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退”到“实改虚”:“官欲”缘何消极
2016-06-01
从“早退”到“实改虚”:“官欲”缘何消极
随着反腐的持续及经济的低迷,升官的欲望正在许多地方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拒绝提拔、申请“早退”和种种“实改虚”的现象。那么,官员“官欲”消极的背后潜藏着哪些因素?折射出一种怎样的官场生态?
基层官场新现象:辞了局长干科员
近日记者在多个县调研了解到,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超发奖金、超配职数等非常规的干部激励手段行不通了,部分干部深感推动工作缺少“抓手”,加上权力受到监督,“无油水可捞”成为常态,于是,一些官员盼望从风险和压力大的实职改任清闲但待遇不少的虚职。
在西部某县,去年相继有10位局长和副局长向县领导提出由实职改任虚职,在当地干部队伍中造成较大影响。“这其中包括司法局长、安监局长、畜牧局长,大家都是口头提的,没有正式的书面申请,可能也有试探的意味。”
在湘桂交界处的某县,原县招商局局长是一位70后的年轻干部,本是大家眼中的“政治明星”。2014年,这位局长主动申请到县卫计委任主任科员。“工作20多年,我头一次碰到有人干到局长又不想干了。”当地一位干部说,“虽然只是正科级干部,但是对基层干部来说,许多人一辈子也坐不到这个位置。”
采访中,一位县委书记向记者坦承,他主政的县去年有两个正科级干部申请实职改虚职,市里另外一个县有7名科级干部提出“实改虚”。“有的县委书记可能接受不了,认为影响不好,但是我认为这很正常。”这位县委书记说,“现在有些干部为官不为,就应该淘汰掉一批。”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十几个县中,最近几年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科级干部已经“实改虚”、或提出了“实改虚”的要求。过去“实改虚”多是个例,局长改任主任科员在有的县甚至多年未见,而且理由多是健康、家庭等客观因素,现在这一现象明显增多,而且“压力大”、“工作枯燥”等主观原因成了托词和理由。“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一些干部的心态。”一位干部说。
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些基层干部认为,部分干部主动申请实职改任虚职,确实有工作压力大的原因,但是压力大是因为这些干部在八项规定前习惯了花钱跑项目、重金奖励招商等非常规工作模式;八项规定出台以后,特别是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实施,一些干部突然不习惯,不会工作了。
“实改虚”折射官场出现新困局
放着好好的局长不当,却主动要求改任科员。表面上看只是一些个案,也让“能上能下”有了更多的可能,但实质上却折射了当前干部状态的一些新动向、新问题、新困局。其间,既有微妙奇异的个人因素,也有众所周知的社会因素,更有管理层面的亟待完善因素,等等。
反腐形势是诱因。针对这种干部申请“实改虚”的现象,当地一位正科级干部说,“最后县委书记发话,谁改任就审计谁,事情遂不了了之。”县委书记一句“谁改任就审计谁”就可以不了了之,这既说明了这些领导是心虚没底气,也反映了想通过“实改虚”实现安全着陆的恐慌心理。特别是在新的反腐形势下,领导干部受到的约束越来越多、权力风险越大,于是在权衡风险和收益之后,便打起了由实改虚的主意。
利己主义是内因。干部萌生退意,表面看是反腐形势所迫,实质则是利己主义作怪。从年龄上看,这些申请“实改虚”的人一般年龄都到了50岁左右,上升的空间不大了;从职级上看,这些申请“实改虚”的人大多是正科,但同级别和工龄的实职岗位和虚职岗位工资待遇相差不大;从状态看,这些申请“实改虚”的人缺乏为民服务的动力,心中只有自己,受不得苦、吃不得亏。一方面是没有油水的责任风险,一方面是养尊处优的畸形心态,于是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弄个虚职养养老到退休便成了他们最佳的选择。
高强压力是外因。诚如一则报道中的一位镇长所言,“拆迁户的工作越来越难做,过去除了经常到农民家里喝酒拉近感情外,镇里的干部请村干部去洗脚、唱歌是常有的事情,现在偶尔也请,但是我们的干部就在KTV外等候,没办法,按规定我们不能进去。”一方面是越来越严格的党纪党规约束、动不动就问责管理机制,一方面是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加班加点都难以完成的工作任务,于是盼望改任清闲且待遇不减的虚职,就成为了一种新的官场心态。
监管漏洞是主因。服务群众不分实职、虚职,即使身在虚职也应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也需承担一定的职责。但在很多地方,“虚职”除了权力有区别以外,其他方面的“含金量”一点也不低,但工作压力却不可同日而语。
于是,在虚职已成“混日子”的代名词、改任虚职就意味着进入养老状态的现实状况下,处于实职岗位的领导干部失去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继而向组织提出了“实改虚”的申请和要求。
随着反腐的持续及经济的低迷,升官的欲望正在许多地方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拒绝提拔、申请“早退”和种种“实改虚”现象。
拒绝提拔源于断崖式腐败的集中地山西,因为“拔出萝卜带出泥”效应与干部选拔五道关,曾经官位炙热的山西一度处级岗位空缺几百人,因为自身不清等原因,许多候选干部更是拒绝提拔。
在湖南一些地方,一些年龄并不算大的“局办委”或乡镇“一把手”向上级打报告,要求按照地方“公务员50岁以上可退居二线、享受比在职时更高待遇”的政策,自请“早退”,虽然说这种“早退”有利于干部年轻化和解决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但这种“早退”思想却极大地影响了官场风气,不但滋生了腐败土壤,浪费了国家财政,更是与延迟退休的国家政策背道而驰。与“早退”相比,“实改虚”则是另一种官欲消极的表现,越来越多的实权人物开始申请“实改虚”。
其实,官员不论是拒绝提拔,还是“早退”、“实改虚”,都充分暴露了他们没有摆正为官心态,即他们从政不是为了国家、人民,而是为了升官发财。
当面对今天升官与发财不能兼得的现实,原本的“官欲”积极性也就打起了退堂鼓,但拒绝提拔,申请“早退”、“实改虚”,这三种选择的背后,是他们都不想丢掉“金饭碗”与级别、待遇。
此外,“官欲”消极的心态也是一种“官不聊生”的翻版。自八项规定以来,“为官不易”、“官不聊生”等一度甚嚣尘上,由于明显站不住脚,类似声音渐渐远去。但不发牢骚不见得就有积极心态,基层官场“实改虚”现象就是例证。
确实是新现象、新问题,但归根结底是“老病根”。这种心态是“官不聊生”的翻版,骨子里是不作为、没担当的消极思想,须高度警惕。
实事求是讲,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干部还远远没有达到“官不聊生”的程度。恰恰相反,政治生态更清朗了,权力运行更规范了,福利待遇更阳光了。
用转变和制度整治“为官不为”
作为一名干部,应该秉持“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理念,岂能随意犯错并不愿承担责任。如果都抱着逃避责任的心理,那又怎么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甩开膀子”为民办事、替民解忧呢?
职责利益不对等,还需制度来完善。首先,要尽快完善对虚职岗位的考核体系。“虚职岗位相对清闲,特别是由局长位置改任主任科员的,新任局长怎么好意思给他派任务、压担子?改任虚职后基本上就进入养老状态了!”一位组工干部说,避免这种现象关键还是要完善考核体系,用制度去管人。
按照规定,基层正科级干部满15年可享副处级工资待遇。一些受访干部表示,基层正科级领导很多都50岁左右,退休之前看不到晋升希望,不如干个虚职,不承担责任。但就工作能力而言,这部分人往往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在干部考核体系上,要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避免“养老心态”。
其次,要进一步加强不同身份之间干部的流动性,激发干部干事的积极性。当前干部队伍身份多样,分行政编制、参公编制和事业编制等,行政编制人员可以转为参公和事业编制,但是逆向流动则十分困难,这影响了部分参公和事业编制干部的积极性。
“按照相关规定,从参公岗位调到公务员领导岗位需在45岁以下,要有一定的职务或者职级,还要遇到领导职数空编,满足这些条件的概率是比较小的。”一位在县委组织部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长说,他分管干部工作4年,从参公岗位调到公务员岗位的领导干部只有4人,“一些参公编制和事业编制的同志虽很优秀,但是组织上没有办法解决。”
(半月谈网2016.04.12、中国网2016.04.14、新华网2016.04.1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