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2016-06-01王胜男
王胜男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高等教育与教学
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王胜男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本文通过团体访谈法对42名大学生被试进行访谈,使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词频统计,发现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客观因素是学校内部环境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教育因素;主观因素是大学生自身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及感情和意志发展所带来的心理冲突及自身内、外环境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心理问题。通过对主、客观因素的分析,提出对策、措施。旨在为有效开发大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大学生;心理素质;客观因素;主观因素
一、引言
心理素质是多维度结构、受外部环境影响的一种内部心理特质,是上世纪80年代伴随素质教育兴起而诞生的本土化概念。回顾过去30年的研究,我国学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理论研究,即概念研究,主要包括心理素质的定义、构成要素和维度等探究;二是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测评研究,即使用问卷和量表等测量工具,运用定量分析法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进行实证研究,以增进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状况、心理素质相关因子及变量的掌握和认识,从而为更深层次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培训和应用的研究,即通过心理干预手段、心理训练方法等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研究缺乏整合、研究方法单一、测量工具信效度低、实证研究薄弱,以及应用在教育中的实际意义不大等。
二、研究方法及结果
国内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千余篇,使用文献分析法,对可以揭示文章主旨的标题、摘要、关键词等进行词频统计,确立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因素的主题词和核心词汇,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是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和学校内部环境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及特点,以及自身内环境与外部环境冲突所造成的心理问题。
表1 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
通过访谈法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抽取42名大学生被试(其中:男生21名、女生21名),分为6组,每组7人,组成心理动力团体,采取非结构化团体访谈法,以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因素为主线,根据文献分析法确定的主题以及核心词汇,设置开放式问题与被试展开互动,并使用录音笔记录下访谈内容,录音笔在访谈过程中的使用提前征得学生同意,采用主题分析法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编码、确定主题、数据统计分析并形成结论。
通过对访谈录音回放,剔除不相关或无意义词汇,若出现同义词,将同义词进行词频统计后合并。记录并统计关键词汇被提及次数,发现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如表2所示。在出现频率较高的20个核心词汇中,客观因素被提及1 436次(其中:学校内部因素主题有核心词汇4个,共计456次;家庭因素主题有核心词汇4个,共计455次;社会因素主题有核心词汇4个,共计279次;教育因素主题有核心词汇4个,共计277次),主观因素被提及182次(其中:社会性和人格发展主题中的两个核心词汇被提及162次;感情和意志发展主题中的一个核心词汇被提及11次;心理问题主题中的一个核心词汇被提及9次)。
表2 核心词汇词频统计
三、结果讨论
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因素中,客观因素占据了主导地位,主观因素次之。心理素质是个体在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心理品质。先天条件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具有稳定性,几乎不可改变。而个体成长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后天环境和条件对个体施加影响造成的。
1.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是主导因素。在客观因素中,被提及次数最多的是家庭因素和学校内部因素,其次是社会因素和教育因素。
(1)家庭因素。在家庭因素中,亲子关系和家庭教养方式被认为是对个人心理素质最具影响力的两个方面。
亲子关系,即父母与未成年子女的关系。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个体从出生到成年这段时期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时期,个体的性格形成、道德发展、品行发展、人际交往模式建立、意志力发展等在这一阶段基本定型。埃里克森认为,如果个体未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悉心关怀,比如:遭受漠视、敌视或抛弃,其内心安全感将无法得到满足,在后期成长中便很难同他人和周围环境建立信任关系,也无法准确评价或信任自己,内心极度敏感且极易感到被侵犯,从而性情多变、喜怒无常,亦或是对自己或周遭的人和事皆不关心,态度冷漠,逐渐形成神经官能症的性格构造。反之,与父母关系融洽的孩子不仅成年后较少受到生理疾病的困扰、心理机能也相对健全并能够与自己和周遭环境和平共处,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也相对较低。[1]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孩子需要和父母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这里的“父母”并不单指生育孩子的两个人,而是指“父亲”和“母亲”这两个角色。比如,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失去了“生理父亲”,随后有人及时填补了“父亲”这个角色,那么失去“生理父亲”这件事对于其成长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会被降至最低;如果个体的“生理父亲”将重心放在了其他事情上(比如工作)而忽视了与孩子之间亲子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对于孩子而言,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父亲”这一角色也是缺失的。有大量研究证实,“父亲缺失”对于孩子性别角色发展、个性品质形成、认知发展、青春期心理发育水平、社会化发展、道德发展和规则意识形成及成年后婚姻关系处理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另外,个体成长中的社会化进程很大程度上是在亲子互动中实现的,所以,充分扮演好“父亲”和“母亲”这两个角色,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关爱和亲子互动,积极建立、维护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未来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至关重要。
家庭教养方式对于个体心理素质发展也意义重大。家庭教养方式主要有四种:权威型、专断型、忽视型和溺爱型。根据2014年西南大学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对1931名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调查研究显示: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最好,专断型和忽视型得分相近,而溺爱型得分最低,状况最差。[2]此外,父母感情不和,态度或行为立场不一致(比如教育立场不一致),会阻碍孩子是非观的形成,可能导致的后果是孩子行为叛逆、内心价值判断混乱、出现行为瘾,甚至走上犯罪道路。[3]
(2)学校内部因素。朋辈影响、师生关系、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因素主题中备受关注的核心词汇,即在大学校园中,同龄人的影响、与老师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立以及校园文化活动和整体氛围对大学生心理素质也有较强的影响。朋辈影响对于大学生而言,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意义。消极作用主要是朋辈影响带来的压力。在大学校园中有各种各样的学生群体,由于人与生俱来的归属感需要,每个学生都渴望被某个或是某几个群体所接纳。为了被接纳,他们可能需要承受来自群体的压力,比如服从群体的规则、顺应群体内部成员的选择、做一些与自身意愿相违背的事情等等。再如校园中出现的攀比现象,比穿戴、比家境,一些心理不成熟的学生就会希望通过盲目攀比提高自己在团体中的受欢迎程度。[4]但是,朋辈影响也有积极的一面,比如朋辈之间可以相互理解、迅速建立起人际关系以满足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朋辈之间的信息沟通更为顺畅,这些信息的传递可以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利补充;朋辈群体在学习和生活中可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其中的优秀榜样还可以促进其他成员发奋图强;此外,朋辈群体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5]
同时,师生关系也是大学生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大学生离开父母,经历了亲子分离的焦虑,很容易将个人情感寄托在老师身上,互相理解和互相尊重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心理基础。有研究显示,当代大学生更喜欢和佩服尊重学生人格的老师,更倾向于听取和采纳这些老师的建议和意见,师生关系也更为和谐,这有利于老师及时发现并疏导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其心理素质良好发展打下基础。[6]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活动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促进作用早已被证实。在访谈过程中,将近80%的学生对于大学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表现出期待和喜爱,在学习时觉得新奇、有趣,纷纷表示,“学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感觉对自己帮助很大”。[7]这说明,在学生心理成长最需要指导的中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是缺失的。虽说大学期间进行心理教育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是如果在中小学就对学生普及心理知识,那么心理素质教育或许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接收渠道的增多,社会上不良文化信息入侵校园,滋生了种种不健康现象。[8]高校存在着为了奖学金而学习的“学习功利主义”,为了通过考试铤而走险的作弊行为,宿舍里抽烟、酗酒、打牌等现象,还有一些不堪入目的“课桌文化”和“厕所文化”等等。[9]这些不良校园文化现象在不断侵蚀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得部分大学生在生活中放纵自己。
(3)社会和教育因素。社会因素中,大众媒体、社会文化、价值观和直接社会经验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最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从电视、报纸杂志到互联网,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更快、信息更新周期更短,同时由于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发展,几乎每个人都可以随时发布新闻,使一些求知欲强却缺乏辩证思维的大学生很难辨别真伪,从而对社会、对人生产生认知偏差,被舆论所左右,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8]此外,西方文化的涌入、多种价值观的冲突和东西方文明的撞击使得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混乱,再加上个别学生可能会遭遇不愉快的社会经历,而对社会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甚至是敌视。[10]
虽说“素质教育”已宣传并推广了30年,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多数家长和学校将注意力集中在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上,忽视了学生非智力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错过了全面发展的大好时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高分低能”或是“高智商、低情商”。这一现象的出现是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即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关问题是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不是在大学校园内可以被完全化解的。长久以来,教育指导思想偏差,社会上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名师名校数量有限而学生求学需求庞大,这一矛盾直接导致了学生之间激烈的分数竞争,因为“分数”是争取优秀教育资源的利器,在这一大背景下,家长和老师往往只强调学生的智育发展,而忽视了“情商”培养,出现了学生“高分低能”或是“高智商、低情商”,缺乏积极心理能量,后期发展乏力。第二,心理素质教育投入不足和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使大学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学生管理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许多高校在学生管理方面实际上是延续了中学管理学生的做法,即学生在教室里、在宿舍里,不惹麻烦、不出事即可,至于学生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则多流于形式,无法使学生得到真正锻炼,更别说发展或提升其心理素质了。第三,在部分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人手不足,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低,使得学生遇到学习和生活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疏解。第四,在我国心理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每年向社会输出的毕业生数量有限,不足以填补高校和社会对心理学需求的巨大缺口,这也造成了不少高校在进行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时“心有余而力不足”。
2.主观因素
在主观因素中,自我意识、人际关系、性成熟和行为瘾是大学生心理素质主要影响因素。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及其所处环境的多方位、多层次的认知和评价,随着个体社会化进程发展,个性形成随之调节。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是积极的、健康的,但由于个别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在自我意识发展中会出现一些偏差和缺陷,不能够对自我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这就可能产生过度的自我接纳和自我拒绝。比如,有些自我接纳过度的学生会高估自己的长处,无法客观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从而自我感觉良好,优越感过剩;也有学生会出现过度自我拒绝的倾向,适度自我拒绝有利于个体通过反思和内省进行自我完善,而自我拒绝过度则会只看到自己的短处,从而妄自菲薄,产生自卑心理,并且这种自卑心理常常被超概括化,即从某一方面的自卑泛化为对自身的全面否定,严重者甚至自暴自弃,抑郁成疾,以致自我毁灭。[11]此外,大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独立意向愈发显著,不喜欢他人的指责和干涉,喜欢进行独立观察、思考和行动。有的学生将“独立”与“孤立”等同,以孤立为荣,处处与他人作对,希望一切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有的学生将“独立”理解为“不需要他人帮助”,结果在遇到挫折时独自面对,活得十分沉重。伴随独立意向产生的还有逆反心理,这是一种反控制的逆向思维,是学生显示个性、展现自我形象的一种手段,其本质是为了寻求肯定,保护内心尚未成形的自我。逆反心理反映了大学生不惧权威的反抗精神,但是过分逆反则会导致非理性的反应方式,比如消极对抗社会规范、对先进人物一概否定、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诲充耳不闻等等。此外,以自我为中心和从众心理也会导致大学生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认知偏差。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常以自我意识为转移,很少换位思考,与人交往时总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人,因而无法赢得他人的好感;而从众心理过强的学生则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放弃自己的观点以取悦他人、人云亦云,从而抑制了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以上种种行为不仅不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也不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从而影响其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12]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目的明确、交换及时、互动紧密的特点。目的明确是指大学生往往选择对其发展有所助力的人作为人际交往对象,如学生社团中的同事,可以与其分享成长经验的学长、学姐等等。交换及时是指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由于心理不成熟,往往要求及时且绝对对等的付出与回报关系,否则就会产生不平衡心理,导致矛盾的产生。互动紧密是指由于自我意识发展尚不成熟,大学生对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表现的十分敏感,在交往过程中,如果收到了对方的积极反馈,这段关系会迅速升温,反之,则产生心理隔阂,甚至终止关系。所以,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往往是不稳定的,而且由于缺乏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不稳定的人际关系给大学生带来的困扰也是不言而喻的。长久以来,关于人际交往的训练在中小学教育中一直处于缺位状态,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导向使学生无暇思考人际交往的问题,即便是出现了人际交往问题,老师和家长也常常因为学习时间紧而对问题置之不理,使广大学生错失培养人际交往技巧的机会。不仅如此,不良的个性品质、早期家庭教育不当和童年创伤都会对大学生个性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这种负面影响是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根源所在。此外,成长背景差异和经济条件悬殊也会导致人际交往冲突,影响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轻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心情舒畅、提升个人知识和能力、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而紧张、疏远的人际关系则可能引起人与人之间的敌对、甚至可能产生攻击行为或者出现反社会行为,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
性教育的缺失会使生理成熟的大学生在与异性交往出现问题时显得手足无措。[13]青春期后躯体的变化和随之而来的性需求往往会使青少年感到不安,而性需求和社会规范的冲突则带来性心理方面的困惑。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性”在我国还不是一个可以放在公开场合轻松谈论的话题,所以当有性问题出现时,大部分学生往往觉得难为情,羞于向身边的人求助,致使问题挤压、得不到疏导,危害其身心健康。
还有的学生由于自身生理或心理发展不健全,无法适应所处环境,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冲突,为了缓解冲突带来的不适,有的学生将网络当作发泄地,沉迷网络,形成网瘾;有的学生则“借酒浇愁”,通过酒精进行自我麻痹,导致形成酒瘾,不但不利于冲突的缓解,而且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14]
四、对策
1. 增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有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整体得分是3.43分,根据量表各项目所采用的5点积分法,我国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水平介于“不确定”和“比较符合”之间,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而且各因素发展参差不齐。[2]由于心理素质是一个多维度的复合体,且不是一朝一夕形成。因此,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学校还是家长,都应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将全面发展和弱势项目重点加强相结合,才能开发学生更多的潜能,使其实现毕生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并没有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是,不同年级的各因子得分却有所差异,这就警示我们要时刻注意了解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动态,除了新生入学时使用SCL-90症状自检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之外,还需每年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状况进行普查,以便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制定心理素质培养方案。[2]
2. 营造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良好环境
第一,提升大学生开发心理资本自我实践的能力,增加其提升心理资本自我实践的机会。开发心理资本自我实践能力提升,可通过设置灵活且现实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培养兴趣和养成积极的自我反思习惯等方式实现。根据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中等难度的、具体的、能够收到及时反馈目标的最能够激发人们将其实现的动力,合理的目标设置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其自信、努力向着目标奋进。培养兴趣可以不断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在兴趣引导下,学生更容易收获“专注”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所带来的幸福感。积极的自我反思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查检自己的不足、挖掘自身的闪光点,使其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乐观地面对自己,并不断从他人身上汲取优点、实现自我完善。此外,以自我反思为基础的内观疗法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效用非常明显。[15]所以,养成自我反思习惯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与自己对话、与他人互动。
第二,针对大学生韧性水平较低,可在校园实践中增加挫折训练,以提升其耐挫力和迎战困难的勇气。在进行挫折训练时一定要注意,当学生从挫折中体验到了失败感时,指导老师应及时对该学生进行客观、积极的反馈,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途径,并不断对其进行言语鼓励,否则,挫折训练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第三,建立“家长—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三位一体的心理卫生防线,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应及时通知三方,保持三方信息畅通。心理教育不能仅仅只依靠学校,而应是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心理问题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损害程度,才能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全面提升。
[1] 吴念阳,张东昀.青少年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4): 812-816.
[2] 龚玲,张大均,王金良.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与评估[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40(3):86-92.
[3] 马莹.发展心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93-194.
[4] 张宝方.论同辈群体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D].河南大学,2010:31-32.
[5] 俞艳.同辈影响 两措并举[J].陕西教育:高教,2010(1):54-55.
[6] 王佳权.大学生师生关系现状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19(2):11-13.
[7] 程明莲.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07(5): 86-87.
[8] 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125-130.
[9] 王渭玲.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4):388-389.
[10] 崔景贵.知识经济挑战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J].青年研究,1999(1): 38-41.
[11] 车绪武.略论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J].商场现代化,2005(4):152-153.
[12] 李鑫.“90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J].经济师, 2013(4): 77-78.
[13] 郝丽红.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因素的分析[J].教书育人,2001(8):32-33.
[14] 殷春兰.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影响因素[J].才智,2012(24):211-212.
[15] 张莹波,陈俊,王祖承.内观疗法的应用与发展[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20(1): 61-63.
(责任编辑:李瑞兰)
2016-05-10
王胜男(1987-),女,河南郑州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助教,研究生、理学硕士。
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任务项目(编号:2015-SZ-025)
10.3969/j.issn.2096-2452.2016.05.022
G
A
2096-2452(2016)05-008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