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忧”先关注 事半功倍

2016-05-31吕传彬

大众健康 2016年3期
关键词:金平自杀者念头

吕传彬

近来接二连三因忧郁症所引发的自杀新闻,让“忧郁症”三个字再度充斥各大报章版面。亲朋好友悲痛之余,或许也该重新思考:“当初,我能做什么?”

在忧郁症患者的世界里,“陪伴”二字,看似简单,其实难求。所以,当别人选择了放手,他们也选择了放弃。

抑郁患者的家庭故事

母亲:布金平

儿子:陈奇辉

儿子陈奇辉在青少年时期发病,从此成为精神分裂症合并忧郁症患者;女儿大学毕业后,也成为忧郁症一族,连自己也因长期背负过多压力而患上忧郁症(庆幸及早诊断,病情很快就借药物得到控制)。

二十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布金平经历过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从被生病的儿子不断埋怨、责怪她:“为什么你无法让我康复?都是你的错。”和无数次争吵哭闹,到后来母子携手同行的温馨画面;从儿子抗拒吃药,把数百元的药扔进马桶到每天定时乖乖吃药,一切,均得来不易。

陪伴一对忧郁症儿女,布金平坦言,自己也曾经历过一段不懂得如何和孩子沟通的时期。人都有情绪,当孩子一直埋怨或不断做出一些不合理的行为,身为家属的布金平往往首当其冲,因此难免陷入和孩子争辩或吵架的局面。“后来,当我明白了忧郁症患者的习性和性格,也学习到一些正确沟通的技巧,不断提醒自己要改变沟通的方式,才逐渐渐少了摩擦,对孩子的病情也更有帮助。”

多一点关心,多一些宽容,就能扭转忧郁症患者的结局。关于这点,陈奇辉也深表认同,他说母亲的改变确实让他感受到母亲的爱,更衷心感恩母亲的永不放弃。总结过去陪伴的经验,布金平说对待忧郁症患者,必须具备三颗“心”,那就是:耐心+关心+爱心。

除了三颗“心”,还有一个重要关键,那就是信念。

“无论孩子的情况是好是坏,我一直都相信,他们一定会好的。不管需要用多久的时间,我一定要把他们治疗好。偶尔难免会疲累,每当那些时刻到来,我会让自己透透气,适时地放松自己、放下那些情绪,但是,我从来没有,也绝对不会放弃。”68岁的布金平,用最实际的方法,陪伴孩子走出忧郁。

陪伴忧郁症患者的家属或朋友,适当的时候,可以放松、可以放下,但绝对不能放弃!

应对忧郁患者方法

忧郁症,看似悄无声息,其实有迹可循。例如:突然间改变原本的生活习惯、不愿意参与朋友的活动、原本一家人开开心心约好去吃饭,心情却临时变卦、行为异于常人等等。

在陪伴忧郁症患者中,是需要倾听的,而不是建议,以正向情绪陪伴忧郁症朋友走出难关。很多时候,身为局外人的我们,无法体会患者的经验,又苦于患者不停的抗辩,于是,我们可能否定他、禁止他继续说话,甚至于不断命令他做某些事,

如果发现家人或朋友出现失眠,行为上对原本事物失去兴趣,否定自己,认为自己没有存在价值等等忧郁症症状,应该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带他们去做运动,陪伴他们吃早餐或静静聆听,不要给予过多的压力。另外,也要鼓励他们表达他们的需要或心声,借此了解他们并给予适当的协助。

1.直接的询问,帮助他把心中的郁结倾吐出来,并引发他去求助。假如他的自杀计划被识破了,执行的机会或许会因此而降低。

2.避而不谈对患者没有帮助,如果一个人想去自杀,无论你是否开口谈论,他也会常常想到。

3.当你发现对方自杀意念很强时,必须马上找医生或专业辅导员协助。若对方现阶段自杀机会不高,你可以先和他立下一个“不自杀协定”,那就是,如果他兴起自杀的念头,他要马上告诉辅导员或关心他的人。很多时候,自杀只是一个一闪而过或转瞬即逝的念头,“不自杀协定”可以挽回许多宝贵的生命。

4.应该陪同患者寻求专业协助,严重时更应该主动要求对方求诊和寻求药物治疗。不要仅仅提供电话辅导热线给患者,因为,研究指出,自杀者往往缺乏动机透过电话热线求助。

忧郁症往往会导致一个人出现寻死的念头,“想”去死很容易,但让自己活下来需要更大的勇气。如何扭转忧郁症患者那一瞬间的“死亡念头”?身边的人的确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由于对忧郁症的不了解,很多人常常认为,嘴巴上一直讲要死的人,通常都不会死,不过只是用来吸引别人注意力的方式而已。但事实上,“自杀”其实是忧郁症患者求救的讯号。

最佳应对方法?先聆听他为什么想死或要死,看看他是否已经有具体的寻死方法,有没有交代一些计划或留下遗言。如果有,就要特别小心,不要乱说话,尤其不要因为一时气愤或厌烦而叫他去死。你可以选择沉默,但不该说出口的话,绝对不要多说。

根据资料显示,80%自杀者行事前曾经暗示或直接告诉别人,自杀计划描述得越详细,自杀机会也越高。自杀是个非常严肃的事情,绝对不应该拿来开玩笑或企图挑战自杀者的胆量。

与忧郁症患者沟通的具体建议

1.每次说话只传递一个信息,表达方式尽量简单、直接。

2.若要交代的事情超过一项,不妨用纸写下。

3.说话时,要求对方直视你,感受你的情绪。

4.多向患者问问题,鼓励双向沟通。

5.鼓励患者多说话。

6.以欣赏、赞许代替批评。

7.不需要与患者争辩,可以交代他们如何去判断,然后由他们自己做选择。

8.偶尔问问患者:“你觉得我可以怎样帮助你”或“你希望我如何帮助你”,让患者自己出主意。

9.学习对患者的情绪转变处之泰然。

10.经常给予患者正面的鼓励。

11.留意他们的情绪变化,尽量心平气和地沟通。

12.明白患者在表达和接受讯息方面存有一定障碍,你必须给予多一点的体谅和忍耐。

猜你喜欢

金平自杀者念头
自杀案件如何定罪
《健听女孩》:无声世界里的有情人生
早晨锻炼
周至县2017年小麦白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试验示范报告
日本将出台新法防范自杀
自杀公寓
无臂无文化,照样撑起女大学生爱情伞
鱼和水
女大学生嫁人风云:无臂的你“情瘫”的我
无忧踏青清单