆上公交的价格标准,结合上海、杭州、广州、兰州等地观光游览、水上公交巴士线路票价的设定建议韶关市水上观光游览线路的客运票价设置在40~60元之间,水上公交巴线路的客运票价定位在2~5元之间,横渡线路客运票价定位为1元。

4.建议及意见

(1)建立发展市区水上巴士的统筹协调机制:建设和发展韶关市区水上巴士工程是一个大型的综合系统工程,因此,韶关市区水上公交巴士工程项目在前期阶段就需要对中期建设、后期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建立由市领导牵头的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水上公交巴士工程项目发展中的重大事宜。

(2)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韶关市区水上巴士是韶关市公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投入资金提升基础设施,实现水陆交通无缝衔接。同时,为体现水上公交巴士的公共服务功能,应给予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3)为市民及旅客提供差别化服务:通过市场细分,提供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具有浓郁自然人文气息的水上公交服务。在保障公共交通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着力开发观光旅游、休闲和商务等多方面的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GB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S].

[2]陆锡明.大都市一体化交通[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韶关市规划
发挥人大在五年规划编制中的积极作用
韶关市举行首届新诗教育经验交流会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多元主体治理——以韶关市董塘镇为例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十三五规划
生态文明视野下中等城市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基于韶关市的实证研究
迎接“十三五”规划
广东省首个“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落户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
韶关市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