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音乐作品中的多声部思维

2016-06-02王玮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人间 2016年4期
关键词:传统音乐

王玮(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中国音乐作品中的多声部思维

王玮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摘要:我国的音乐多以线性思维为主,许多美妙的旋律曾使我们深深地陶醉,打动我们的心灵。线性思维是一种横向进行的音乐方式,是一种独特的音 乐思维方式。不过,多声部民歌也是我国民族音 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多声部的民歌,它们绝 大多数采用无伴奏形式,其中存在着多种多声思维因素,反映了人们对多声部艺术的追求.现代中国音乐的多声思维很大程度上都是以西 方的复调创作手法为主,结合我们的民族调式写成,形成具有中国风 味的音乐作品。显示了我国音乐的多样性。

关键词:多声思维;传统音乐;线性思维

中国的传统音乐是以单音的进行为主的.一般以旋律的曲折,节奏的多变来表现音乐的思维,很少能听到多声思维的作品.印象深刻的是小时候听黄梅戏唱段《夫妻双双把家还》中男女二人的对唱,最后那句”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两人唱不同的音调,最后还融合到一起.那时听着很新鲜,也感觉很动听,现在想来这恐怕是多声思维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体现吧。

线性思维是一种横向进行的音乐方式,是一种独特的音乐思维方式.我国的音乐多以线性思维为主.但是多声部民歌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民间流传 着许多多声部的民歌,它们绝大多数采用无伴奏形式,其中存在着多种多声思维因素,反映了人们对多声部艺术的追求.现代中国音乐的多声思维很大程度上都是以西方的复调创作手法为主,结合我们的民族调写成。形成具有中国风味的音乐作品。

我国音乐创作中的多声音乐思维

20世纪初合唱从西方传入我国.合唱是横向与纵向音乐思维联合表现的一种艺术.这一艺术形式在我国的传统音乐表现形式中是没有的。因此,这一阶段涌现出许多作曲家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具有中国特色的合唱作品.这些合唱作品基本都是运用西方的专业作曲技法写成的。其中,黄自在合唱作品中对民族化和声技法进行了探索.开始思考为表现特定的中国题材或为适应民族音调及风格,如何变通使用西洋技法等问题,并在具体创作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山在虚无飘渺间》就是一首利用西洋作曲技法处理我国旧乐,从探索民族风格角度着眼,变通运用西洋技法的合唱音乐作品.作品的主要曲调创作素材来源于古曲《清平乐》.作曲家在和声的运用上做了一定的处理,表现了空幻飘渺的境界,使作品具有中国古乐的风格.这首作品加强了自由模仿与对比复调的民族化处理,是中国早期专业作曲家探索民族化和声技法的典范,是复调手法特别是模仿复调得到最充分运用的经典合唱曲。

《山在虚无缥缈问》的曲式结构为两段体结构.为五声调式中的羽调式.它的曲式图如下:

旋律中(包括伴奏旋律)出现的两个偏音(第22小节的 a 、第28小节的g)恰恰是转调的地方:第22小节的a是“清角为宫”的转调(c羽调式—f羽调式),第28的g是“变宫为角”的转调(由f羽调式再回到c羽调式)。

首先,在开头的引子部分旋律出现在了高音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分两个声部用很弱的弦乐伴奏,清澈而轻柔的音色造成了虚无缥缈的感觉.

在A 段中,有三个乐句组成,从”香雾迷蒙,祥云掩拥”它的旋律线只有一条,织体的写法简洁.这样更能衬托出蓬莱仙岛的虚无缥缈,显得十分的清新幽静.

第二句和第三句出现了模仿的声部,这种复调手法不仅仅弥补了和声的静止性,而且使人想起那云雾迷漫的山上,似乎有仙女们在歌声的起舞的场景.B段在开始进入到了下属的羽调式,到”离合悲欢”又通过模进的手法回到了主调羽调式.这段没有小的段落可以分,各个声部在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发展着.给人以十分生动的感觉.最后的一个”空”宇终止在了,一个缺少3音的5 度和弦上,突出了音乐的空白和虚幻的朦胧.将~沉不染的仙境描绘了一幅美轮美奂的图画。整个作品,主题构思个性鲜明,旋律走向细致、抒情,乐队与合唱队浑然一体,如临仙境。

黄自的音乐风格典雅,清新,技法娴熟,结构严谨.他对音乐的民族化风格进行了有力的探索.《山在虚无缥缈间》是《长恨歌》唯一的一首纯民族化的段落,从头到尾到是五声性调式.五声调式的民族音调具有古雅的风格,黄自有意识的汲取了古曲(清平调》中某些音调的成分作为这个乐章的音调基础。

严格模仿:歌曲《思乡》由韦翰章作词,创作与 1932 年,表达了忧伤的离愁别情,歌曲以钢琴为伴奏,清新 淡雅,韵味无穷.歌曲的间奏采用了严格模仿复调手法,将旋律的动机与分解和弦结合成织体化,比歌曲的旋律先进入2拍,造成了钢琴的旋律和歌曲旋律前后错落有致。钢琴伴奏模仿杜鹃的啼叫声,通过变化的和声进行,造成节奏 的紧张和音乐的不稳定,将音乐带入第二部分的高潮乐段。扩大模仿:歌曲《思乡》全曲的最后一句,演唱: "我愿与他同去"是将其钢琴伴奏部分的旋律进行了一个扩大模仿:将八分音符的G,bA,C,F,bE 扩大到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两个声部交织在一起悄然无声地随着情绪轻轻 地,慢慢地消失在思乡意境中。

参考文献:

[1]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2]田青.《中国音乐的线性思维》[J].中国音乐学.1986(4).

[3]黎英海.《汉族调式及其和声》修订版[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许康健.《论黄自合唱作品的作曲技法特征》[J].音乐研 究2006

[5]汪蕾.《中国音乐多声思维之我见》[J].大众文艺。1994-2002

[6]王晶 王晓北.《浅析我国多声部民歌中的支声复调因素》[J].艺术教育.2006

中图分类号:J6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31-01

作者简介:王玮(1991-),女,汉,南京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表演。

猜你喜欢

传统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与现状分析
国乐前途之思考
国乐前途之思考
民族音乐学视角下仪式音乐的探索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分析
阿甫夏洛穆夫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所作的贡献
高校音乐教育与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
土与洋的碰撞,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中西方传统音乐美学比较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