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摄影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
2016-06-02任雅聪
任雅聪
摘 要 高职摄影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一种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了知识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转变,是一种职业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构建高职摄影工作室教学模式,是实现学生由“适应能力”向“建构能力”的战略性转变,使之成为具有较强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摄影工作室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U238.2-4 文献标识码:A
1相关研究背景
高等教育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由来已久。在我国,设置有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高职院校都相继推出了一些工作室,工作室由一名学术带头人主持,带领若干名学术倾向相近的教师组成具有学术特色的教学实体,对在本工作室工作在编的学生实施教学。在学院的整体教学体系中,工作室教学占有重要位置。课程设置上一般都是先进行设计基础教学,后进行专业教学,专业教学大多是以项目教学的形式进行。这种工作室教学主要是以主持人及合作者的学术结构作为教学依据,它与高等职业教育所提倡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既有共性也有不同。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室教学目前还停留在模仿普通高等教育的形式上,在引进项目的教学过程当中,大多受到学院品牌效应及项目引进的时段制约,尚不能形成完整的从项目引进到项目开发的教学体系。
国内外院校的工作室教学体系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教学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和企业联系,实现产学研结合的新型模式。这些发展经验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模板。
构建摄影专业项目工作室教学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站在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类型——高等职业教育的高度去研究新的教学体系,对以往的教学体系进行重新定位与探索,构建既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又符合摄影专业教育规律的全新教学体系——摄影专业项目工作室化教学体系。在项目工作室教学体系中,学生不再是知识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在与教师、伙伴以及实践的交互作用中,主动地建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学生变成了主角,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能动、自主地选择,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的意识与调整,超越了传统教学中的被动性与依附性。在讨论、质疑、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学习”和创造。营造与实际工作岗位高度一致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从而激发其内在的潜能。从而实现学生由“适应能力”向“建构能力”的战略性转变,使之成为具有较强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型人才。
2当前高职院校摄影专业教学模式
当前各地高职院校摄影专业教学模式基本上都采用大而全的模块式教学,教学内容分为摄影基础知识、拍摄技术、摄影赏析等几部分。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基本上以PPT加教案,以理论讲授为主要内容,实训部分是在摄影棚进行,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的理论讲授是主要,学生被动接受,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依赖性较大,并且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减弱,从而造成学生创造性和独立个性的降低,其直接导致学生的作品雷同化严重,千篇一律,缺少创意,也让学生在学习中没有任何主动探索意识。目前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在摄影方面的教育课程主要有三种:一是素质教育改革后开展的摄影基础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以选修课的模式出现在各大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上;二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摄影课程,目的是提高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三是摄影专业教育课程,为了培养艺术摄影师、新闻摄影师、商业摄影师等专职从业人员。随着科技的进步,摄影器材的更新换代,胶片时代逐步被取代,也正意味着教学模式要有所改变,要跟的上发展形势。反观现今的摄影教学,却依然没有走出模块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依然是摄影概论、照相器材、拍摄技术、数码暗房、数码冲印、摄影构图、摄影技法等几大块。但是,虽然依然是模块化的教学模式,但时代的进步,一定程度上使摄影教学的过程有所改观。例如,多媒体设备广泛的应用于摄影专业教学、以项目训练为载体,来重新设置课程和教学模式。CDIO提出的能力培养大纲综合地考虑专业基础知识、个人专业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技能,以及在整个企业和社会环境下进行CDIO的全过程。
(1)基于CDIO模式进行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设计改革。坚持以CDIO标准为切入点,根据学院现有条件就教学场地加以改造,将教室、实训室以及专业实践场地和校企合作企业,都综合利用让学生接触和使用到各种专业工具,包括硬件、软件、仪器和设备,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互动互学的工作学习场地。
(2)校企深度融合,互助共赢。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生命力,体现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为适应市场需求,摄影摄像专业应突出办学特色,形成工作室化特色办学模式,让合作企业进校园,以延伸和拓展培训实训领域,实现工作室化特色办学模式。通过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打造企业化课堂,实施工作室+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企业参与教学和实训项目开发的指导,学生在企业进行岗前训练。
(3)企业真实案例,项目化教学。专业人才培养需借助于合作企业的支持,实训课程和内容以企业的实际案例为主,通过实战演练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项目案例开发过程中,从硬件环境、企业文化、项目案例、管理制度、工作压力等多个真实环境来实施。
3摄影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摄影工作室模式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必须具备丰富的摄影理论,且经历过工作的磨练与打拼,实践经验充足,能较客观地还原工作情况,才不会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下过于主观,影响学生的发展。但高职高专院校此类教师比例较少,我们可根据与实践单位的联系聘请校外经验丰富的在职专业人士担任实训教师,发展就应该改变,改变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们设立摄影工作室化教学模式是基于面向职业教育,目的是面向就业市场,培养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用人单位亲睐的人才。而传统摄影教育模式和现在的摄影教育模式,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多缺陷,已经不能适应摄影教学的需要。那么要构建的摄影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呢?摄影工作室一般是指由几个人或一个人建立的组织,简单的理解就是从事摄影工作的作坊,而如今摄影工作室已经成为一个商业摄影服务的理念。而高职院校中的摄影工作室,一方面是为了填补学校服务项目的中的空白,更主要的职能则是进行教学。
首先,摄影工作室营造了一个开放式的摄影空间,意义是为了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变为摄影实践,转化成商品和市场效益。在这个开放式的摄影空间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引领学生进行知识与实践的转化,学生获得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提升了专业技能,可以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付诸于行动,从中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当前市场对摄影学生的需求,根据市场发展随时改变摄影教学的侧重点;同时,根据岗位的需求,相应地增加实践内容,如人像摄影的不同风格、产品摄影的不同类别,增强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这正是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契合。因此,摄影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中心,是摄影过程的锻炼,是对摄影岗位职能的提前演练。摄影工作室进行的摄影教学内容必须和教学大纲以及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相统一,教师安排的实践内容更应注重与专业其他课程知识内容的衔接和运用。
其次,除了常规的教学之外,摄影工作室的另外一项职能便是工作,教师带着学生们工作,让学生进入社会角色,这样学生便在走入社会之前有了工作经验。 那么摄影工作室的工作从哪里来?以下有三个方面:
(1)摄影工作室应该加强与地方摄影企业 (如影楼、影棚、庆典公司、平面设计工作室等)的沟通、联系与合作,从这些企业获得摄影项目。
(2)摄影工作室从学校范围内找 “工作” ,学校重大活动的合影、学生的毕业照,还有众所周知的,现在的学生年轻、有活力,他们更喜欢把自己的青春和活力变成可见的记忆,也就是照片、或视频,那么摄影工作室便可以为学生提供这种服务,把她们的学生时代纪录下来,这跟影楼的某些职能类似,节省了时间、节省了金钱。
(3)中国的教育和时代一样正飞速发展,每年国家教育部与各企业合作推出的针对在校大学生创办各类技能比赛也不失为是一个好的工作项目,让学生可以对自身的学习有了好的评价标准,同时也为自己挣得荣誉。有了教学、有了工作,那么这种摄影工作室化的教学模式何尝不是一种工学结合的尝试。摄影工作室本身就是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而获得的项目经过主导教师的具体分配,每个学生都会得到具体的工作任务。而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问题和难题,这种难题的产生是由于学生学习的知识并没有经过实践转化,而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和难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便等于提早经历了工作岗位的磨练,得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更得到了学后能用的机会。现在的学生,由于时代的进步,在某些方面思想也成熟的早,他们更希望能早日工作,摄影工作室正好可以基本满足他们的这些愿望。
综上所述,在艺术设计系建立摄影工作室进行市场化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综合能力,也有利于学院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所以应该加快此项目的申请、立项和具体实施。
参考文献
[1] 张学信,王加力.浅议高职教育任务和教育模式[J].中国职业教育,2001(3).
[2] 靳治刚.“工作室”教学模式与“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和探索[J].中国职工教育,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