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上好啊,队长!探险家凯撒把他的一些故事讲给你听

2016-06-01编辑李鑫燚凯撒

越玩越野 2016年6期
关键词:母熊凯撒无人区

文/编辑 李鑫燚 图 凯撒

早上好啊,队长!探险家凯撒把他的一些故事讲给你听

文/编辑 李鑫燚 图 凯撒

这一次采访凯撒队长是他刚从无人区回来,对于他来说,穿越无人区和我们穿越五环一样是家常便饭。但是这次是他和他的队伍第一次连续穿越四大无人区,其中艰险,不曾经历便无法感知。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博士曾经面临困境:停下来,灵魂输给魔鬼,总就这么走下去呢,可到底是为了啥?坐在我对面的凯撒队长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的答案是“因为牛逼呗。”我就笑。

日光之下的现实中,生活似乎只提供两种选择给你,一个是随洪水流走,目的地早已定好;一个是即便发疯,也要逆流而上,自己选择目标自己抵达。很明显,凯撒选择的是后一种。

今天,我们让他自己和你聊聊这些年令他记忆犹新的一些故事。

关于困难与克服困难

曾经遇到过的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

“零几年的时候一次穿越遇到过一次困难,当时我对季节的变化掌握得不够精准,九月从新疆上去,相当于羌塘西部,那时进入无人区太早,路上都是冻土,化开后全是泥沼,我们七辆车陷了六辆,我第一个陷车在最远处,我让他们用低速四驱冲过来拉我,当时他们犹豫地问我冲过去不是也要陷车吗?我说,就是要你陷车,这样你离我越近越容易把我拉出来,后面的车再相互离得近一些,我们相互拉。就这样我们七辆车才慢慢出来,那次比较累,走了七天半,因为不停地陷车、挖车,当时有一部分女队员都接近崩溃。所以八九月份是不适合进入无人区。还有一个小插曲比较有意思,当时有个队员仗着自己车好直接冲进水里,结果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车很牛逼,所以太自信,在我们各自保养车的时候他没注意到修理工因为一些小失误没把空气滤芯器的帽盖严,等我们到海拔五千多米的时候他就打不着火了,我们打开发动机盖一看,发现水已经进到涡轮里,只能拆了修。涡轮是有一根机油管要进去润滑它的,所以才会产生阻力,他的油耗变成了百公里百升油,我们七辆车就他一辆柴油,他当时已经快要没油了,但是离出无人区还有二百多公里,我告诉他,这一路大家都太辛苦,我们开到哪算哪,你不要再说话,省得给大家添压力。后来大家因为太辛苦加上对出问题的车的崩溃就都不露营了,我们困了就睡一下,饿了就做饭,其他时间就继续赶路,这样可以在心理上安慰我的队员,让他们感觉到我们可以快一点出去。离无人区出去还有百公里的时候,我已经让他做好了弃车的准备,当时天刚刚亮,有很多湖泊,远远地有光打在湖泊上,我一看见那光就对这个队员说,小子,你有救了。有光的地方就有人,他们是西藏地质队的。我告诉他们我们需要柴油,他们很热情地给了我们,全靠这个好运气,他的车才能够安全地和他一起离开无人区。”

进无人区前

出无人区后

关于独轮穿越的故事

“这次连续穿越四大无人区可以说是十几次穿越里最惨烈的一次,没有之一。因为车子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加上运气不是那么好,我当时开的那辆车已经开了十多年,跑了五十多万公里,整辆车都已经疲劳了,所以整场下来特别艰辛。”他在手记里写到:“进入无人区的第二天,在大概行驶160公里左右,在通过一条大河的时候,车的右球笼被拧碎,使车辆失去前驱只能靠后轮驱动。再行驶20多公里的时候,经过泥沼区时,因为只有两驱只能加速冲过,在强大的冲击力和超负荷下,左前减震上安装座被整个撕裂。后桥左上连杆断裂,在对左前减震用铁丝和管箍进行处理后,带伤前进。再次行驶30公里左右后,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可能因为车身负载过大(400L油+3个人的装备和6天的食物和饮用水),右后轮半轴螺丝全部切断,半轴从桥管中脱落,被后面的队员捡到,车辆整个失去了动力无法前行。当即意识到我的车可能无法完成此次无人区的穿越。队长的车出现这一连串重大故障给队员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经过一番思考后,我将车辆的前、中、后三把差速器锁住,车辆暂时恢复了左前轮和左后轮的动力,勉强前行。但没走多远,左后轮的动力消失了,估计是后桥差速器坏了。为了不影响这次穿越,我把100多升油和一个队员换到了别的车上减轻我的车身负担,坚持着继续前进,没想到用这一个左前轮驱动完成了800多公里无人区(没有路)的穿越。只有在大山、大河、泥沼、沙地我无法通过时,才由队友拖拽前行。也由此导致我的前保险杠被拽掉,后备胎架脱落,最后穿出无人区上公路后左前刹车分泵一颗螺丝脱落,一颗松脱,导致左前轮圈被分泵击碎,轮胎漏气,我找了一颗螺丝固定好分泵,换上备胎到附近的小镇进行休整,完成了四大无人区最艰难的一次穿越。估计这也是单轮驱动完成穿越四大无人区的唯一一次壮举。”

我问他,为什么都这样了还要接着往前走。他说,必须往前走,不可能回去,回去就相当于放弃。

他接着说:“当时我就在想,能走多远走多远,大不了弃车。因为当时刚进无人区,如果我退缩或者犹豫会对队员的心理冲击很大,尤其是这次新队员很多。我一路上基本上不说什么我的问题,因为说了也没什么用处。但是运气好的是我们创造了一个奇迹,人和车全都出来了。后来我们算总里程,我问他们拉了队长多远,我自己独立走了多远,我们算完后他们说他们拉了我大概五分之一的路程,我独轮完成了五分之四的路程。”

关于一般人不敢走的路

“这次连续穿越四大无人区我们选择走了一条比较难的路线,这次选择的是先往可可西里西京乌兰胡的方向,因为这边熊比较多,然后又绕到白象山那边,中间穿了一个火山带叫黑石滩。一般人不敢走,因为是火山岩,非常难走,我们扎了两次胎,随后补上。还好出发之前我就带了两个内胎,这样慢慢应付可以应付个几百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白象山,它是一个著名的地标性的山,很漂亮很特别,但是很少有人会靠近它,一般都会有个十几二十公里的远处去拍摄,基本没人能到它跟前,因为太难走了。那里有沙丘、有火山岩、有很多条河,我们都快走崩溃了,最后我们在它山脚下扎的营,那是最靠近它的地方。那个地方没有任何的车辙,在我之前没有任何人去过。”

关于无人区的“小家伙们”

他说他每次去无人区都会遇见那只小熊,今年那只小熊长大了,他仍旧记得它并且拍摄它。我问他是怎么辨识出来的。他说在无人区,每一头熊都有自己的领地。

“我去年拍它们的时候,那两只小熊还在和它妈妈一起跑,结果跑歪了,母熊还踩了它一脚,我当时还对它们的举动感到好笑,但是今年那只小熊的个头比去年长得大很多,它还跟着母熊,它现在已经是个小青年熊了,毛色也开始变了,从发灰绒毛的颜色到鲜亮蓬松,它还会在一边看着我们,我猜它的心理台词肯定是“嗯,这群家伙又来了”。

“熊的好奇心很重,有时还会偷我们吃的,还会欺负体积相对较小的车辆。尤其是母熊,当我们拍摄小熊的时候母熊就是随时备战状态,它比公熊可怕,见到后一定要离远一点,因为太危险。野生动物很简单,它们对未知的东西只会用大小来判断,它一看,估计心想,这玩意太大我搞不定,就会本能性地选择没那么大的下手。有时野牦牛也会有攻击性,所以一定要注意。”

关于别人不曾走过的路线

“我不走车辙路线,也就是传统路线。我每次走的路线都不一样,我会选择我没走过的路去挑战。但是这样会有很多未知,这样比较好玩,动物会比较多。所以我带的队伍都能见到很多种野生动物,这是其他人和其他队伍根本见不到的。”

关于那些快要死掉的人

“这次穿越,我们安排了两个摄像,他们不同机位,一个主要拍景,一个主要拍人。那个拍景的小伙跟我去过北极,但是这一路车子总出问题,我看他状态不太好,但是实在没时间也不太顾得上他,直到到了白象山,他一脸灰白的过来找我说他咳嗽,后脑仁疼,是不是肺水肿了?我听他的症状不像肺水肿,但是我目测他的样子觉得他快要死了。但是我没法说,我就让他回车上休息,让另外一个摄像多照顾照顾他,因为我要忙活一个队伍里的所有事,实在是没办法。”

第一次拍到的无人区小熊

上一年在羌塘无人区见到的跟在母熊身后的那只小熊长大了一些

你是怎么判断他快要死了?

“看他的样子不仅是一种高原反应,准备了药给他们吃,但是他个人的状态实在不好,一脸灰白,说不清楚,那个地方海拔5200米左右,大家本身又都存在着很多心理上的压力,一缺氧,所有人的体力和智力都在下降,我只能想到最坏的结果,做最坏的打算,因为在无人区是没法救的,死了就是死了,你想打电话叫救援那是不可能的。人死了,最多就是拿布一裹扔在一边。我当时心里压力很大,我觉得可能过两天那个人就会死掉,直到我问那个我让多观察他照顾他的另一个人关于那个快要死的人情况时,他告诉我说那个小伙子一般我不在的时候状态会好很多,一见到我就觉得自己不行了。于是我就放心了。这种情况我以前也遇到过,更大的问题其实是心理问题。直到我们快下到阿尔金山,我问他是不是活了,他说活了,我说,可是很多美景你都错过了,你没拍到。”

你带队这么多年,怎么安抚那些心理脆弱导致高反严重的队员?

“骂回去。因为你一定要压制住他的负面情绪,因为这种恐惧的悲观情绪会传染,他会让整个团队的人心里不安,所以你一定要强势压制。我还见过一个要疯了的女队员,当时她整个精神都已经要崩溃了,不睡不吃不说话,就在帐篷里盘腿坐着,整个表情充满悲哀,我一看到她就觉得这个人心里问题高于所有的环境问题,我就让她同车的人照顾她,不能让她当众发泄出来,不能影响整个队伍的心理。所以,一些队员的脆弱在无人区这种地方最容易显示出来。”

这次连续穿越四大无人区,千辛万苦出来后队员们都有什么感悟?

“其实,说实话,这次他们的感受不太好,因为本来想的是拍动物,结果因为车的问题大家一路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关键是这次穿越我脾气也不太好,一路都在发火,因为我的压力是最大的,第一次遇到那么多事情。还有就是我车子出问题的时候需要他们帮我去找路,比如我让我的老朋友也是副队长上去帮我看个情况,也通过这个事我发现了,他们在判断方向、找路的感觉和我差别太大了。还有我们在最后出阿尔金山的那天晚上,天已经很黑了,我让他们探一下路,准备过河,结果他们都停在河边没人敢过,当时我就很生气,心里想着去你妈的我自己过,然后就过去了。但是这个时候其实我就有点冲动了,我是过去了,但是有些队员就陷车了,虽然很快我们就救援出来,但是晚上走夜路确实容易出错,尽量避免走夜路。所以我们回来庆功的时候我就表扬副队长,顶着巨大的压力挨着骂找路实在是太辛苦,还好,大家都完成了穿越四大无人区的梦想,这是最好的结果。”

你怕死吗?

“我最不怕的就是死。因为我玩什么都挺狠,我也不想以后要怎么怎么样,我要玩就自由的好好玩。”

虽然听我们说的那么热闹,但是无人区之于大多数人来说,仍旧还是道听途说里的故事,它到底怎么样,还是要亲自去一次才叫本事。因为不管别人说的多惊险或者多离奇,最能打动人心的永远都是只一份共鸣,自己不去切身体验一把苦与甜,就永远不知道其中滋味。这就像别人嘴里的姑娘永远是别人的,你不咬牙跺脚的牵起她的手,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你手心里的她是否如意淫中那般美好与温暖。

凯撒的下一个计划是单人单车、无GPS、无后援穿越四大无人区,他说他做了很多准备,要自己走出无人区,他觉得找救援太傻逼,而他这辈子只想做牛逼的事儿。诗人郑愁予有句话:“出门一步,便是江湖。”有的人离家五百里就已经觉得远,而有的人要走的更远,更远,他才能体会到一种灵魂深处的自由与畅快。属于凯撒的江湖在车里、在路上、在他心中不断要挑战的极限里。作为一个无恶意的闲人,我只能在脑中幻想着他的队员们能够每天活着看到日出的时候,和他说一句:“早上好啊,队长!”然后,他还是像个少年般坏笑着说:“你们今天运气不错啊。”

注:采访部分引号内的语言皆为凯撒口述

凯撒履历:

1999年 开始在三夫户外,徒步、登雪山,攀冰,骑马,单板滑雪,越野自驾,任三夫户外论坛总版主。

2000年 开始进行高海拔技术攀登、担任高山向导、攀冰技术指导,有雪山首登纪录

2005年 成立了75探险车队

18次带队越野穿越西藏全境

1次南美洲穿越(两个多月)

1次国家南极科考队(两个月)

22次新疆全境越野自驾

2次单车罗布泊,阿尔金山无人区穿越

1次环澳大利亚越野穿越(一个月)

1次马来西亚雨林越野穿越

1次迪拜阿布扎比沙漠穿越

5次羌塘无人区穿越

1次三大无人区羌塘、可可西里、阿尔金山连续穿越

多次罗布泊穿越,国内沙漠全部穿过(包括两次塔克拉玛干)

2次北美洲、北极穿越

3次可可西里无人区和羌塘无人区穿越

1次南部非洲穿越

1次四大无人区连续穿越

猜你喜欢

母熊凯撒无人区
凯撒的倒霉事
必须是红红的,必须是圆圆的
母熊护子
浅论《裘力斯凯撒》中的凯撒形象及其意义
徒步穿越无人区
好虚弱的北极熊
法医出手凯撒瞑目
熊口脱险
无人区
《无人区》点映 粉丝感叹4年没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