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乏词义动词与英汉使役结构的类型分析

2016-06-02王俊红

外国语文 2016年1期

王俊红 仇 伟

(1.山东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2.济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乏词义动词与英汉使役结构的类型分析

王俊红1仇伟2

(1.山东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淄博255049;2.济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250022)

摘要:在VP壳理论的基础上,该论文探讨英汉两种语言中使役结构的构式,并比较英汉使役结构的个性及在句法深层结构中的共性。语料分析表明,英汉使役结构都存在一个乏词义动词。根据中心成分移位法则,不同类型的乏词义动词会形成不同的使役结构。

关键词:壳理论;使役结构;乏词义动词

0引言

使役(causative)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Pinker, 1998:169)。很多学者对使役结构有所触及,国外学者有Baker(1988)、Comrie(1981)、Davis(2001)、Lin(2001)、Sebastien(2014)、Benjamin(2015)等,国内学者有徐通锵(1998)、何元建(2002)、张法科和周长银(2004)、熊学亮和杨子(2010)等。这些学者均对某一种语言的使役结构的形态、语义或句法作了十分有益的考察。可是,不同的语言可能会倾向采用不同的使役形式来表达,就英汉两种语言来说,使役结构的运用既有共性又有不同。此外,鲜有学者从乏词义动词切入来透视这类结构的运行机制。鉴于此,本文首先聚焦于乏词义动词句法理论,然后分别从英汉两种语言考察乏词义动词对使役结构的塑造作用,以期廓清使役结构显现的乏词义动词理据,阐明使役结构乏词义动词新解之合理性。

1乏词义动词句法理论

乏词义动词理论(Delexical Verb Theory)是近年来生成语法学家提出的一种句法理论假设。该理论的构建者Larson(1988)认为,动词短语VP由内层动词短语VP1和外层动词短语VP2组成。VP1叫做核心层的壳,其中心成分V1为空位(empty position),常用“e”表示,而VP2的核心动词为V2。但乏词义动词具有较强的句法特征,能吸收内层动词上移与之合并(merge)(Radford,2000:201)。因而,V2通过中心成分移位与VP1的核心成分即空位“e”合并,实现了句法移位,这是乏词义动词的典型特征。如图1所示:

图1

乏词义动词概念的提出是为了界定如have a walk、 take a bath、 make a call等结构中的动词的句法属性提出来的。由于在此类结构中,动词承担的语义较轻,整个结构的基本含义是由其宾语传达的,所以Sinclair(1990:147)把此类结构中的have、take等动词界定为乏词义动词(delexical verb)*除了乏词义动词外,学者们还把这类动词称之为轻动词(light verb)(Jespersen 1965,Volume VI:117; Brugman,2001)、支撑动词(support verb)(Namer&Schmidt,1997)等等。,并将由乏词义动词加上宾语构成的结构叫做乏词义结构(delexical structure)(仇伟,2012)。

2使役动词的分类

致使包括四个语义要素,即致事原因、使役动词、受事主体和致事结果。熊学亮和梁晓波(2003)提出使役词语是指明显或隐含地表示于一个使役事件中两个动作或事件之间因果关系的词语,在语义上其中一个动作或事件必须先于另一动作或事件,而另一动作或事件则由于前一动作或事件的出现而出现。因而,根据乏词义动词的形式和特征,我们将其概括为显性乏词义动词和隐性乏词义动词。

2.1显性乏词义动词

显性乏词义动词指的是具备语音形式,其语义在很大程度上已漂白(semantically bleached),基本上仅表示使役、致使意义的典型动词,如英语中的“make、have、cause”等,汉语中的“使、叫、让”等。例如:

(1)My performance makes my parents excited.

(2)爱是阳光,可以使坚冰融化。

例句中的“make、使”是带有显性致使标记的动词,表示使役过程,突出了致使的前因和后果。“由于在使事成分之前加上了一个‘使’类动字,原来那种含而不露的原因,即对使事产生英雄的力量,就从‘幕后’跑到‘前台’,成为使动句的一个结构成分。”(徐通锵,1998)

2.2隐性使役动词

隐性使役动词包括过渡性乏词义动词和隐性使役乏词义动词。过渡性乏词义动词是以语素的形式将一个形容词或名词变成(使A成B)式的动词(冯胜利,2005)。英语中过渡性乏词义动词是形容词或名词等词根加词缀构成的,如:

en-+Adj./Nounrich—enrich slave—enslaveAdj./Noun+-ensad—sadden fright—frightenAdj./Noun+-izemodern—modernize industry—industrializeAdj./Noun+-ifysimple—simplify beauty—beautify

汉语中,常常在形容词或名词后面加语素“化”构成隐性使役动词,如“美化、神化、西化”等。

值得注意的是,隐性乏词义动词还包括名词、形容词等词类通过词性转变而成的无语音形式(phonologically null)的但具有使役意义的动词(王文斌、徐睿,2005)和本身带有使役义的单纯词。通过词类转换来的隐性使役动词,如:

英语汉语名词→动词silencetheaudienceperfumetheroomshelvethereform汗牛充栋生死肉骨茉莉花芬芳了晨形容词→动词drytheclothesemptytheboxslowthecar红了荔枝,黄了菠萝,绿了槟榔良药苦口利于病生命一号,聪明你孩子的大脑!

没有明示但使役义却隐含其中的单纯词如英语中的“shock、 disappoint”等,分别表达“cause sb. shocked/disappointed”。而同样的单纯词在汉语中少之又少,只能用合成词的方式来表达使役义。例如:

(3)韩寒等人批评冰心作品,激怒王蒙举例证反驳。

(4)童书逆流而上,打动孩子还是取悦家长。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隐性使役动词置于致使原因和受事主体之间,蕴含使役动作和使役结果,并带有隐性使役意义。由此而构成的使役结构更加凝练、乖巧灵活,但语义并没有删减,甚至更加丰富。

3英汉使役句法结构的共性和个性

3.1显性使役结构

显性使役结构是指借助于英语中的“make、have、cause”等,汉语中的“使、叫、让”等这样的显性使役乏词义动词实现的使役结构。例如:

(5)These books make me excited.

(6)谦虚使人进步。

以上动词“make、使”是显性乏词义动词,以独立词的形式存在,是实实在在的词,语义上具有使役义。

根据乏词义动词壳理论,句(5)中的“make”和例(6)中的“使”在移位前始终处于VP2的中心成分位置,由此会形成下面的错句:

(5a)*These books me make excited.

(6a)*谦虚人使进步。

句(5)和句(6)句法移位前后的树形图如下:

图2

图3

根据格过滤条件(Case Filter),每一个在语音上得以实现的名词短语,必须被指派(抽象的)格(Chomsky,1995:111)。如果“make”和“使”不移位,那么“These books”和“谦虚”就得不到主格,而“make”和“使”一旦移位至外层的V1,便可充当谓语,那么“These books”和“谦虚”便可通过“一致”(AGE)而获得主格,受事“me”和“人”被指派了宾格,它们的语法特征也因而得到核查。换言之,“make”和“使”必须要上移,以实现给主语和宾语赋格的目的。由此可见,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显性使役结构都是通过语法结构(SPEC+CAUSE+XP)来体现的,只不过英语中此类结构的运用远不及汉语频繁。这是因为英语更多的采用词汇来表达使役概念,表示直接约束,句子使役只是辅助的,表达间接的因果关系。而汉语中,典型的使役结构采用句子形式,词汇使役结构往往被边缘化。例如:

(7)The book disappointed me.

(8)*这本书失望了我。

(7a) The book made me disappointed.

(8b) 这本书令我失望。

例(7)是使役动词+宾语的形式,是英语中普遍采用的语言形式,而例(8)却是错误的表达,这是因为“失望”仅表达受事主体的一种心理状态,却不包括外部动因,只能用句子使役结构句(8b)来表达。而例(7)和(7a)相比,在实际运用中更倾向于例(7),这是因为英语中词汇使役是典型的使役结构,被认为是更地道的表达形式。

此外,从语义角度看,英汉两种语言是一致的,其显性使役结构都是由含有特定“致使、使役”这种语义要素的显性使役动词组成,并且在生成这样的句法结构时,都表现为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施加外力作用的语义特征。例如:

(9)The news makes me excited.

(10) He had his son clean the table.

(11)她的话令我大吃一惊。

(12)这部电影让我非常失望。

例(9)中的“excited”不是“me”自身作用的结果,而是句子主语“The news”通过“make”作用于“me”产生的影响。同样,例(10)、(11)和(12)中的“clean the table”,“大吃一惊”和“非常失望”都是主语对宾语施加致使影响力,致使宾语处于一种已然结果状态。

另外,汉英使役结构中,显性乏词义动词的标记作用也是十分相似的,它们的作用在于凸显某项成分。通常,处于句子开头位置的成分比其他成分更能引起注意。在主动句中,被凸显的对象是致事原因。而在被动句The manager was forced to resigning.中,致事原因没有出现,这说明致事原因无从知晓或不重要,因而它没有出现的必要。而真正需要凸显的是致事对象和致事结果,因此重要的成分一般会处于句首位置。

3.2隐性使役结构

隐性使役结构是指借助于过渡性乏词义动词和隐性使役乏词义动词而实现的使役结构。英语是通过词根加词缀,汉语主要是加后缀“化”的形式构成的使役结构。例如:

(13) These activities enrich our campus life.

(14) 我们美化环境。

以上“enrich、美化”是过渡性乏词义动词,是一种借助词缀与某些词根结合来表达使役意义的语言手段,其使役义是在深层结构中体现的,是隐性的。其句法构成如下树形图所示:

图4

在上图中,根据动词壳理论的中心成分移位法则,使役词缀“-en”和“化”必须先移至vp1的中心谓词位置即“e1”,而V1’是V1和VP2的最大投射,V1’可以控制其子节点上的所有成分,所以V1’可以统制AP “rich”和“美”。由于V1下面的一个空位“e1”已被“-en”和“化”占据,那么AP“rich”和“美”只能移位至另一个空位“e2”并与“e1”合并而成“enrich、美化”。这种句法移位,一方面体现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由过渡性乏词义动词所构成的使役结构构成的共性,即通过移位至外层的V1而合并而成的“enrich、美化”可充当谓语,使施事“These activities、我们”和受事“campus life、环境”被分别指派了主格和宾格,从而通过了语义、语法特征的核查。另一方面移位满足了形态上的要求,因为词缀只有与其它成分结合才能成词。由此可见,乏词义动词句法的理论不仅有造句功能,而且还有构词能力(Feng,2003)。值得注意的是,与英语相比,汉语因为缺少形态的变化,所以具有使役意义的词缀在汉语中较少(Comire,1981:174)。

隐性使役结构的另一种形式是由隐性乏词义动词构成的,主要是通过词性转变而实现的。表面上它是一种零形式的语言符号(Pesetsky,1995:67),但深层结构上却是使役结构。例如:

(15) The children clear the window.

(16) 他的故事感动亿万人。

以上“clear、感动”是隐性乏词义动词,是一种通过词性转变来表达使役意义的语言手段,其使役义在形式上是无使役符号标记的,隐藏在深层结构中。其句法构成如下树形图所示:

图5

如图5所示,在例(15)和例(16)的深层结构VP2中,零使役占据V2的位置,“clear、感动”占据AP的位置。根据中心成分移位原则,零使役必须移至“e1”的位置,“clear、感动”只能移位至另一个空位“e2”并与“e1”合并组成使役动词“clear、感动”,从而对施事和受事起到赋格的作用,使得句子中的每一个成分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和核查。由此可见,这种通过词性转变而来的隐性使役动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是共同存在的,不过,词性转变表达使役的现象在英语和古代汉语中都非常普遍,如风飘万点正愁人、闭月羞花、惊天地泣鬼神等,而现代汉语则以构成新的合成词为主,倾向于把表示外部动因的施事动作如“打、敲、激”和表示状态变化的受事状态如“破、碎、怒”合并成复合使役动词。

我们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性使役结构在意义的表达上也是大致相同的,都反映受事在致事的直接作用和影响下,发生状态变化或产生结果。两者的不同表现在句法实现形式上。例如:

(17) These activities enrich our campus life.

(18) 我们美化环境。

以上“enrich、美化”都是隐性乏词义动词,是二价动词,既表达致事主体的行为动作,又表达受事主体的结果状态(潘艳艳、张辉,2005)。然而在句法实现上,例(17)和(18)可以分别转换为:

(17a)Our campus life is enriched by these activities.

(18a)我们把环境美化了。

(18b)我们使环境美化了。

(18c)环境被/给我们美化了。

由此可见,在含有隐性乏词义动词的使役句中,在句法转换的时候,汉语的表达形式比英语的多一些,并且带有“使、给”等这些致使标记。

另外,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使役结构式是对客观典型使役事件的一种认知临摹,典型的使役事件应该具有时序性,即先有原因,后有结果,致事原因造成了受事主体发生某种变化,从而产生了某种结果(熊学亮、梁晓波,2004)。因此,显性使役结构中,显性乏词义动词把致事原因、受事主体和致使结果三要素按时间先后顺序串联起来成线性排列,即:

这从整体上反映了客观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从而构成了典型的使役结构。而在隐性使役结构中,隐性乏词义动词同时具有致使词的功能和致使结果的意义,隐性乏词义动词置于致使原因后、受事主体前,而表致使结果的补语仍处于受事主体旁边,属于一种并联式的使役关系,即:

这不仅符合认知上的邻近原则,而且也符合经济原则,因其用最少的词语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使役关系(张豫峰、宋桔,2007),因此隐性使役结构是一种非典型的使役结构。

4结语

本文首先对英、汉乏词义动词进行了分类,发现使役结构共有两种主要的形式。然后在VP壳理论的基础上,对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中使役结构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并比较了彼此的异同。关于使役结构的构成方面,我们认为英汉使役结构都存在一个乏词义动词。根据中心成分移位法则,不同类型的乏词义动词会形成不同的使役结构,这一移位,简化了语言形式,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因此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合理性。同时,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使役结构在语义和句法层上既有高度的相似性又有不同的凸显。简言之,英语和汉语皆彰显的共性是:语义上,体现了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施加外力的使役义。句法上,显性使役结构是各使役成分之间串联组成的,隐性使役结构中使役事件各成分是并联式的。显性乏词义动词提高了句中某项成分的凸显性,具有较高的认知凸显度,可减轻人的认知负担。隐性乏词义动词往往是一种词汇化的过程,获得了更高的心理显著度,实现了认知上的优化。英语和汉语乏词义使役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英语中显性使役结构的运用更频繁,以词汇使役为主,汉语却以句子使役为主。在句法实现形式上,汉语比英语更加灵活多变。总而言之,乏词义结构之运用遵循了人类的认知规律,是认知过程的反映。

参考文献:

Baker, M. 1988.Incorporation:ATheoryofGrammaticalFunctionChanging[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enjamin, Bruening. 2015. Light Verbs are Just Regular Verbs [J].U.PennWorkingPapersinLinguistics21(1): 1-10.

Brugman, C. 2001. Light Verbs and Polysemy [J].LanguageSciences(23): 551-578.

Chomsky, N. 1995.MinimalistProgram[M]. Cambridge: MIT Press.

Comrie, B. 1981.LanguageUniversalsandLinguisticTypology:SyntaxandMorphology[M]. Oxford: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td.

Davis, A.R. 2001.LinkingbyTypesintheHierachicalLexicon[M]. Stanford: CSLI Publications.

Feng, Shengli. 2003. Light Verb Syntax in Classical Chinese [C]∥PaperpresentedintheConferenceonResearchandPedagogyinClassicalChineseandChineselanguageHistory.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Jespersen, O. 1965.AModernEnglishGrammaronHistoricalPrinciples,PartVI,Morphology[M].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

Larson, R. 1988. On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J].LinguisticInquiry(3):335-390.

Lin, Tzong-hong. 2001.LightVerbSyntaxandtheTheoryofPhraseStructure[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Namer, F. & P. Schmidt. 1997. Support Verb Construction in a Typed Feature Framework [J].Verbum(XIX): 405-418.

Pesetsky, D. 1995.ZeroSyntax:ExperiencesandCascades[M]. Cambridge: MIT Press.

Pinker, S. 1989.LeanabilityandCognition:theAcquisitionofArgumentStructure[M].Cambridge, MA: MIT.

Radford A. 2000Syntax:AMinimalistIntroduc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Sebastien Plante. 2014. Types of nominalized verbs in light verb constructions [J].McGillWorkingPapersinLinguistics(1):81-91.

Sinclair, J. Collins. 1990.CobuildEnglishGrammar[M]. London: Harper Collins.

冯胜利. 2005. 轻动词移位与古今汉语的动宾关系[J]. 语言科学(1): 4-15.

何元建, 王玲玲.2002. 论汉语使役句[J]. 汉语学习 (4): 1-9.

潘艳艳, 张辉. 2005. 英汉致使移动句式的认知对比研究[J]. 外语学刊 (3): 60-64.

仇伟. 2012. 英语乏词义结构的隐喻构建机制[J]. 外语教学 (3): 12-15.

王文斌, 徐睿. 2005. 英汉使役心理动词的形态分类和句法结构比较分析[J]. 外国语 (4):22-29.

熊学亮, 梁晓波. 2003. 致使结构的原型结构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6): 106-110.

熊学亮, 梁晓波. 2004. 论典型使役结构的英汉表达异同[J]. 外语教学与研究(3): 90-95.

熊学亮, 杨子. 2010. N1 +V +得+N2 +VP/ AP构式的复合致使分析[J]. 外国语文 (1): 59-63.

徐通锵. 1998.自动和使动——汉语语义句法的两种基本句式及其历史发展[J]. 世界汉语教学 (1): 11-21.

张法科, 周长银. 2004. VP壳结构与英语一项谓词句的生成[J]. 外语与外语教学(7): 5-9.

张豫峰, 宋桔. 2007.“化”尾动词构成的致使语态句分析[J]. 复旦学报 (4): 105-110.

仇伟,男,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和英汉对比研究。

责任编校:朱晓云

Delexical Verbs and Comparison of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WANGJunhongQIUWei

Abstract:Based on the VP-shell theor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both in English and in Chinese and look into the syntactic dissimilarities and their similarities in the deep structure in the two languages. Data analysis shows that there exists a delexical verb in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in the two languages. According to the Head Movement Principle, different delexical verbs will form different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Key words:VP-shell;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delexical verb

作者简介:王俊红,女,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汉对比和句法分析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乏词义构式的认知对比研究”(11CYY004)成果

收稿日期:2015-10-08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414(2016)01-009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