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反哺乡村
2016-06-01
吴美熙在1987年到1995年间担任培田小学校长,在他任内经历了培田小学“撤点并校”的风波,但在他与培田有识之士的争取下,培田小学得以最终保留下来,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乡村基础教育作用。
培田村南边的卧虎山脚下,沿着一条清幽的小径曲折向前,在一片竹林的掩映中径直通往南山书院。书院门上的楹联“距汀城郭虽百里,入孔门墙第一家”,清楚地说明了这座书院在培田乃至整个闽西的教育地位。
现在的南山书院已经告别了作为教育建筑的功能。随着校舍逐渐荒废,书院的白墙上慢慢爬满青苔,杂物随意堆放着,显然已经许久无人造访,但这一切却丝毫掩盖不了这里几百年来塑造出浓厚的书院气息。书院被茂盛的林木紧紧包围,天然的屏障将村落中的喧嚣隔绝开来,形成清幽的学习环境。门前有一弯水塘,是为“泮池”,又称为文房四宝的“砚池”,正与依山势而建的书院形成“文笔蘸墨”的风水,门前还有一棵几百年树龄的罗汉松。书院分为正厅和左右两边教室,正厅供奉孔子牌位,学生每日都要参拜孔子。东西两院作为教室和学生宿舍,为了方便学习,无论离家远近,四年级以上的学生一律要在学校住宿。教室门口分列两口天井,被连排的长椅隔开,茂盛的绿植从天井中指向天际,颇有些亭台楼榭的古典气质,据说当时的学生每天早上在这里晨读。
现在的培田小学有6个年级,每个班级的学生不多,多数是本村孩子,也有个别从外村过来求学的。放学铃声响起,学生们嬉笑打闹,各自回家,让村落显得分外热闹。这是再熟悉不过的场景,很多村庄却已经不能再现。一个学校,是村落生态中极其关键的一环,能够为村落带来无尽的活力。
从书院考究的风水、形制、教学环境上不难看出,培田人在教育上所花费的心血之多。南山书院仅仅是一个缩影,在培田辉煌的教育史上,自七世祖创立南山书院“开汀连十三坊书香”以来,到清中期先后共兴建了十处书院,而村中设立于祠堂或是家中的私塾或学馆则更多,这类的私塾在科举或是基础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也丝毫不亚于正规书院。请来的教书先生也以进士、举人这样的名师居多,强大的师资力量,让村落学风愈加兴盛。培田在明清两代有超过七十人考取功名,考上秀才进士者更是不胜枚举,这在一个小小村落的历史上,算得上是光宗耀祖的重重一笔。
宗族对于教育事业的支持,并不仅限于兴办教育机构。在明清时期,培田还专门设立了不同形式的族产,专门用于办学和资助科举考试。据培田族谱中记载,南山书院的办学经费,每年由衍庆堂提供租谷一百担,其余则由其他公祠承担。这类资助教育事业的田产,还有类似“南坑学堂田”“秀才田”“义田”等等。当时考取了功名的学生,如果不在外做官,回到村里依然有丰厚的俸禄可拿,这样就保证了培养出的人才对乡村教育的反哺。
南山书院在建国之后更名为培田小学,在培田当地尊师重教的传统沿袭下,依然保留着相当优秀的教学品质,村中不论老少多就读于此,鲜有不识字者。但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培田小学险些关闭。在针对农村中小学的“撤点并校”政策下,当时仅剩下19名学生、3名教师的培田小学岌岌可危,而就在时任培田小学校长吴美熙的带头倡议下,背负了几百年培田“耕读传家”传统的培田小学被艰难地保留了下来,至今依旧承担了培田及附近几个村落的教学作用。
培田对于教育的重视,源于中国封建社会伦理本位的基本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核心是人伦关系,而家庭作为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受到极大的重视。当培田这样的宗族社会在形成、确立之后,为了使家族更具威信和凝聚力,除了繁衍香火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后代,对他们实施文化教育,提高家族子弟的整体素质,使他们能够获得安身立命的本领。这样的教育传统,不仅让乡村得到反哺,更让宗族的统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长此以往,也让“耕读传家”的理念深入宗族和村庄每一个人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