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6岁幼儿分享行为和分享动机研究

2016-06-02邓进红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邓进红,方 朦

(1.龙岩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福建龙岩 364000;2.厦门马巷幼儿园,福建厦门 361101)



5-6岁幼儿分享行为和分享动机研究

邓进红1,方朦2

(1.龙岩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福建龙岩364000;2.厦门马巷幼儿园,福建厦门361101)

摘要:本研究以厦门市某幼儿园的40名5-6岁幼儿为被试,运用实验法和访谈法,探讨“偶得物品”和“拥有性物品”下幼儿分享行为及其分享动机的特点。结果如下:(1)百分之百的幼儿具有正确的分享判断,但绝大部分幼儿并不愿意分享,“偶得物品”和“拥有性物品”之间的分享行为并没有明显差异。(2)愿意分享的幼儿中,被动分享占主导,其中一大部分是伪分享行为。(3)分享动机中,“同伴倾向”占主导,尤其是“偶得物品”的分享动机;“权威/规则倾向”和“移情倾向”也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分享行为;分享动机;物品所有权

一、问题的提出

分享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一种重要表现,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内容之一。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幼儿分享行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2]较少人关注幼儿分享内部的心理机制,探究幼儿分享的内部动机。仅耿希峰对运用问卷调查法7-11岁儿童分享行为动机进行了分析[3],而对于学前儿童个别研究者也尝试探索心理理论和所有权认知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刘晓晓等人通过实验法对3-5岁幼儿进行测试,并未发现幼儿心理理论发展对分享行为的影响,但所有权认知可能会对3-5岁幼儿的分享行为造成差异。[4]本文通过希望实验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设计,探讨5-6岁幼儿分享行为发展特点,分享行为背后的动机,分享动机和物品所有权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从厦门市某幼儿园两个大班抽取40名幼儿(被试)和40名陪同被试(与被试组同时参加测试,但其成绩不计入分析),幼儿年龄在5岁半到6岁半之间,平均年龄60个月。其中男孩20个,女孩20个。

(二)实验任务

实验地点:实验一采用班级操作间,确保环境单独、安静;实验二和实验三在自然环境下进行,保证实验的结果的真实性。

实验材料:用于故事判断用的情境图片;实验二和实验三采用的小玩具。对实验的整个过程加以录音,然后把儿童的回答转录成文字。

1.分享认知实验

操作:通过情景故事测验,了解幼儿分享认知的发展特点。实验员将被试幼儿带到班级操作间,进行情境故事测验。具体故事内容如下:

有一天幼儿园在分糖,有个叫芳芳的小朋友,她不小心把自己的糖掉在地上,糖变脏了就不能吃了。这时,有一个叫冬冬的小朋友看见了,但是他假装没有看见;另外一个叫红红的小朋友看见了,竟然嘲笑芳芳:“哈哈,你没糖吃,我有!”这时有个叫丽丽的小朋友走过来说:“把我的糖分给你吃吧!”在给被试讲故事的时候,同时给被试呈现与故事内容一致的图片,以帮助被试理解和记住故事内容。

问:哪个小朋友的做法是正确的?为什么?回答“丽丽”者记为1,回答“红红”或“冬冬”者,记为0。

2.“偶得物品”分享测验

操作:实验员加入被试幼儿活动中,然后找一个适合的时机拿出小玩具,并借给被试幼儿,观察其得到该物品后的行为,三分钟后对其进行访谈。能够分享者:记为1;拒绝分享者:记为0。

3.“拥有性物品”分享测验

操作:实验员将实验二的玩具找一理由,如以奖励的形式等,送给被试幼儿,观察其在三分钟内做出的反映,然后进行访谈。能够分享者:记为1;拒绝分享者:记为0。

(说明:为了避免前后实验的干扰,每个实验之间间隔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测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5-6岁幼儿分享行为特点

1.分享认知现状

实验一,分享情境故事的判断数据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幼儿分享情境故事的判断数据统计结果

从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5-6岁被试幼儿100%能够作出正确的分享判断,都认同把糖果分给没有糖果的小朋友是一种正确的行为,知道这种行为叫做分享。以上数据表明5-6岁幼儿已具备一定的分享认知。对此,王海梅、陈会昌等人的相关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结果[5]。

2.不同物品所有权分享行为现状

根据心理所有权即个体对物品所产生的拥有感,本文将幼儿分享的物品分为“偶得物品”和“拥有性物品”。研究者通过实验二和实验三测试幼儿分别在不同所有权下的分享现状,研究结果如下:

(1)“偶得物品”分享现状

实验二,“偶得物品”分享测验数据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二 幼儿“偶得物品”测验分享情况数据统计表

从表2可以发现,幼儿对“偶得物品”愿意分享的有11人,仅占总人数的27.5%;不愿意分享的幼儿有29人,占总人数的72.5%。说明绝大部分的幼儿对于“偶得物品”并不愿意分享。

(2)“拥有性物品”分享现状

实验三,“拥有性物品”分享测验数据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实验三 幼儿“拥有性物品”测验分享情况数据统计结果

表3的数据显示,在“拥有性物品”分享测验的条件下,5-6岁幼儿32.5%能做出分享行为,相比“偶得物品”的分享,上升了5个百分点。说明绝大部分的幼儿对于“拥有性物品”更愿意分享。

由表2、3可以看出,对比“偶得物品”和“拥有性物品”,幼儿更愿意分享自己的“拥有性物品”,但绝大部分幼儿都不愿意分享,对于这两种物品“不愿意分享”的幼儿在一半以上。实验一故事测试中,我们却发现所有幼儿都能够对分享行为作出正确判断,说明幼儿有分享意识但并不一定有分享行为,幼儿的分享行为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3.不同物品所有权下“愿意分享”现状

部分幼儿对不同所有权玩具会作出分享,根据实验中的观察,研究者将幼儿分享行为表现分为三类:主动性分享(把自己的玩具主动分给别人玩;看到同伴喜欢玩具,自己主动让给同伴玩);被动性分享(与同伴交换玩具;愿意分给同伴玩,但前提是自己已经玩过一段时间;在同伴要求下作出分享行为);伪分享(只和同伴分享自己不喜欢的玩具)。

根据上述分类,我们对幼儿对不同所有权玩具“愿意分享”具体情况做如下统计,见表4。

表4 不同所有权玩具分享情况统计表

(1)幼儿对“偶得物品”分享行为情况

表4数据显示仅9%的幼儿会进行主动分享,54%的5-6岁幼儿对“偶得物品”的分享表现出被动性分享,实验中,这种分享更多表现为幼儿在自己好伙伴要求下作出分享;同时也存在很大一部分的伪分享行为,幼儿对自己不喜欢的玩具会直接给其他同伴玩。

(2)幼儿对“拥有性物品”分享行为情况

当玩具归自己所有时,幼儿进行被动性分享的占69.2%,伪分享的占30.7%,与“偶得性物品”相比,呈现被动性分享行为的幼儿比例有所上升,然而没有幼儿愿意主动分享,对私有玩具也更倾向于交换分享。值得一提的是,个别幼儿会因为同情同伴而进行自主分享。

(3)关于幼儿对不同所有权物品分享行为的总体分析

表2、3数据中,我们发现幼儿对不同所有权的玩具作出分享行为的差异不大。从表3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对玩具的分享,被动性分享占主导,主动分享意识在这一年龄段还不太明显。这一年龄段幼儿的分享行为依靠外界条件刺激,需要在他人要求下或者是条件交换下(如交换玩具)才能产生分享行为,并且存在一大部分的伪分享行为情况,说明5-6岁幼儿分享行为还存在很大成分的利己性。

(二)5-6岁幼儿分享动机

关于本次对幼儿动机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访谈幼儿“为什么愿意将玩具与自己的同伴进行分享”。进而将访谈记录进行梳理归纳,将愿意与同伴分享玩具归因分析为四类:移情倾向(顾及其他小朋友的感受,而自己退让一步进行分享);同伴倾向(因为是好朋友);权威/规则倾向(受到分享意识或者老师或家长等人的要求而进行的分享行为);其它倾向(多种其它动机的倾向)。见表5。

表5 关于幼儿“为什么愿意与同伴分享玩具”表述内容归类

表6 幼儿“为什么愿意与同伴分享玩具”归因分布表

图1 幼儿“为什么愿意与同伴分享玩具”归因统计柱状图

1.分享动机总体现状

由表6、图1,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分享玩具归因中,同伴倾向所占比例高达45.8%,位居首位。幼儿分享行为受权威、规则因素影响所占比例次之,而移情因素所占比例最小。说明5-6岁幼儿分享动机归因中同伴倾向占主导,并且出现了移情现象。裴耕尘在对幼儿分享行为和分享认知的研究中有提到,5岁后幼儿已经能够意识到和他人分享玩具比自己一个人玩玩具更有趣,与本研究发现一致。[6]此外发现小部分幼儿在分享行为中已表现出移情行为,即幼儿开始懂得为他人考虑,出现利他现象。

2.5-6岁幼儿不同物品所有权下分享动机的差异

5-6岁幼儿对不同所有权物品分享行为动机情况数据统计如下,见表7。

表7 不同物品所有权下分享行为动机归因统计表

由表7可知,对于拥有性物品,幼儿分享动机情况依次为:同伴倾向占38.4%,权威/规则倾向占15.3%,移情倾向占23%,其他倾向占23.1%,其中同伴倾向幼儿比例最高。对于偶得物品,幼儿分享动机情况依次为:同伴倾向占54.5%,权威/规则倾向占27.3%,其他倾向占18.1%,移情倾向为0,其中同伴倾向幼儿超过一半。

从表7中可知无论是“偶得物品”还是“拥有性物品”,“同伴倾向”的分享动机都占优势,说明幼儿更倾向与同伴分享,而这种分享因素可能是因为分享带来快乐,亦或是带有一定功利性分享。同时面对拥有性物品,幼儿与同伴分享的动机更强。值得一提的是“移情倾向”分享动机所占比重相对较少,在“偶得物品”条件下,甚至为0。很多学者认为,移情在幼儿品德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7]然而实验中,幼儿分享行为中的移情因素所占比例很小,这个现象值得引起我们关注与思考。

此外,“权威/规则倾向”的分享动机也占相当一定的比重。可见,来自家长或教师的要求与教育对幼儿分享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力,这种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支配幼儿的分享意识而产生分享行为。

四、讨论

(一)5-6岁幼儿的分享行为发展特点

1.幼儿的分享行为与分享判断存在不一致

在研究中发现大部分幼儿在自然条件下都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虽然百分百幼儿都能够对分享行为作出正确判断,但这并不能够影响到他们在实际情况下的分享行为,即幼儿有分享认知但并不一定有分享行为。这可能与幼儿缺乏真正的道德实践活动有关。王海梅、陈会昌、张光珍的等人[5]的研究也证实这一点。

2.分享物品类型影响幼儿的分享行为

研究显示:仅有27.5%的幼儿愿意分享自己所得的玩具,72.5%的幼儿不愿意分享,这与刘晓晓等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4]。刘晓晓的研究表明一半以上的5岁幼儿愿意分享,这可能与分享物品性质、测试人、物品所属性等客观原因影响。本实验中采用玩具,比刘晓晓等人采用的贴纸对幼儿更有吸引力。

3.幼儿的分享行为带有较强的“利己性”

在本研究中发现,5-6岁幼儿在偶得物品情境下和拥有性物品情境下的分享行为差异并不大,但分享行为多是依靠外界条件刺激,需要在他人要求下或者是条件交换下(如交换玩具)才能产生分享行为,并且存在一大部分的伪分享行为情况,可以看出幼儿分享行为还存在很大成分的利己性。幼儿分享行为中的“利己性”问题,一方面是受幼儿期自我中心的影响[8]。同时也与幼儿所处道德发展阶段相关。艾森伯格将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分为五个阶段:阶段一的享乐主义、自我关注的推理;阶段二的需要取向的推理;阶段三的赞许和人际取向、定型取向的推理;阶段四的移情推理,阶段五的深度内化推理。5-6岁幼儿更多处于是享乐主义、自我关注的推理阶段,即幼儿分享或不分享的理由是取决于直接得益及将来的互惠或由于自己的需要或喜欢某人。[9]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得到不少跨文化研究的支持,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因此,在日常的幼儿教育中,成人应尊重幼儿心理发展特点,认识到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不应过分苛求幼儿进行分享。

(二)5-6岁幼儿分享动机特点

1.同伴关系是幼儿进行分享的最大动机来源

在研究中发现,幼儿“同伴倾向”的分享动机所占比例最高,即幼儿更愿意与同伴分享。有研究表明,处在友谊体系层次一的幼儿有着非常强烈的交友愿望,以至于他们宁愿选择一个不合适的玩伴也不自己玩。而处在友谊体系层次一中的幼儿开始着力在小组内发展友谊,因此孩子们会逐渐确定与自己某方面有相似性的群体,而这种相对稳定的群体就会使得幼儿在分享中优先考虑。[10]大班幼儿处在向友谊层次一发展的阶段,因此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玩具分享给自己的同伴。这与Reynolds的研究中所指出的“学前晚期和小学低年级的所有儿童都能意识到分享可以使别人和自己一起玩,这比一个人玩要有趣的多”[11]的观点是较为符合的。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当为提升社会交往能力提供条件,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分享。例如鼓励幼儿在一起玩耍时要积极与同伴分享或交换自己的玩具、零食等个人物品。

2.移情是幼儿分享行为的重要内驱力

在研究中发现,“移情倾向”在幼儿分享动机中占有一定比例,即有一部分幼儿因为理解其他幼儿的心情而选择进行分享。心理学家霍夫在研究中发现,“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基础,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内驱力。移情能力的高低对亲社会行为的水平起着重要作用”。[12]牟群英的研究中也证明移情训练能提升幼儿的分享认知,提高幼儿的分享水平。[13]而在本研究中发现5-6岁幼儿的移情能力并不是很高,因此成人应积极利用故事绘本以及生活中真实案例,对幼儿进行移情训练,帮助幼儿获得更多情感体验,促进分享行为的发生。

3.成人的示范和指导是幼儿分享行为的外部动因

本研究表明,20.8%的幼儿分享动机是“权威/规则倾向”,其中在偶得物品分享情境下更为明显。说明幼儿习得的规则和成人的权威对幼儿分享行为具有重要影响。5-6岁幼儿道德判断更多属于他律阶段[14],成人的要求和权威以及成人的举动是幼儿行为的重要参照标准。因此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应注重家庭教育,特别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当幼儿做出分享行为时,及时给以支持与赞赏,强化其亲社会行为。

(三)5-6岁幼儿分享动机与所有权认知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中发现,在偶得物品分享情境下,幼儿“同伴倾向”和“移情倾向”的分享动机都有所下降,“移情倾向”的分享动机甚至为0。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在进一步的访谈中发现幼儿对于偶得物品倍感新鲜,知道这物品不属于自己,所以会有一种“多玩一会儿”的想法,不大愿意作出分享。对于拥有性物品的不分享行为中,虽然大部分幼儿想把这个属于自己的物品藏起来,带回家,但有不少幼儿对于已属于自己的物品反而表现得更为慷慨,这些慷慨的被试幼儿认为自己以后还有更多机会玩这物品,所以更愿意分享。这与Eisenberg-Berg N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15]即幼儿对分享物的所有权认知导致幼儿分享动机的差异。因此,成人在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过程中,应引导幼儿正确认知物品所有权和物品使用权之间的关系,提高幼儿分享行为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忠玲,关于3.5一5.5岁幼儿分享水平发展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1996(5):36-37.

[2]李幼穗,赵莹.4- 6岁儿分享行为特点及培养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8(2):39-41.

[3]耿希峰,马丽枝,隋光远.7-11岁儿童分享行为动机研究[J].心理科学,2009(6):1355-1358.

[4]刘晓晓,莫书亮,等.3~5岁儿童的分享行为与心理理论和所有权认知的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3(1):24-31.

[5]王海梅,陈会昌,张光珍.4- 6岁儿童对“偶得物品”与“拥有物品”的分享行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37-43.

[6]裴耕尘.幼儿分享认知与分享行为的研究——以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幼儿为例(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3.

[7]张莉,戴琼瑶.通过移情训练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实验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55-59.

[8]张树俊.论幼儿分享局限与分享教育[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93-95.

[9]王美芳,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简介[J].心理学动态,1996(2):32-36.

[10] 马乔里·J·克斯特尔尼克,等.儿童社会性发展指南:理论到实践[M].邹晓燕,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96.

[11] Reynolds,E.Guiding Young Children:A Problem-Solving Approach.Mountain View,Calif.:Mayfield Publishing Co.2001.

[12] 王振宇等.儿童社会化与教育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13] 牟群英. 移情训练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的研究[J] .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4(3):21-27.

[14] 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90.

[15] Eisenberg-Berg N, Haake RJ, Bartlett K. The effects of possession and ownership on the sharing and proprietary behaviors of preschool children[J].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1(1):61-68.

[学术编辑甄丽娜]

[责任编辑张雁影]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04.017

The Research on Sharing Behavior and Motivation of That In 5-6-year-old

DENGJin-hong1,FANGMeng2

(1.EducationScienceSchool,LongyanUniversity,Longyan364000,China;2.XiaMenManXiangKindergarten,XiaMen,36110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chooses forty children aged between 5 and 6 as participants in a Xiamen kindergarten. With experimental and interview methods, the study explor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aring behavior and motivation about Occasionally Gained and Possessive Object.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all the children can make a right sharing judgment, but most of them are unwilling to share.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Occasionally Gained and Possessive Object.(2) Among the children who are willing to share, “Passive sharing tendency” is the dominant, some of which is a false sharing behavior.(3) As for the sharing motivation, “Peer Orientation” accounts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 especially that of occasionally gained object; meanwhile, “Rules or Authority tendency” and “Transference tendency”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s.

Key words:Sharing behavior; Sharing motivation; Subject ownership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0X(2016)04-0070-05

作者简介:邓进红,女,江西宁都人,龙岩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儿童发展。

基金项目:2014年龙岩学院百名青年教师攀登项目(LQ2014023)

收稿日期:2015-11-19;修回日期:2015-12-26

■儿童学习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