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果一次旅程以“创世”命名 途乐中国 王者之约“创世”第三极

2016-06-01编辑肖晗摄影章梵

越玩越野 2016年6期
关键词:第三极炮儿无人区

编辑 肖晗 摄影 章梵

如果一次旅程以“创世”命名 途乐中国 王者之约“创世”第三极

编辑 肖晗 摄影 章梵

要理解“创世”这个词,穷尽想象都不为过。因为,它本身就代表着做前所未有,难以完成的事情。

2016年的10月下旬,我们跟着一支车队“创世”了。保守地说法,起码是参与其中的我“创世”了——为自己开创了一个前所未见的世界。

谁能让“老炮儿”齐出山?

对于越野人来说,拉萨是个神奇的地方。它的神奇之处在于,你不仅能在这里听说到各种英雄的传奇事迹,并有极高的几率能亲自见到那些传奇人物甚至能与他们成为朋友。

于是,我跟传奇人物们在拉萨相遇了;传奇,亦从拉萨开始。

对于很多人来说,走一次川藏线已是十分值得吹嘘的谈资。对于此次“创世”第三极的队员们来说,这就跟周末去郊区踏青一样,完全不值一提。队伍不算大,10辆车,二十余队员。十辆车是清一色的途乐——近20年车龄的Y60,正当壮年(也要一年一检)的Y61,还有继往开来天赋异禀的Y62,凑成了在车展上也很难看到的全系途乐的全家福。二十余队员更是大有来头——跑环塔的,越野赛冠军无数的,常年混迹无人区的,走遍全世界的……随便拽一位都能聊出一个越野百科。

“老炮儿”们从世界各地飞来拉萨。能让他们齐出山的,是途乐。队员杨帆的说法很有代表性:“什么样的地方我没有去过?我和61早就穿过各种无人区了。这次推掉工作赶来,是因为这些玩途乐的兄弟们。能跟他们在一起,共同挑战未知,这个机会太难得了。”

谁敢闯入无人之境?

当然,答案肯定不止一个。陆巡、猛禽,甚至哈弗穿越无人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但是敢在海拔五千多米的乱石滩上一时兴起飚起车来,也就途乐的车队能做出这种事儿。这起码说明两点:其一,“老炮儿”们玩心太重,艺高人胆大;其二,不是途乐强大的能力给予的充足自信,谁敢冒这个险?

实际上也确实没人在冒险。松软的浮土,起伏的沙丘,锋利的巨石,吓人的悬崖,看不到顶的陡坡,五千多米的高海拔……这一切让人望而生畏。但是对于我们的车队,尤其是对于10辆途乐来说,这不过就是用一段时间通过一段距离的一个任务而已——完全称不上难度,甚至有副驾在几十公里的搓板路上还睡得很香。

旅途的起点很高——拉萨的五星级宾馆很让人忘掉藏区的整体环境。但一个小时后,出了拉萨市区的西藏就为我们展示出了它的本来面目——带着悲壮的苍凉,这也是我们最喜欢它的模样。

5.6L,打个折又如何?

高原行车,首要困难是什么?每一个去过青藏高原的驾驶员都会深有体会——车子总是有气无力,缺氧导致发动机燃烧不充分,输出动力大打折扣。沙漠驾驶,首要条件是什么?每一个有沙漠经验的人也都深有体会——强动力才能保证车辆正常行驶。高原+沙漠,这个前所未见的组合,就让我们给“逮”着了。

其实,沙漠并不是我们的必经之路——甚至它也算不上是一个标注的沙漠。这实际上是雅鲁藏布江冲击出的一大片沙地,但鸡窝坑、刀锋、陡坡可是一个不少。老炮儿们当然不会错过一个玩沙的好机会——而且说实话,在西藏玩沙漠可是个新鲜体验。于是,就出现了前文说过的尴尬——打折的动力,在需要高扭矩输出的沙漠驾驶情况下,能完成任务么?

老炮儿们当然不会丢人。车队里有不少真正的沙漠行家,来自乌拉特旗的李晓阳更是顶尖高手,无数次在国家级沙漠越野赛中夺冠。也正是艺高人胆大的李晓阳率先把车子驶下路基,于是大家都在沙地上撒起欢来——看上去并无不妥。

途乐Y62,5.6L V8发动机,最大功率298kW,峰值扭矩560N·m。就算打个七折,还拥有207kW、309N·m的数据——虽然大打折扣,但完全没有掉链子,让队员们在难得一遇的高原沙漠中玩了个痛快。

四轮独立悬架,专治各种不服

在越野人的固有认知中,非承载式车身+非独立悬架+分时四驱才是最“硬”的绝配。丰田的LC100是最早做出妥协的车型——采用了前轴独立悬架,同时期的Y61仍为前后非独立悬架。但是Y62却颠覆性地直接采用了四轮独立悬架!越野人纷纷表示难以接受,但那些城市使用者却大为欢迎。

队伍里的“老炮儿”们对此又怎样看呢?事实上,他们很多人都是老途乐的车主,在Y62上市之后又成为了第一批Y62的车主。日产用技术的突破弥补了独立悬架在越野能力上的短板:液压动态悬架系统,集成了减振器和稳定杆的功能,据说是能在四只轮胎附着力不同的情况下自动调节每套减振器的支撑力,获得更好的效果。

在大石块、搓板路和炮弹坑的考验下,Y62的独立悬架很给面子,还依靠动力的优势一路跑在第一梯队,让“跟不上趟”的老途乐们在后面吃土。当然独立悬架在改装的潜力方面稍逊一筹,可又有“明白人”说了句明白话:“如果原车能力就足够用,为什么还要改装?”

有实力的人,就是专治各种不服。

不是所有的地点都有名字

“你在哪儿呢”,也许是我们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但是在“创世”第三极的活动中,这个问题往往就没法回答,或者只能给出个囫囵的答复:在西藏呢,在山南呢。因为这些地方压根就没有被命名,甚至没人来过。

如果你问我这几天我都到过哪里?我只能告诉你,我绕过了许多蔚蓝或碧绿的大湖,有巍峨的雪山环绕在湖边。山顶会反射出金色的光,在碧空下甚至能让人产生幻觉。我爬了很多陡坡,经过了峭壁、满是大坑的土路和看上去根本就寸步难行的石滩。我们甚至到达了一处冰川——海拔已经接近5700米,几乎没有人相信自己能走到那里。冰川,冰河时代的遗物,我们在不经意间同300万年前的地球进行了一次交流。

但是这些,都没有名字。就像,我们所经过的,也不能叫做路。

再说“创世”

在贝尔之前,没人相信隔着几千公里的人能互相通话。在乔布斯之前,没人相信用手机就能搞定一切。在马云之前,没人相信足不出户就能逛遍百货商场。做到了以前想到了都不敢相信,甚至想也想不到的事情,就叫“创世”。

在有越野车之前,人类不相信自己可以安安全全甚至可以说毫无风险地进出无人区,还能到达冰川脚下。深入“第三极”,就是我们的“创世”。

猜你喜欢

第三极炮儿无人区
保护“第三极”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徒步穿越无人区
解读纪录片《第三极》的人文理念
《老炮儿》:在时代裂隙中扬弃焦虑
电竞“老炮儿”
小城老炮儿
《老炮儿》曝光首款海报
无人区
《无人区》点映 粉丝感叹4年没白等
第三极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