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估算意识,发展学生数感
2016-06-02王永生
王永生
摘 要 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潜移默化的渗透,需要教师每堂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尝到估算的甜头,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才会迸发出许多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估算方法,学生的估算能力也才能真正地得到提高。
关键词 估算意识 数学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国家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1贴近学生生活,感受估算价值
过去,教师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笔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学生缺乏估算意识和估算方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恰恰是估算比笔算用得多且更为广泛。要想牢固树立起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首先要在具体的情景中改变学生对估算的态度,正确地认识并体验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才能变“不愿估算” 为“喜欢估算”。一开始接触到估算,如果感受不到它的实用价值的话,学生就会觉得学习估算有什么用呀,还不如准确计算呢,那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无从谈起。实际上估算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也极为广泛,关键是有没有细心地发现。
所谓估算,是指在计算、测量中无法或没必要进行准确计算和判断时所采用的大致推测。估算要以培养学生对计算或测量的结果能有概括性、整体性的认识和理解,并且要对数学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合理的判断和推理,能够提高学生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估算到超市购物需要带多少钱,估算一个房间的面积有多大,估计外出旅游的费用,一个体育场能容纳多少名观众,2千克鸡蛋大约有多少个,赛前估计2008年奥运会中国能拿多少枚金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涉及这类有关物体的质量、 数量、长度等的估算问题。面对上述问题时,没有必要计算出准确的结果或暂时无法得出准确的结果时,估算不失为“一剂良方”。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关注这类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呢?首先,教师要有估算意识。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有步骤地将估算与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联系起来,逐步渗透,让学生不断加深认识。如在学习“千克的认识”以后,可让学生尝试估算日常生活中有关物品的质量 ;学习“米和厘米的认识” 以后,可让学生尝试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宽度或厚度;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以后,可让学生试着估算一把花生大约有多少粒……
总之,教师要做启发学生运用估算的有心人,尽量结合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寻找契机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再通过交流估算方法、技巧等途径,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感受估算的乐趣,并切身体验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实用性和便捷性,凸显估算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2结合数学教学,渗透估算方法
估算虽然是一种大概的估计,但并不是凭空猜想,那种没有根据的臆想乱猜往往与实际结果相差较大,那么如何估算才能更具有合理性和准确性呢?小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培养和教师的教学关系十分密切,在教学中要强化估算意识并结合教学内容作好估算方法的示范。教师的估算方法又着重体现在对各册教材中的估算题材的挖掘和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渗透上,这种渗透要穿插到教学全过程中。这就需要教师加强估算教学,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数感和量化能力的形成,具体就是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将一些估算的思想方法直接或间接地渗透给学生。
常用的估算方法有:
(1)近似估算法。根据实际情景把两个数估成整十、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这样能方便估算出一个大致的得数或范围。
(2)规律估算法。就是运用各种运算规律、性质判断运算结果,如判断9.6€?.87=8.352的结果正确吗?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一个因数(0除外)乘以一个比1小的数结果肯定比这个数小”的性质,轻松地对结果作出推测和验证,用这种估算的方法就很适合验算一道题是不是计算正确。
(3)联系实际估算法。如人数、租车的数量一定是整数,汽车行驶速度一定比自行车速度快等。
(4)据零求整法。
3创设情景,增强估算应用意识
学生数学素质的核心是应用数学的能力,其主要体现在用数学的观点和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引导学生在课内外能自觉运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一切估算的资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开展富有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变估算由“可有可无”到“无处不在”,增强学生自觉运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感悟方法,鼓励策略多样化
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利用估算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首先,让学生掌握预测策略。就是对问题结果的取值范围进行合理的估计,计算结果如果超出这一估计的取值范围,说明答案是错的。当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对信息作出整体把握,并迅速运用直觉思维作出判断,以指导解决问题的方向,从而达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其次,让学生掌握调整策略。在估算中由于运用不同的方法,其估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是不同的,所以恰当运用调整策略,能保证估算结果会更接近准确值;最后,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在交流讨论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训练优化策略的思想方法。
总之,让小学生具备初步的估算能力,需要师生一起增强意识,共同努力。在引导学生实践、分析和总结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初步估算能力,以拓宽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式,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