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的明珠
——北海
2016-06-01海洋世界编辑报道
《海洋世界》编辑报道
北部湾的明珠
——北海
《海洋世界》编辑报道
北海市,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北部湾东北岸,陆域面积3337平方千米,人口约160万。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西南地区同时拥有深水海港、全天候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的城市,也是中国大西南连接东盟的最便捷的出海口。北海市面临的北部湾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为中国“四大渔场”之一。北海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
优越的地理位置
北海市地处亚热带地区,亚热带气候特色浓郁,气候温暖湿润,空气清新,有“中国最大天然氧吧”之称,北海具有“海水、海滩、海岛、海鲜、海洋珍品、海底珊瑚、海洋运动、海上森林、海上航线、海洋文化”十大海洋旅游特色资源。北海银滩东西绵延约24千米,海滩宽度为30~3000米。银滩面积超过大连、烟台、青岛、厦门和北戴河海滨浴场沙滩的总和。以其“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等特点,而被称为“中国第一滩”。涠洲岛是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
北部湾总面积约12.8万平方千米,是我国四大渔场之一,是北海市渔船最主要的传统作业区。北部湾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鱼类有9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50多种,有虾蟹类200多种。
多样的海洋生态系统
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是三类最典型的海洋自然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是多种海洋生物的繁殖和栖息地,是全球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对象。北海市同时拥有这三类海洋生态系统,在全国是少见的。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胎生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最富多样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在北海市沿岸均有分布,其中成片面积较大的红树林主要分布于北海英罗港、丹兜海、白沙、公馆等沿岸滩涂以及市区内大冠沙岸段,总面积约1900公顷。
珊瑚礁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态资源,它以惊人的生物多样性和极高的初级生产力,被人们视为“蓝色沙漠”中的绿洲。北海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涠洲岛的西南部、北部和东部以及斜阳岛周围,涠洲岛珊瑚礁海岸发育较好,造礁珊瑚至少有22属46种,岛附近珊瑚礁总覆盖率为17.5%~19.5%,涠洲岛海域珊瑚礁是广西唯一的珊瑚群体,具有较高的保护与科学研究价值。
海草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高,是继红树林和珊瑚礁外又一个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大面积的连片海草被称为海草床,是许多大型海洋生物甚至哺乳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在生态上具有重要意义。北海的海草床主要分布在北海铁山港以及合浦县沙田镇邻近海域,面积约540公顷。
深厚的海洋历史文化
北海三面临海,是我国最早的对外贸易的场所。北海历史上有三次重要的对外开放节点,首先是汉代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第二次是《中英烟台条约》的签订使北海对外开放,成为西方列强和西方文化入侵中国的据点;第三次是新中国建国后改革开放列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三次对外开放为北海留下了丰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北海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和西洋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的独特海洋文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近代西洋建筑文化、南珠文化等。
“海上丝绸之路” 作为古代中外贸易的重要通道,早在中国秦汉时代就已经出现,到宋元时期达到鼎盛。北海是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是汉代经海路对外交流最重要的郡城,宋代时期成为与越南等国开展海上贸易的重要口岸,明朝时期为对外通商口岸,清代时北海已成西南地区的贸易口岸。
2012年11月,北海与泉州、广州等其他8座城市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北海提名列入遗产点有三处,分别为:合浦汉墓群、大浪汉城址、草鞋村汉城址。另有一处后备列入遗产点:白龙珍珠城址。
1876年签订的《中英烟台条约》,北海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异的建港条件被迫辟为通商口岸,英、法、德、日等相继在北海设立领事馆、洋关、教堂、开办洋行、医院、学校。北海是西方宗教、文化、医学传入中国的发育地,至今,北海还保留着众多西洋建筑以及有着中西合璧风格的老街,作为近代社会、经济、建筑、宗教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北海近代建筑现存17个点共25座,大多保存完好,主要聚集在北海市老城区以法国领事馆旧址为中心约1.2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另有两座教堂位于涠洲岛。
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物质文化遗产外,北海风物源远流长,本土本色,南珠文化、客家文化、丝路文化、疍家文化、宗教文化等别具风采。北海市目前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1项,建设了自治区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北海贝雕技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个(北海咸水歌、合浦木鱼),其中涉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治区级)有5项,分别是民间故事《珠还合浦》、民间文学《美人鱼》、民俗“外沙龙母庙会”“疍家婚礼”、传统手工技艺“北海贝雕技艺”。
渔港建设
北海市电建一级渔港扩建工程项目总投资3382万元,建设规模包括码头长447米、护岸线长1140米、疏浚港池27万立方米以及临时围堰110米。扩建后的电建渔港极大地改变电建港以前船多港窄的现状,为广大渔民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港湾。
北海南万中心渔港是农业部批准建设的全国首批6个国家级中心渔港之一,项目总投资3300.98万元。工程内容包括新建码头102米、直立式护岸423米(宽30米),港池及航道开挖131.48万立方米;渔港建成后,可容纳大功率渔船1000艘,可应急停泊各类渔船2500艘;南万中心渔港将成为具有区域性、开放性和示范性的现代化渔港综合经济区,环北部湾三省区渔区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中心平台。
浓厚的保护氛围
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首批5个海洋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位于广西合浦县沙田半岛东西两侧的英罗港和丹兜海,其海岸线长53千米,面积为8000公顷。
合浦儒艮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境内,保护区界线东起山口镇英罗港,西至沙田镇海域,海岸线全长43千米。于1992年10月由国务院批准成立,总面积35000公顷。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儒艮、中华白海豚等珍稀海洋生物及海洋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自然保护区。
广西涠洲岛鸟类自然保护区包括涠洲和斜阳两个海岛总面积26.3平方千米,主要保护对象是候鸟、旅鸟及其栖息环境,保护区是旅鸟迁徙印尼、西沙群岛和印支半岛的重要中途“驿站”。
广西涠洲岛珊瑚礁国家级海洋公园位于北海市南部海域,是全国10个获批建设的国家级海洋公园之一,总面积2512.92公顷,其中重点保护区1278.08公顷,适度利用区1234.84公顷。
北海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北海市西南部,总面积245.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6.7%,森林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有马尾松、木麻黄、相思、鸭脚木等森林植物45科70种。同时还是大批候鸟迁徙停留栖息地,其中有数百只白鹤长期留守山上,形成独特的景观。
北海市现有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广西海洋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等多个海洋研究及监测机构。在北海大风江海域、铁山港海域、南海江入海口、涠洲岛等海域投放了7个自动化水质监控浮标,实现对管辖海域自动化、数字化的实时监控,随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
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通过建立“保护区管理处——保护站——护林员”的三级管理机制,构建集成护林网络。在红树林保护及生态恢复科研方面,加大投入,以科研项目促生态恢复建设。近年来,管理处先后投入约700万元,用以实施人工造林和良种化、改造海草移植恢复研究、废弃虾塘的生态养殖利用和林下生态养殖试验、滨海标本园建设,并实施外来物种的监测与治理、湿地鸟类监测与管理等保护恢复项目,大大提高了保护区的科研、监测和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