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旅游促进聊城市旅游业转型升级

2016-06-02淳悦峻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聊城市文化旅游转型升级

淳悦峻

摘 要:目前,要促进聊城旅游业转型升级,就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努力做到:以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相互交融增加聊城旅游业发展的新魅力;以文化创意增强聊城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力;以精品项目建设增加聊城旅游业新优势;以做大做强旅游企业培育旅游业发展新能力;以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构建旅游业发展新体系。

关键词:文化旅游;聊城市;旅游业;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9-0152-02

文化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的朝阳产业之一,也是聊城市“十三五”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它涉及面广,关联性高,辐射性强和带动力强,是拉动聊城旅游业进而带动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龙头产业。因此,应当充分挖掘聊城历史文化包含的旅游价值,促使历史文化与聊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全市旅游业转型升级。

一、以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相互交融增加聊城旅游业发展的新魅力

目前,聊城市旅游业正在进行转型升级,发展势头非常强劲。2014年接待国内游客量1 696.9万人次、入境游客5.4万人次。全市旅游总收入115.7亿元,同比增长13.88%,占全市GDP总值的4.6%,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聊城旅游业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2014年的旅游收入仅相当于青岛市的1/10、济南市的1/6,还不如德州市多,这与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形成了较大的反差。

这一差距,主要是由于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相互交融不够造成的。聊城是齐鲁文化、燕赵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汇集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著名的江北水城、生态园林城、中国温泉城。境内有名胜古迹2 700多处,其中有旅游开发价值的达470多处。“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品牌影响也越来越大。然而,由于对这些历史文化开发利用程度有限,目前全市旅游业仍然以观光旅游为主,严重地影响了这一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入挖掘全市这些历史文化资源,给旅游业注入历史文化的灵魂,促进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相互交融,全面促进聊城市旅游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二、以文化创意增强聊城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力

以文化创意增强文化旅游新亮点。聊城应依托文化旅游的综合优势,科学设计运河文化、水浒文化、徒骇河文化、马颊河文化、黄河文化和“山泉水圣”等文化旅游线路;利用影视基地和现代科技手段,利用音乐、动漫、戏剧、电影、电视剧等形式倾力打造《金瓶梅》《梵呗乐舞》《鲁仲连》《光岳楼》《张自忠》《武训》《季羡林》《海源阁》《胭脂》《侠女十三妹》等聊城地方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作品。继续唱响豫剧《孔繁森》《大脚皇后》和京剧《陈三两》等有关聊城的作品以增强旅游的趣味性、艺术性和亲身体验性,增加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以文化资源创新优势抢占休闲旅游新高地。目前,世界旅游业正从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型、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因此,应依托聊城市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休闲游、度假游、体验游等文化项目。聊城应当尽快完善水上古城和旅游度假区建设,将其打造成聊城城市记忆展示区、城市客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古代文化大观园和古城居民新家园。应当尽快完善徒骇河文化旅游休闲带建设,在世界运河文化博览园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沿河观光农业、有机农业、生态休闲度假产业带全面建成聊城城市绿色滨水景观长廊。应加快建设运河文化旅游经济带,以商帮文化、漕运文化、佛教文化、移民文化、民俗文化和康熙、乾隆下江南之遗风遗韵为依托,精心包装构建运河旅游线的卖点。可以建设沿河绿色休闲度假经济带、生态观光农业经济带、民俗旅游经济带、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和小城镇改造示范区。还应规划建设马颊河生态旅游度假区,可以建设休闲娱乐区、湿地保护区和会展中心。

以信息技术促进智慧旅游新发展。聊城市应紧紧抓住刚刚出现的智慧旅游这一机遇,尽快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对聊城旅游业实现数字化的经营管理。可以建设聊城智慧旅游服务中心,作为“神经中枢”,打造智慧旅游云计算平台、构建智慧旅游感知传输的“神经网络”体系,建设智慧旅游产业基地。通过互联网、无线网络,借助便携的终端设备,介绍聊城文化旅游项目、游览线路以及购物、美食、交通、住宿等相关信息,以便于游客对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活动做出科学合理的组合和安排,从而为游客带来预想不到的旅游体验和无微不至的旅游服务。

三、以精品项目建设增加聊城旅游业新优势

加强休闲度假和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应当以聊城市区为中心、构建包括各个县市区,甚至扩展到周边省市区在内的“大水城”格局。形成以聊城市区旅游为内核、以各个县市区旅游为中间层、以周边省市区旅游为外围的旅游体系。“十三五”期间,应当做好以下工作:加快水上古城建设改造力度,尽快完善各个旅游景观,使其成为聊城文化旅游业的龙头;把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作为全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新的增长极来集中打造;全力推进京杭古运河(聊城段)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完善水浒文化旅游线路;加快培育有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品,培植一批符合现代市场要求的旅游企业,把聊城建设成为冀鲁豫三省交界最大的休闲度假和旅游目的地城市。

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示范区。聊城应当选择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意识较浓厚的地域,下大功夫对其文化资源进行深挖掘、再创新,用声光电和艺术手段表现出来,形成“森林”景点,建立文化旅游精品示范区。比如,可以整合阳谷生态经济区的文化资源,用现代技术再现景阳冈上武松打虎、狮子楼上斗杀西门庆的场景,将景阳冈白酒、武大郎炊饼、潘金莲咸菜、郓哥脆梨等特色食品做大做强,还原古运河船闸的功能,将阳谷县打造成闻名中外文化旅游精品示范区。此外,聊城古城区、临清古城区、东阿梵呗公园等都是打造成文化旅游精品示范区的好地方。

努力开展聊城文化旅游业的营销活动。通过“一部电视宣传片、一首主题歌、一套主题宣传口号、一个电台频道、一台常演文化大典、一支口头传唱歌曲、一个专题网站、一个网络流行口号、一套系列丛书、一位形象大使、一个吉祥物、一个著名节庆”活动,将聊城民俗特色、地域风采和文化内涵反映出来。

四、以做大做强旅游企业培育旅游业发展新能力

旅游企业是推动旅游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市场主体。精心培育旅游企业,是弥补聊城文化旅游业发展短板的主要措施之一。为此,政府应当在搞好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大对旅游企业扶持力度。

对现有旅游企业进行扶持。支持聊城水城集团、东阿影视城、冠县马颊河度假村、昌润集团、东昌宾馆等各类旅游企业联合、兼并、组合并上市,盘活现有资产,形成旅游产业集群,使它们尽快做大做强,成为聊城旅游业的龙头企业。应当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对旅游企业放松管制,并约束一些人的“吃拿卡要报”行为。

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旅游业。政府应当继续下放审批权力,减少审批环节;设立旅游产业转型基金,有效撬动社会投资;扶持有实力的旅游企业上市,解决发展中的资金困难问题。

积极地引进市外旅游企业来聊城投资兴业,开展各种旅游活动。

五、以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构建旅游业发展新体系

建立集中统一的旅游管理体系。应当尽快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人为组长、由相关部门领导成员参加的聊城市文化旅游管理(发展)委员会。全面负责全市的旅游发展规划和实施。加强各县级旅游部门建设,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办事能力,充分发挥旅游部门职能。完善聊城市旅游协会的组织和功能,作为全市旅游行业的自律组织和市委、市政府的咨询、反馈系统。成立聊城市旅游专家咨询委员会和项目建设专家委员会,聘请知名旅游专家担任政府经济顾问。

建立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加快中华水上古城建设,特别是特色文化旅游商品购物街建设。在“十三五”期间将其打造成中国独有、世界一流的旅游顶目。加快水浒文化旅游区、马颊河生态旅游度假区、古漯河生态旅游度假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一批旅游产业园区。支持和引导旅游企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培育知名旅游企业。利用新技术,建设好各类宾馆、饭店。扶持旅游产品、纪念品走特色化、精品化、高端化的路子。搞好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做好旅游厕所建设工作。聊城还要加快水陆空立体交通建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的需要。

建立完整的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统筹做好各类旅游人才建设,整体提升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为此,应当委托高校并设立“聊城旅游培训中心”培养旅游业从业人员。特别是提高导游员的整体素质,使其更好地将聊城的文化资源以准确、有趣的方式展示给旅游者。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地的高层次旅游人才到聊城工作。

建立统一高效的宣传营销体系。开展整体营销,将聊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捆绑在一起通盘考虑,综合宣传;突出重点营销,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旅游市场的调查工作,对不同的游客群体,宣传推销不同旅游产品,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实行联合营销,加强与周边省市的旅游合作,联合开发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实现景区联动、合作共赢,避免因“相互残杀”而造成损失;实施品牌营销,进一步打响“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这一品牌形象,突出打造中华水上古城、世界运河风情、温泉休闲度假、名人名著文化、梵呗音乐圣地、养颜养生文化等一批旅游产品品牌。

此外,还应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和全民参与的旅游诚信服务体系和建立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保障体系。要充分发挥聊城人讲究诚信的历史传统,在旅游业发展上讲诚信、重承诺,以增加聊城在合作者和旅游者心中的知名度、忠诚度和美誉度,使文化旅游业持续发展,并不断发扬光大。同时,也要依法加大旅游市场整治力度,进一步规范旅游经营行为,保护旅游合作者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保护聊城的历史文化资源永续使用。

猜你喜欢

聊城市文化旅游转型升级
田间趣景
聊城市公共关系协会成立大会召开
A brief analysis of western natural law thoughts
The Fantasy of future catering industry
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意发展态势评价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