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制造,螺蛳壳里做道场
2016-06-01蒋庄德
蒋庄德
在中国古代的道家典籍《庄子》里,有一则颇值得玩味的故事:蜗牛的两根触角上,各有一个小国家。它们常年征战不休,仿佛两根蜗牛触角就是整个世界。这则讽刺战国时代诸侯之间无休止混战的戏谑之作,放到今天来看,却仿佛是对蓬勃发展的微纳制造技术的预言。
就像“螺蛳壳里做道场”这句中国古语所言,微纳制造技术和它所打造的种种微/纳机电系统(MEMS/NEMS),将人类社会带进了一个设计和制造MEMS/NEMS的全新领域。从1987年诞生于美国,直径只和头发丝相当的第一台硅微静电机算起,微纳制造技术在仅仅30年的时间里,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和产业,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微型构件、微光学元件等微纳器件在航空、航天、国防、汽车、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如同微电子产业和计算机产业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一样,微纳技术所孕育的这场深刻的技术变革,也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新一轮的影响。
正如人类历史上的很多技术突破一样,微纳制造技术也为国防武器性能的提升助了一臂之力。微纳器件的体积小巧、低成本、高性能和“天然”的抗冲击属性,使之迅速在国防领域发挥出巨大作用。例如,微纳惯性器件成为精确制导弹药中不可或缺的“领航员”,在攻击准确度和打击力度上,都显示了巨大的威力。“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哪怕是国防领域应用的微纳制造技术,在拥有理性精神的科研者手中,也会成为人类社会的希望所在。
科幻作品中,人类常常幻想遨游于星海,乃至殖民异星;但在现实生活中,航天却是特别保守的科技领域之一,因为每一件航天器的制造成本和发射费用都极为昂贵,这使得失败变得不可接受,人们自然也就收敛了接纳新技术和创新研发的脚步。幸运的是,基于微纳制造技术的微小卫星,以及体积和质量更小的“纳型卫星”,凭借低成本的优势,在这扇保守的大门上撬开了一道小小的口子。这个活跃的新领域,或许会为航天界提供更多“试错”的空间,让人们期盼的“大宇航时代”能早日到来。
而微纳制造与生物医学技术的融合,也让我们对这些技术给未来生活带来的影响充满期待。有了微纳制造技术的加盟,在人类血管里行进、能对病灶“定点清除”的微型治疗设备将不再是幻想。
我们很难想象,在微纳制造这个“螺蛳壳”中的“道场”里,还会诞生怎样的传奇故事。但可以确定的是,它已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看待和解决问题的全新视角。正如一句格言所说:“梦想再大也不嫌大,追梦的人再小也不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